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轨制”始于80年代初期。当时为了挖掘部分高校的潜力,并缓解高校办学经费不足的矛盾,在部分高校实行了招收自费生的制度。即对一部分高考分数略低于录取分数线、家庭经济有支付能力的考生实行收费上学。1992年后,随着调节性招生计划的不断增加,委培生(实则多为真自费、假委培)、自费生迅速增加,到1994年,一些省份已经突破招生总数的50%,致使“公费生”和“自费生”的入学分数差越来越大。“双轨制”发展到鼎盛时期。应该说,“双轨制”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高等教育由国家统包体制的一项改革,曾产生过积…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逐步扩大招收自费生的比例是高校改革招生制度的重要内容,自费读大学关系到千家万户,成为许多人关心的热门话题。199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收的调节性计划生即委托培养生和自费生达21.6万人,占招生总数的27.48%。洛阳工学院从1986年开始招收自费生。1986年  相似文献   

3.
从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实行免费制。80年代中期,高校开始在公费生和定向生之外招收属于市场调节成分的自费生和委培生。1989年高校对所有学生实行收费(但公费生与自费生收费差别较大),招生与毕业生就业的双轨制正式确立。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高校招收自费生的现状与发展 80年代初,北京、上海等地一些高等学校,特别是新建院校,开创了“自费走读,不包分配”的办学形式。这种办学形式一出现,就显示了它的活力,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的普遍关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则使高等学校招收自费生这一新的办学机制得到了认可。到了1988年,全国招收自费生的数量达到每年4.22万人,占当年高校招生总数的8%。但与此同时,在招生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录取线失控、少数  相似文献   

5.
上海普通高校今年全面推行招生“并轨”改革,除师范、农林等少数专业外,一律实行收费就学;并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的范围。据上海市教委发言人介绍,市属院校从今年开始,推行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的招生“并轨”,即不再分“公费生”、“自费生”、“委培生”,一律都是“收费生”。同时实行招生计划、录取标准、收费标准“三统一”。市属高校收费标准,维持在1993年自费生收费水平上。在沪招生的中央部委高校的收费标准,由学校上  相似文献   

6.
浅谈高校委培及自费生的管理河海大学赵启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高等教育体系改革日趋深化,高等学校学生结构也发生变化,过去单一的统招生局面已被统招生、委培生、自费生的混合局面所取代。这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新课题,传统的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  相似文献   

7.
一、目前高中招生的“双轨制“现状   “双轨制“原是指1997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并轨“招生以前的一种招生体制,即:既按国家统一计划招收“任务生“,又按调节性计划招收委培生和自费生;两者一免费入学,一收费入学;一个严格按统一划定的分数线录取,一个可以降分录取.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全面“并轨“,禁止搞任何形式的“双轨制“.值得注意的是,同样属于国家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高级中等学校,其招生中的“双轨制“不但沿袭下来,而且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8.
一、目前高中招生的"双轨制"现状 "双轨制"原是指1997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并轨"招生以前的一种招生体制,即:既按国家统一计划招收"任务生",又按调节性计划招收委培生和自费生;两者一免费入学,一收费入学;一个严格按统一划定的分数线录取,一个可以降分录取.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全面"并轨",禁止搞任何形式的"双轨制".值得注意的是,同样属于国家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高级中等学校,其招生中的"双轨制"不但沿袭下来,而且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9.
关于自费生问题的几点思考尹慧茹,曲依民黑龙江大学招收自费生始于1978年,部分高校开始招收了比例很小的自费走读、不包分配的学生。十几年来,高校招收自费生的比例急剧上升,到1992年,自费生占当年招生人数的11.4%,还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收费标准、自费生...  相似文献   

10.
自费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调控汪家(厦门大学)高等学校招收自费生始于80年代后期。1993年,高校首次放开招收自费生的收费标准。自费生人数目前已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①。自费生作为非计划内生源,他们在学费、生活费用的负担以及职业选择方面均和国家统招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体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也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完善。1984年,广东、四川等省少数高校开始试招自费生,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把招收自费生作为国家计划招生的一种补充形式予以肯定,从而使这项工作获得了进一步发展。这几年试行的情况表明,高校招收自费生一方面广泛受到了社会的欢迎,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将就高等学校招收自费生略述拙见。  相似文献   

