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中国学术规范建设的逻辑起点是近年来中国学术失范行为广泛发生的科学事实。虽然学术失范者和学术规范本身都存在问题,但核心问题是后者,它包括当代中国学术规范"是否符合中国国情"和"是否全面、平衡、合理、一致"两个方面。努力解决该两方面问题,就是当代中国学术规范建设的可行进路。  相似文献   

2.
《学会》2014,(8)
<正>福建省科协发挥自身优势,以"省科协学术沙龙"为着力点,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努力打造高端学术平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2013年起,福建省科协相继以"船舶产业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发展"、"H7N9综合防控"、"综合利用海洋资源,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组织了4场高层次学术沙龙。每期学术沙龙都紧密围绕地方产业提升和行业热点,邀请有关领导、企业家和省外、境外的专家参加,由1~2位省内外知名科学家领衔,引起了政府和社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全集》第十三卷的时间跨度从1922年初到1923年3月。这段时间,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奖,发表了数十篇文章,写了几百封信,与众多名人显贵见面,写下了"访问日本、巴勒斯坦和西班牙日记",几乎有7个月身处柏林之外。爱因斯坦已过了他在科学上的创作高峰,但学术上仍十分活跃。他正走在一条超级学术明星的路上,深深地卷入了犹太复国主义的运动;与少数志同道合者合作,试图力挽狂澜地恢复国际间的科学合作,让他所崇尚的"学者共和国"再现。他对日本的访问,无论对日本社会,还是他本人,都带来了强烈震撼。他在中国短暂停留期间留下的日记更让他日后被指责为"种族主义者"。本文基于《全集》的有关内容,分别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犹太复国主义观,学术共同体理想、日本的学术之旅,受到有关的种族主义指责,以及他的家务事。  相似文献   

4.
通过整理和分析钱学森手稿可知,软科学是他晚年着重研究的方向之一。他通过近30年的探索以及充分吸收国内外软科学研究成果,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软科学思想体系,包括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社会功能、研究队伍和发展方向5个方面。钱学森建立的软科学思想体系是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充分体现了高度自觉的"科学自信"及其向国际学术界宣扬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努力,无论在当时的科学界还是对当下的科技工作者,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科学学的重要奠基人冯之浚先生不幸辞世,令人悲痛不已。追忆他近40年的学术生涯,其学术活动一直是同科学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为我国科学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回想同他在科学学领域的学术深交,莫过于他向我交待探索科学学理论的任务。我始终牢记1997年他当选为研究会理事长时的主旨演讲中所提出的一个问题:"科学学的核心理论是什么?"现在可以称之为"冯之浚之问"。他坚持贝尔纳传统的科学学理论范式,强调通过加强科学学的学科建设和基础理论,来回答这个科学学理论研究中不能回避的问题。我国科学学诞生在科学的春天里,我们曾在改革开放初兴的年代共同开创了科学学学科建设的第一次浪潮;20年前的世纪之交,我们追踪"冯之浚之问",开创了新世纪科学学发展的新局面,形成学科建设的第二次浪潮;如今又走过20年,我们将努力践行和实现冯先生关于科学学博士生教育的遗愿,推进科学学学科建设的第三次浪潮。  相似文献   

6.
《学会》2010,(11)
<正>●王兆国:中国科技界要培养优良学风"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培养优良的学风,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持者,严谨治学的履行者,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自觉维护科技建设良好社会声誉,形成更加健康和谐的学术氛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兆国殷切寄语中国科技界。  相似文献   

7.
一、参加"2001北京市科技周"活动 为响应市政府的号召,北京测绘学会积极参与努力搞好科技周活动,经学会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在科技周期间,我会举办了三场围绕主题的学术报告会.  相似文献   

8.
《学会》2015,(6)
<正>5月22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科学道德建设论坛在广州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出席论坛并致辞,他指出,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学术不端现象是长期存在的,也是严重的,我们要像中央反腐败那样坚决,让学术不端行为"不敢"、"不能"、"不想"。首先,要有坚定打击学术不端行为的决心,做到  相似文献   

9.
谢家麟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称他为"中国加速器物理之第一人"。谢家麟一直将自己称作是实验工作者,是"做加速管的人",他的一生是与我国高能物理和加速器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本文从谢家麟作为实验物理学家的学术习惯切入,分析了谢家麟学术生涯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关键事件和创新方法等,挖掘其思想对当今科学发展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宋振东  董贵成 《学会》2013,(7):52-64
"欲振中国,在广人才;欲广人才,在兴学会。"钱学森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主席,他亲自组建了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等学术组织并任理事长。他长期担任中国力学学会、中国未来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等学会的名誉理事长。钱学森在组建学术组织中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普及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11.
<正>南方科技大学坐落于"改革开放的窗口"的深圳,自办学伊始即以"学术主导、学术自治"的新型办学理念承载着公众对于独立、自由校园的美好期待。沿袭以朱清时为代表的第一届校长的这一治学理念,历代学者们为教育改革做出了极大努力。如今,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程春秉承自由、开放的理念,在科研、教学的道路上探索实践。理论奠基创新之源程春,华中师范大学国家物理基地班本硕毕业,香港科技大学纳米科学与  相似文献   

