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梁季入北文人述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西晋末年大一统中国的分裂到隋代的重新统一,中国大地经历了几百年南北对峙的局面。在这个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中国文学也由汉晋统一时期的大一统色彩而经历了一个裂变与融合的过程,形成了南北文风的迥然不同,后来才由唐代文学溶汇南北,重归统一。这已是学术界的定论。但是,在南北文风融合的过程中,许多具体的、细节性的问题,尚待进一步澄清,才能使南北文风融合的宏观理论框架更为牢固。梁季由南入北的文人,在南北文  相似文献   

2.
北齐时,南北文士间进行了频繁的文学酬唱。在以军国文章为主流,诗歌为支流的北齐文学发展的背景下,士人间交游酬唱的文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北齐军国文章对江左文风的选择接受;二是北齐诗歌对江左文风的接受与抵制;三是北齐士人对南北文风观念的彼此认同。而由此引发的北齐文学的勃兴,也于侧面反映出北朝文学与南朝文学分庭抗礼时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滨州学院学报》2021,(3):71-77
隋代统治者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对文学的发展做出强行干预,试图通过对文风的改革来达到实用的目的,从而影响社会风气。隋炀帝时期,诗歌发展开始异于其父时期,杨广以帝王之尊身体力行,既大力发扬汉魏古风,又大力学习南诗雅调,从而在南北诗风的融合方面实现进一步的深化。  相似文献   

4.
颜之推身处文风多变的南北朝,又有由南至北的特殊经历,因此时当时的文风有着特别深刻而切实的感受,他提出的“调和古今、兼综南北”的文风改革论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特别的意义。颜之推文风改革论是先秦儒家中和美学观在特殊时代的睿智创新,他在调和古今的同时也注意到南北兼综,从时间的纵深到空间的横贯,视野与内质都超出时人,并预示着“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大唐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5.
东晋南北朝时期,传统文化因南北政治军事上的对峙而被割裂为南北两派,南方和北方的经学、史学和艺术在治学方法和风格上各自形成差异。但这种差异是暂时的,传统文化的兼融并包性逼使这种差异走向交流,而南北双方“遣使聘问”和“互市”的开展又促进了这种交流。由于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中外文化相互渗透的高潮期,因此,南北经学、史学和艺术的交流不独改变了南北文风,而且为隋以后中外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蓝本。  相似文献   

6.
作为初唐渐盛时期的诗人,张说诗歌的过渡性一方面表现在他对诗歌题材的深度有进一步的开掘;另一方面表现在其诗呈现出清丽与阔大相兼容的特色,从而将魏征的南北文风融合论付诸实战。加速了“盛唐之音”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南北朝时期社会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但南北文化却呈现合流的趋势,这种趋势实际上是汉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碰撞、互相吸取养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东魏至北齐、西魏至北周年间入北的南朝文人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学者论南北文学的融合,往往重入北南人对北朝文学的改造,而轻北朝社会对他们的改造,因此观点不够全面。其实南人在将南方文风带到北朝的同时,也接受了北朝社会潜移默化的改造,正是在这样的相互改造过程中南北文学逐步走向了融合。  相似文献   

8.
北朝风习与北朝散文的南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朝风习多不同于南朝,但在佞佛、崇儒上,二者的趋同使南北风习有了根本的一致点,从而影响到文坛。北朝文风的南化存在南人人北和北入学南的双重因素,在传统的评说中,北朝文人的才藻和文风的华丽常为人关注,使南北文风有很相近的地方。但北朝散文风格最具个性的是本色,即切合表现对象寻求心性和语言的自然,从而走了一条介于质实与华美之间的中性道路。  相似文献   

9.
林语堂是 2 0世纪文化与文学大家。《语丝》时期思想激进 ,文风泼辣 ;《论语》时期思想尚属进步 ,慑于专制文风转向幽默 ,但时常由风月谈到风云 ,颇具个性特色 ;《吾国吾民》时期 ,在海外用英文写作 ,思想趋于理性 ,文风平和冲淡。  相似文献   

