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家对科学普及工作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研发团队和个人关注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每年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科普作品。科普作品创作基地建设对于保障科普作品创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探索科普作品创作基地建设,希望对活跃科普作品创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科协论坛》2014,(8):58-58
<正>8月1日,由中国科协举办、中国科普期刊研究会承办的2014年"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推介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旨在向公众推介一批科学健康、内容优质的科普作品,进一步激发社会科普创作热情,促进科学知识在网上流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此次推介的优秀科普作品包括涉及天文、生物、科幻、地理、军事、机械电子、IT、综合、爱粮节粮等内容的科普微博、科普微信公共账号、科普APP、科普微视频、科普图书、科普期刊。经初选和专家筛选,确定第一批推介作品共235  相似文献   

3.
科普创作是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兴趣和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目前,科普图书市场上大多是引进的外文科普作品或内容陈旧的编著作品,缺乏我国科普作家的原创作品。  相似文献   

4.
微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给传统科普方式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以江苏科普转型为例,运用调查问卷方法收集科普媒介、科普习惯、科普认知度、科普内容等方面一手数据并开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科普工作转型主要从顶层设计上加强统筹规划、推出高效科普产品服务平台、加强省市沟通协作、创新科普服务模式、培养复合型科普人才五方面推进。据此认为,应从科普传播途径的新老融合、科普传播内容的整合与共享、科普主体的延伸与拓展、科普基地的新型化与多样化等方面做针对性改进。  相似文献   

5.
国家科普能力是一个国家向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支撑。本文从科普人员、科普经费、科普基础设施、科学教育环境、科普作品传播和科普活动等六个要素的扰动出发,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其对我国科普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普基础设施对我国科普能力发展贡献最大,科普作品传播和科普活动成为我国科普能力建设中的短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科普创作的概念、基本范畴、科普作品的基本要素出发,阐述了在信息时代,科普创作和科普作品必须与时俱进,更新理念,应根据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公众需求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7.
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和科普培训都要有相应的科普作品(如科普讲演稿、广播稿、书稿、文稿、画稿、影视脚本、自学读本和培训教材等)来支撑。其宣传培训的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科普作品的水平与质量。 科普作品的创作出版,是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实用技术和科研成果的有效途径。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这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普创新迈开跨越式新步伐,为科普创作注入新活力。但由于创新动能转化薄弱,科普作品未能满足公众对科普作品的渴求,成为国家科普能力提升的短板。针对这一弊端,该文从四个层面提出新时代科普创作的理念创新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短讯     
《科协论坛》2011,(3):45-45
中国科协在2009年、2010年实施“繁荣科普创作资助计划”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对科普创新展品、科技创新成果科普素材、科普影视作品、科普图书等4类科普作品的创作团队进行资助,鼓励优秀科普创作团队不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科普作品。  相似文献   

10.
《科学生活》2010,(10):90-91
为积极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加强虹口区科普能力建设,创新科普载体和传播手段,繁荣科普创作,丰富科普资源,让更多的人成为科普的创作者和传播者,扩大科普传播的覆盖面和有效率,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虹口区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以"精彩世博,科学生活"为主题,举办了虹口区科普PPS传播大行动活动,共征集科普PPS作品200余件,并将优秀科普PPS作品刻录成光盘,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在校学生、企业职工、科技工作者以及科普志愿者进行免费发放,另外,还通过虹口有线电视台开展科普PPS作品展映活动以及利用"虹口科技网"、"上海科普网"、个人电子信箱、QQ、MSN等传播手段进行有效广泛的传播。该活动已被中国科协列入"2010年百县百项科普示范特色建设专项"。  相似文献   