12.
甘自恒教授现任广西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教授,广西创造学会会长,中国创造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20多年来,他在科研和教学第一线,持续努力,不断创新,尤其在创造学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一)甘自恒教授是中国创造学会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是广义创造学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他在中国创造学会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十个第一或新记录:(1)1983年他参与发起、筹备和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届创造学学术讨论会,当选为中国创造学会筹委会领导成员。(2)同年,他在南宁参与主办了全国第一期创造学研究班,培训了27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创造学爱好者…  相似文献   

13.
闾春晖 《知识窗》2002,(12):10-11
硅谷所创造的一夜致富传奇,常让人想入非非.其实,在生活中天上是不会轻易掉馅饼的.鲍勃·麦卡菲力排学术壁垒,靠着坚强的创新信念完成了科研工作,并且创办3Com公司,使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他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成功是凭借努力,而不是运气.离开企业界,他投戎从笔,当上专栏作家,以期对IT的学术研究方向及市场走势有更大的影响.虽然,他常常毫不客气地批评盖茨等知名企业家,而且一些观点也难免偏激,但大家都晓得他是出以公心.因此,这些人依然是麦卡菲主持的一些重要论坛的嘉宾.年过50的麦卡菲笔耕不辍,甚至开玩笑说要问鼎普利策新闻奖,精神真是可嘉.  相似文献   

14.
1919年,马克斯·韦伯在德国慕尼黑大学为青年学生们作了《以学术为业》的演讲。韦伯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似乎并不那么新奇,但是他"以学术为志业"的观点自提出便产生了巨大影响,直到今天,仍饱聚生命力,尤其对教育而言。以韦伯的"学术"角度看待现在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客观而严峻,这也对现在的中小学教育转型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信息集锦     
"佘赤求创新方法成果学术研讨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1月13日,由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教育分会和本社联合主办的"余赤求创新方法成果学术研讨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余赤求是重庆市梁平县福禄镇中学的退休数学教师、著名学者。他呕心沥血地进行"创新理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期,技术哲学研究开始摆脱冷战思维的影响,走上学术纲领重构的道路,这主要表现在社会技术哲学的努力、工程和人文传统的整合、社会建构论与技术批判理论的整合、"经验转向"的探索以及对技术哲学作"库恩式"的思考等方面。在探讨当代技术哲学家重构研究纲领的各种努力的基础上,就技术哲学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展开反思,并给出本文作者的重构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专注于临床,时刻以患者的需求为己任;专精于学术,追求卓越、医教研齐头并进。"时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教授曾如此评价栗占国,"他将一个团体带向新的彼岸,他与国内同道们一起使中国风湿病学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所谓"大医",皆始于心诚,而成于精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刘杰教授,就是这样的"大医"。从踏上医学之路的第一天起,他就抱定了做一名学术型医生的信念,多年来,他在承担大量的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于繁重的科研攻关。他孜孜不倦、永不知足地追求真理之意念,勇于挑战、坚韧不拔地探索科学之意志让他的事业熠熠生辉、硕果累累。他克隆的一组新基因,使得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发生  相似文献   

19.
托马斯·库恩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学家。由他划时代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产生出来的"范式"和"范式转换"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用语。一方面,库恩自认在哲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不可通约性",但这一点遭到多方非议。另一方面,当他被认为是"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强纲领的思想先驱时,他却拒绝承认SSK的主张;他在学术上的同路人少得可怜,与他在思想界的巨大影响完全不成比例。库恩从登上学术舞台开始,就遭到不同程度的误解,他一直在寻找自己的身份定位。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矛盾的库恩形象,他与学生的关系以及影响他的思想形成的几大事件,从"误解"与"被误解"的角度来阐释库恩的心路历程。我们的目的不是"去魅",更不想树立新的偶像,而是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库恩。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任职清华国学院导师期间,完成著作并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其中他首次确立"自然科学史"的地位,明确"自然科学史"与中国文化专史、学术思想史以及哲学史、史学史、社会科学史研究的层级关系,沟通科学、技术与新史学的内在联系.在明清学术史研究中,梁启超初步梳理中国科学技术史,从社会、文化的意义上检讨中国科学技术的历史与现状.他力求通过促进科学文化传播,实现建构中国"学术社会"的理想.这构成其科学文化学术实践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