10.
北朝文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北齐.杨惜、邢劭、魏收、刘逖、刁柔、刘昼、颜之推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文学见解,主要聚焦于文德论、文变论、文质论、南北文学批评鉴赏不同论等问题的评论.其中,文质论与北齐尚节俭重实用的社会风气紧密关联,主张以质为根本,文质并重,不可废弃辞调,但反对浮华文风;南北文风不同论和南北文学批评鉴赏不同论都是北齐文学批评的独特创见.北齐文学思想根植于北齐文学的创作实际,是当世文学创作实践的总结,同时,又指导着当世的文学创作.将北齐文学思想与《文心雕龙》对比,有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知南北文学思想之不同以及北齐文学思想之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齐梁文风,初唐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张扬兴寄风骨的诗风,千余年来受到极高的评价,“子昂始变雅正”成了千古不易的定论。但我们对陈子昂的文学史地位应有全面客观的评价。陈子昂在文学在理论上对六朝文学特别是对齐梁文风进行总体否定,就艺术发展的角度看,是一种退化。他对六朝文学的批判远不如魏征等人所倡导的合南北文风之说那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颜氏家族深厚的文化积淀,涵养了颜之推的文化品格,奠定了他的文化学术根基,为他以后总编《修文殿御览》积累了丰瞻翔实的学术、编辑功力。而颜之推入仕北齐,待诏文林馆,从事总编《修文殿御览》的文化活动,在客观上刺激、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互相交流;他本人兼采古今、文质并重、经世致用、反对盛行的追逐浮华轻艳的文风等的文学主张也在南北文化交流的土壤中生根发芽,使北方单一的质朴揉进了南方的清绮,而融合之后的文风更易于被南北双方文坛接受,也促使入北文人的创作注意吸取北方文化的特质而加速南方文化在北方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对初唐文学文化的建设曾产生重要影响,这突出地反映了初唐时期的文人对文学的理论认识日渐深化,其中包括初唐时期出现的在“原道、征圣、宗经”认识影响下的溯源文学观、以崇尚学识为核心的文学学术化倾向以及“通变”观和“文质论”二重性对于初唐时期的南北文风融合所起到的理论推动作用。这些受到《文心雕龙》深刻影响所形成的重要认识无不促使初唐的文学创作朝着成熟健康的方向发展,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初唐的文学文化在中古时代由魏晋六朝向盛唐气象转变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唐大历时期是文体文风改革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完成了从李华、萧颖士、独孤及等文人到梁肃、崔元翰等文人群体间的文体文风改革思想的演进.其中独孤及承上启下,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5.
好的文风,是在同坏文风的对立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九四二年,我们党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由于清祘了党八股,结果就使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获得了充实和普遍的发展。今天,我们要恢复被“四人邦”糟踏破坏的我们党的优良文风,就必须开展清祘邦八股的斗争。只有在和邦八股的斗争中,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才有可能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的发扬。文风是时代的产物。任何一种文风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沅和阶级根沅。一定的文风,是为一定的阶级和政治路线服务的。因此,被深深地烙上了一定阶级和一定政治路线的印记。邦八股是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时期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中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产物,它反映了这个历史时期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特点。邦八股最本质的特征是:玩弄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宣传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空喊“革命”的口号,为反革命阴谋活动大造舆论。邦八股的其他特征,都是由这一本质特征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六朝形式主义文风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朝的形式主义文风,是文学突出自身特征,摆脱附庸地位,谋求独立与发展的一种极端形式,是文学自觉时期的必然现象。这种形式主义文风不仅促成了文学的独立,而且在艺术技巧上为唐诗等后世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因而,六朝的形式主义文风在文学发展史上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7.
北朝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庾信在后期的诗歌创作中能够自觉运用前期的创作技巧表现其复杂的生命体验,并以融合南北文风的创作实践完成了诗歌思想感情和艺术追求的完美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西柏坡时期,毛泽东写下了几十篇博大精深、脍炙人口的文章,显示出独特的文风:以充分的调查研究为写作前提;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文章观点力求严谨准确;寓理于喻,以喻明理;用群众语言讲话;文章短小精悍。毛泽东优良的文风,不仅有力地指导了当时革命斗争的发展,更对当前我党的文风、党风建设起着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魏晋时期是我国文学艺术“自觉的时代”,其文风与书风都经历了三大变化,这些变化与当时社会现实和一些杰出文人的创新有关,也与文风和书风的互感、互动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历来十分重视文风问题。早在延安整风期间,毛主席就尖锐地批判了洋八股,党八股等腐朽的资产阶级文风,亲自倡导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中,毛主席又号召全党“把文章的作风改一改”,并以自己的写作实践,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正当我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的关键时刻,我们学习毛主席的马克思主义文风,这对于肃清“四人帮”帮八股的流毒,恢复和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