11.
周洁 《今日科苑》2023,(7):33-45
数字化时代对公众的科学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科学普及有助于达到这些要求,因而数字化时代促使地方科协的科普工作步入新台阶。在微观层面对科普需求和供给特征进行细致分析是做好科普工作的重要前提。论文以北京市科协为例,阐述数字化时代地方科协如何做好科普工作。根据对北京市科协“科协频道”项目视频和推文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当前科普作品的效果明显受到公众偏好的影响,与居民健康、生活密切相关和社会热点及科技前沿相关的科普作品更容易被关注,此外,近些年,科普作品受到自媒体等媒介冲击,受经费限制,科普人才不足,数字科普与传统科普脱节。着眼于未来,地方科协应密切联系科技社团和高校,持续打造科普产品品牌,充分发挥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公共科技文化场馆的作用,注重科学方法宣传,提高科普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二战之后,各国在发展科学技术的过程中,日益关注科学普及,科普奖励开始出现,到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头十年期间,科普奖励迅速增加.科普奖励可大致分为针对科普活动的奖励与科普作品奖励.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发现国外科普奖励有如下特点:既有专门性的奖励,也有综合性的奖励;既有颁发给特定对象的奖励,也有颁发给一般民众的奖励;奖励形式多样;奖金来源多元.科普作品奖励还有依据目标读者特点和受众知识水平而设置奖励、为表彰科普作家的终生成就而专门设置奖励、设置严谨评审制度等特点.这些特点可供我国在发展科普奖励中加以借鉴.我们基于这些科普奖励经验和我国科普事业现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自2008年开始举办"上海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以来,培训班将370名大学生领进了科普创作领域,领进了当今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领进了神奇的科普殿堂,点燃了他们参与科普创作的热情。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成了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的学生会员,壮大了上海科普创作队伍。上海的事实证明:大学生是科普创作的生力军。一、找准科普创作的源头科普创作是科学普及和科技传播的源头。没有创作的作品,科学普及和科技传播就成了"无米之炊"。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网+"科普具有科普主体多元化、科普对象普及化、科普内容立体化、科普传播渠道多样化等特征。为实现线下科普活动和线上科普活动的有效闭环整合,构建基于整合性、广泛性、有效性三大原则的"移动互联网"+科普整合模式概念模型。结合广州金融科技科普的实践,分析"移动互联网"+科普整合模式的具体实现路径。"移动互联网"+科普整合模式可以有效加大科普信息传播广度、加深科普信息传播深度、增强科普效率。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科普研究所是直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是中国唯一中央级从事科技传播和科普理论研究的机构,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挂靠单位。中国科普研究所主要研究范围包括科学传播对象、内容、渠道及机制等理论研究,科普政策研究,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监测和分析,科普效果评估,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的调查及理论研究,科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国外科技传播研究,国内外科普作品和作家研究等。详细信息请登陆http://www.crsp.org.cn/查询。2014  相似文献   

16.
微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给传统科普方式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以江苏科普转型为例,运用调查问卷方法收集了科普媒介、科普习惯、科普认知度、科普内容等一手数据并开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科普工作的转型主要从顶层设计上加强统筹规划、推出高效科普产品服务平台、加强省市沟通协作、创新科普服务模式、培养复合型科普人才五个方面,据此认为应从科普传播途径的新老融合、科普传播内容的整合与共享、科普主体的延伸与拓展、科普基地的新型化与多样化等几个方面进行针对性改进。  相似文献   

17.
正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水平,少不了优秀的科普作品。近日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有4项授予科普项目,创下了近5年来新高。虽然获奖项目增多,但科普专家表示,我国依然缺乏好的科普作品。同时,有必要探索完善鼓励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各项机制,构建完善的、多层次的科学传播奖励体系。  相似文献   

18.
高峡 《科协论坛》2004,19(9):7-10
近十年来,社会化科普得到较快的发展,社会各界参与科普的队伍不断扩大,科普投入有较大增长,科普活动数量增加并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形式逐渐多样化,公众科学素养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警惕披着科学画皮的伪科学著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8年底以来,"科普"作品出版情况出现了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一些没有多少科学内涵的书如<水晶头骨之谜>、<上帝的指纹>等,被正规的出版社大量印刷发行,且被冠以"科普作品"的美名,与真正的科普作品<时间简史>等并列.据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世界>杂志调查,在大中学生中约有60%以上的人都把<水晶头骨之谜>等书认为是"严谨的科学著作".  相似文献   

20.
《科学生活》2008,(8):96-96
由市科协、市学联主办,由市科普作协、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与本刊共同承办的"灾害与我们——2008上海市大中学生科普征文"活动,即日起向本市大中学生征集科普作品。征文围绕主题,分四个板块展开:1.灾害的两重性;2.我国面临的灾害;3.灾害与科技;4.灾害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