12.
我校隶属于化工部。1992年以学校更名为契机,增加了中专办学层次(招收初中毕业生),其初衷是拓宽办学渠道,扩大办学规模(我校大专招生计划较少,在校生不足900人)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1997年有205名毕业生,其中收费委培生189名,自费生16名。由于委培生绝大部分属于真自费、假委培,不但原挂名委培单位不愿接收,而且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也不愿回去。至1997年6月底集中派遣时,虽然按政策委培生全部派回了原委培单位,其实许多人是空挂,自费生更是无一人落实就业单位。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由此可见一斑。造成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何在?又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高等学校自费就学制度自80年代初提出并象征性地向部分走读生收取少量的学杂费,到1987年部分省市高校正式招收自费大学生,规定就学者每年须缴纳1200—1800元的学杂费,直至1992年度自费就学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并规定自费就学者每年缴纳2000—3000元的学杂费,已历经10年。据统计,1992年全国高校招收自费生的比例已从前三、五年3—7%的水平上升到15%的水平,部分省市达到25%的水平。可以认为:通过这近10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高校的自费就学制度已经形成。高校自费就学制度的确立是高等教育深入改革的一个大突破。一方面,它有利于打破国  相似文献   

14.
高校招收自费生的实践与思考李建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除招收国家公费生外,还招收了自费生、委托生、合同委托生,基本形成和建立起了公费生、自费生并存的办学体制。特别是从1992年开始,扩大了招收自费...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方面有许多理论与实际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发挥市场机制对高教改革的促进作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市场作用的发挥已初步形成高教发展的良好态势1992年初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及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向一个新的台阶迈进。经济的加快发展激发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新需求。因此,1992年普通高校招生中自费生和委培生比上年增长1.9倍。实际增招数约为计划数的30%左右。各工科高校一年多来科研课题、技…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等学校招收自费生是改革高教计划管理和招生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自费生,就是由考生自己负担培养费用且毕业后自谋职业或由高等学校推荐就业的学生。普通高等学校实行招收自费生,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招生形成的局面。我省从1985年开始进行试点,1985、1986年两年招生人数很少,1987年招收自费生129名,1988年招生自费生1,854名。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深感,招收自费生这项改革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弥补国家教育经费不足的作用,有助于高等教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教育一向是国家包办的事业。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和毕业生就业体制,无不与计划经济相适应。近年来,高校招生引入市场调节机制,逐渐扩大招收自费生的人数。1992年全国高考录取的72万新生中有约10万名是自费生。今年我校共招收本专科生3340名,其中自费生805人,占24%。自费读大学如今再也不是受人漠视的少数人,它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8.
国家教委决定1995年进一步加大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改革力度,规定实行招生“并轨”的学校,要配合主管部门尽快落实或完善与此相配套的教学、学籍管理、奖贷学金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招生“并轨”之后,本科生便不再分“公费生”、“委培生”、“自费生”,而统称为“按国家计划招收的学生”,一律缴费上学。“并轨”招生制度的实行,把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推向深入。我国从1982年起就开始实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1989年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报告》及《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国家教委…  相似文献   

19.
招生“并轨”改革,作为今后若干年高等学校招生各项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1995年将迈出较大步伐。这项改革与高考密切关联,因而必将受到考生及其教师、家长乃至社会普遍关注。 去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近50所部委和地方所属高校进行了招生“并轨”改革试点,共招收新生8万多人,约占全国招生总数的10%。尽管这项试点工作获得了基本成功,但在为什么实行这一改革,怎样进行这一改革等问题上,人们的认识还很不一致。有的认为,只是招生计划的“并轨”;有的认为,“并轨”就是收费,是为了增加高校收益;有的认为,收费就是取消公费,全变成自费生。这些看法,带有明显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甘肃省近5年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分析发现,甘肃省高考录取分数线与西部其他省市相比普遍较高。而高考报名人数增多,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滞后,高考录取率较低,高中教育质量提升,复读生所占比例较大是其根本原因。因此,建议采取扩大甘肃省本科院校办学规模,扩大部属在甘高校在甘肃的招生数量,争取省外高等院校在甘肃的招生名额分配,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提高报到率,取消专升本招生计划,招收一定数量的定向生或自费生等提高甘肃高考录取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