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王晓玉  汪俊 《软科学》2017,(6):129-133
以信息整合理论为基础,验证了一个跨国并购对本土品牌国际化形象提升效应的模型.发现本土品牌跨国并购对其国际化形象的提升效应来自三方面:一是本土品牌并购前国际化形象的迁移效应;二是被并购方品牌并购前国际化形象的迁移效应;三是消费者对并购事件态度的溢出效应.研究还发现与被并购方品牌相比,本土品牌并购前的国际化形象有更强的迁移效应,这种迁移效应受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负向调节.  相似文献   

2.
全球金融风暴引起新一轮的企业并购浪潮。在品牌并购中,品牌整合是企业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文章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品牌整合对品牌资产的影响过程,构建了基于消费者的品牌整合对品牌资产影响的理论模型,并提出加强并购品牌整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没有个性的品牌形象无法给消费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品牌形象代言人是品牌个性的直接来源之一。品牌形象代言人能通过让消费者产生对品牌形象的联想提升品牌认知度,通过将个人资产有效地转移到品牌上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自身的个性或形象魅力强化品牌个性和形象,形成品牌忠诚度,基于此,该文结合相关案例,建议企业在选择品牌形象代言人的时候,要使形象代言人得到目标消费者的普遍认同;使形象代言人的个性与品牌个性相吻合;保持形象代言人个性和品牌个性的动态匹配,塑造鲜明的品牌个性,形成差异化,更好地指导沟通活动和品牌资产的创建。  相似文献   

4.
我们都知道品牌的核心是品质,品质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企业发展形象,所以说,提升供电服务品牌是就在提升企业的形象";品牌"顾名思义指品质+牌子,所以说,提升供电服务的品质就是在推动营销标准化服务建设品牌的核心。在国家电网公司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塑造国际一流的"国家电网"品牌时,各地区供电公司都积极地为品牌服务创新建设努力着。"国家电网"这四个字不仅仅是企业的名字,同时也是电力企业的品牌。几年来,电力公司提出供电服务工程提升"塑文化、强队伍、铸品质"、智能电网的建设再一次全面树立了"国家电网"的品牌形象,这既是电力客户对我们企业的期望,也是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奢侈品牌与大众品牌:购买决策中参照群体影响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凌  周庭锐  王成璋 《预测》2009,28(4):8-15
基于参照群体影响理论,本次研究目标是考察消费者在奢侈品牌和大众品牌购买决策中,参照群体影响程度的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消费者在不同消费情境、不同声望品牌的产品购买决策中,所受参照群体影响的程度差异显著;(2)消费者在奢侈品牌的购买决策中,受信息性影响的程度显著高于在大众品牌购买决策中的影响;(3)消费者在公开消费品的购买决策中,受功利性影响与价值表达性影响的程度显著高于私下消费品购买决策中所受的这两类影响.研究的管理意义在于帮助企业和市场营销人员利用参照群体影响效用来制定合理的品牌信息交流策略.  相似文献   

6.
奢侈品品牌态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了以往关于品牌、品牌价值、态度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的研究后,认为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取决于其对品牌五个属性的评价,这五个属性可以概括为产品特征、品牌表现、感知质量、感知形象和品牌溢价.同时以多属性态度理论为基础,选取Ferrari、Sony、Prada、Adidas、IWC和Oregon 6个国际著名奢侈品品牌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经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奢侈品的品牌态度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对不同的奢侈品品牌,其品牌态度的形成是由不同属性决定的;感知质量对全部奢侈品品牌态度的形成都有影响,但影响权重却不相同;感知形象和品牌溢价对部分奢侈品品牌态度的形成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企业大规模并购的现实背景下,结合并购后品牌整合领域的研究成果,采用多案例分析法,对横向并购后品牌整合战略及品牌整合的本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表明:提升战略、独立战略和边缘化战略是3种基本的品牌整合战略类型,是推演其他多种战略类型的基础;品牌整合的本质是以品牌为核心重新配置营销资源。该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品牌整合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对品牌管理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服务的不可分离性等特征使得服务企业、一线员工、顾客三者在服务品牌关系中密不可分,品牌人格化趋势和人际交往理论的应用让互动行为在其中变得日益重要,但有关互动与品牌关系的研究尚少有涉及.本文综合有关文献的成果构建了三维互动行为与服务品牌关系研究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1)企业和顾客共同参与的公益活动等互动行为对顾客品牌忠诚的作用最强;(2)企业与员工互动行为正向影响员工与顾客的互动,突出了员工在三维互动中的"使者"地位和企业引导的必要性;(3)服务员工与顾客的互动行为对顾客品牌情感的影响最大.本文还为服务企业应开展哪些互动行为提供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品牌形象是品牌延伸的驱动因素,如何构建品牌形象成为品牌延伸成败的关键内容。首先,分析了品牌形象与品牌延伸的关系,认为品牌形象决定品牌延伸的范围,当品牌核心形象由功能形象上升为情感形象,品牌延伸范围也随之扩大;然后,给出了基于品牌形象的品牌延伸模型;最后,提出企业在提升品牌形象,促进品牌延伸时应考虑的几个方面,即研究消费者行为、培育核心品牌形象、加强整体品牌管理。  相似文献   

10.
沈璐  庄贵军  姝曼 《软科学》2016,(4):101-104
根据服务主导逻辑,将企业在SNS品牌互动中的交互性视为一种企业资源,将消费者的产品知识视为消费者资源,从双边视角探讨两者整合对SNS品牌互动效果的影响。分析发现:企业的交互性对提升消费者品牌偏好有显著影响,但两者间的显著关系会随着消费者产品知识的增长而消失,说明交互性与产品知识为相互替代资源;丰富了对SNS品牌互动的研究,为服务主导逻辑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11.
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影响力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品牌形象、品牌资产的理论分析,从消费者视角重构了品牌影响力的概念及维度,并基于612个汽车消费者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级回归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CSR)与品牌影响力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CSR承诺、CSR水平、CSR时间选择可以显著地提高品牌影响力,而CSR关联度对品牌影响力的作用却相反。且消费者的企业社会责任——企业能力信念对CSR与品牌影响力的关系有微弱的调节效应。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科学地揭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品牌价值提升的影响机理,本文运用131家上市公司著名品牌2010~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品牌价值的影响。本文研究指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可以通过影响利益相关者而直接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同时还可以借助边际报酬递增的作用削弱营销传播活动支出降低对品牌价值的不利影响。本文研究结果对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及实施品牌战略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抗震救灾凸显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形象。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形象,如同水与流、形与影。传统信任文化裹挟的汹涌民意,在救灾捐赠这个特殊的接骨点上,将民企的社会责任与形象品牌,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民企良心在现代传媒的聚光灯下被一再地展现和拷问。救灾捐赠中民企形象的重塑,应当以人为本,应当注意传统信任文化的影响,应当注意网络捐赠的“策略”,还应当注意“另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国企。  相似文献   

14.
张婧  朱苗 《软科学》2016,(10):79-82
基于我国218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SMARTPLS软件以线性结构模式来验证理论模型,实证考察了品牌导向对品牌资产及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1)品牌导向包括理念、规则、识别与行为四个维度,并且存在特定的内部结构;(2)品牌导向对品牌资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3)品牌资产对企业绩效有正向作用。研究结果丰富了品牌资产理论,同时对企业通过培育品牌导向、提高品牌资产以改善企业绩效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新刚  黄静 《软科学》2014,(5):66-69
以行为偏离和道德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检验了企业家社会责任超规范或低规范行为对品牌形象的影响。结果发现:当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超规范或低规范行为时,与现实主义消费者相比,理想主义消费者将给予企业家形象更加显著的正面或负面评价。并且随着企业家和企业品牌间关联度的提高,企业家形象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张洁梅  王昊 《科研管理》2022,43(8):90-99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社交媒体吸引顾客参与企业社会责任,虚拟企业社会责任共创已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本研究以顾客心理授权(选择权、知情权、影响力)为中介变量,探讨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利益感知、情感感知、期望一致性)对参与意愿的作用机理,并由实证分析得出利益感知通过选择权、知情权、影响力对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情感感知通过选择权、知情权对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期望一致性通过选择权、知情权、影响力对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声誉在利益感知与选择权、知情权中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企业声誉仅在情感感知与选择权中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企业声誉在期望一致性与选择权、知情权、影响力中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本研究拓展了顾客心理授权理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探索了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到参与意愿的“黑箱”,并为虚拟企业社会责任共创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笔记本电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面对多样化的品牌和丰富的功能,消费者的评价选择也各不相同。面对这种情况,本文以笔记本电脑行业为例,运用贝尔模型,通过市场调查法来收集数据,设计使用者形象、公司形象和产品形象三种统计量表。运用统计学上的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和探讨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得出结论: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产品形象、公司形象及使用者形象三个方面,从而为笔记本电脑销售企业的营销策略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佳刚 《科研管理》2012,33(3):155-160
将虚拟手机生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情景实验法公布正负面两类公开信息,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企业公开信息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企业形象和产品评价在企业公开信息对消费者购买意向影响中的作用。发现这两类变量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的效果,发现企业能力对产品评价的影响,高于企业社会责任对产品评价的影响,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形象的影响,要高于企业能力对企业形象的影响。发现企业公开信息主要通过产品评价发挥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将是全球生产能力过剩的时代,争夺市场的竞争不仅表现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之间的竞争,也是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之间的竞争,更是企业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形象”优劣之间的竞争,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导入CIS战略,就导入CIS战略的必要性,企业导入CIS战略所要求创造的条件,企业导入CIS战略坚持的原则以及企业把握导入CIS战略的时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7—2013年中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互动作用的视角,综合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公司治理水平会影响公司绩效,公司绩效的提升也会通过声誉传递机制被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所获取,从而有效提升公司治理效率。研究结论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也为中国上市公司以绩效为导向的公司治理机制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