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顾女子网坛从80年代进入90年代的历程,塞莱斯的崛起和娜夫纳诺娃的淡出,形成了塞莱斯与格拉夫两强相争的局面。但由于塞莱斯在19994年遇刺,使得这一局面末能延续,格拉夫在1994、1995和1996年独霸网坛。在此期间桑切斯、皮尔斯、马丁内兹、诺沃特纳以及昙花一现的卡普里亚蒂都未能对格拉夫构成威胁。当塞莱斯伤愈复出时,她已难现旧时之勇,而格拉夫也已29岁,力不从心。就在这时,辛吉斯开始主宰女子网坛。身高1.67米,体重52公斤的玛蒂娜·辛吉斯1980年9月30日出生在前捷克斯洛伐克的科西策城。这位随母亲移民瑞士的小姑娘在1997年的…  相似文献   

2.
22岁的辛吉斯曾经是万千网球迷的偶像,但是在女子网坛越来越向力量化和男子化演变的今天,技巧型的辛吉斯再也难以在壮女如云的女子网坛重返巅峰。伤病缠身的她现在已经彻底地丧失了复出的欲望。辛吉斯说:“现在复出网坛已经不可能,而曾经复出的计划现在也已经没有了意义。”辛吉斯曾经五次夺得大满贯赛女单冠军头衔。她在16岁时就夺得了澳网女单冠军,成为20世纪最年轻的大满贯赛单打冠军。16岁就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温网冠军。辛吉斯共夺得了35个单打和34个双打冠军,并在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上坐了209周之久。目前的辛吉斯正在学习英…  相似文献   

3.
1997年世界女子职业网球总决赛于11月17日~23日,在美国纽约麦迪逊花园广场举行。这项比赛创办于1972年,年仅17岁的贝里斯·埃弗特成为这项赛事的首个冠军。本次总决赛荟萃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前16位单打和前8位双打选手,把麦迪逊花园广场装点得“花团锦簇”。在1996年的总决赛中,瑞士的辛吉斯不敌德国的格拉夫,屈居亚军。但1997,辛吉斯全面主宰网坛,将世界第一的排名牢牢掌握在手。总决赛前一周,她在费城室内赛上夺得了本赛季的第12个单打头街。对于首度问鼎总决赛冠军,辛吉斯充满了信心由于比赛采用的是淘汰制,所以第一轮的对阵形…  相似文献   

4.
格拉夫、辛吉斯、卡普里亚蒂作为女子网坛的世界第一,无疑都是网球运动的天才。在女子网球力量化的今天,格拉夫退役了,辛吉斯从世界第一跌落了,而卡普里亚蒂成功登顶,于是我们总是对谁更出色、谁更伟大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女子网球在世界上的影响,1997年12月3日在法兰克福举行了总奖金高达160万美元的首届WTA女子网球冠军精英赛。这项比赛依照男子网坛年终举办的ATh单打世界锦标赛,世界排名列前茅的吕位选手才有资格参赛,但有一点不同,那就是这项女子比赛无世界排名分。半年来一直没参赛的前世界头号球手德国明星格拉夫,原定将这一比赛作为她重返赛场的首项赛事,但赛前她突然宣布放弃参赛。她称在训练方面还有很多的准备工作要做。主办者猜测说,格拉夫可能是害怕输给现世界一号球手辛吉斯才退出比赛的。3日比赛揭幕,瑞士小将辛吉斯首战以2:0…  相似文献   

6.
陈妍 《网球天地》2010,(5):62-65
对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的印象是从她打球时架在鼻梁上的那副令人捉摸不透的眼镜开始的。那是格拉夫独霸女子网坛,辛吉斯、大小威廉姆斯后浪推前浪的峥嵘岁月,直到2003年纳芙拉蒂洛娃和她的搭档佩斯赢得温网混双金杯后,那一个仿佛看透尘世一切的欣然微笑,我的视线才真正被当时已47岁的婆婆级人物所占据。  相似文献   

7.
1999年可能是世界职业女子网坛新闻最多的年头,美国名将塞莱斯的父亲病笃去世;德国的格拉夫在父亲刑满释放之后毅然退出了职业网球比赛;瑞士排名世界第一的小将辛吉斯在温布尔登大赛之前与母亲闹翻;瑞士新秀施奈德由于感情纠纷而成绩每况愈下。然而,最受媒体关注的还是温布尔登大赛中异军突起的美国运动员亚利山德拉·史蒂文森和她的父母。  相似文献   

8.
去年有人预测说,16岁的瑞士小姑娘马蒂娜·辛吉斯是施特菲·格拉夫唯一的威胁。果然,在今年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女孩辛吉斯击败格拉夫,赢得了她的第一个大满贯赛冠军,从而成为网球大满贯赛事中最年轻的新冠王。  相似文献   

9.
在连续四次推迟了在澳大利亚公开赛、东京以及两项在法国的比赛上复出的计划后,格拉夫第五次终于“真正地”复出了。她选择了在她家乡德国汉诺威举行的FaberGrandPrix公开赛作为她阔别网坛8个月后重上征程的新起点。耐人寻味的是,本次大赛尽管汇聚了排名世界前3位女选手中的6位,但辛吉斯却没有参赛。不少人认为,格拉夫的这种选择是有意避开辛吉斯,不至于一出山便败得太惨。更有网球界的人士指出,从格拉夫一再推迟复出计划这一行为看,如果她不解决心理上的想赢怕输的问题的话,她复出之旅不会有太大的收获。曾当过格位夫5年教练的名…  相似文献   

10.
没有人否认塞莱斯是天才,可是与当今其他天才球员相比,她的运动生涯却多了几分悲剧 80年代,美国的纳芙拉蒂洛娃和德国的格拉夫分别统治了世界女子网坛。正当人们还在为格拉夫的王者风范赞叹不已时,年仅16岁的塞莱斯便开始建立起自己的时代。1990年她在法国公开赛决赛中击败世界排名第一的格拉夫,夺得其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大满贯  相似文献   

11.
“金星”撞击网坛●邦德瑞士天才少女辛吉斯最忌讳负于同一对手两次。的确,自她去年同鼎女子网坛以来,失利次数屈指可数。两次被同一位选手击败的情况更是凤毛麟角。然而,一个黑皮肤的美国女孩最近却迫使辛吉斯吞下这颗“禁忌苦果”,她自今年1月在悉尼国际网球赛上击...  相似文献   

12.
辛吉斯要回来了,是真的吗?这次的回答比起2004年底要坚决得多。在表演赛中所向披靡的前任网坛女皇辛吉斯,决定用这期间积累的体能和信心重新征战职业赛场。 2005年初辛吉斯尝试复出也许是看中女子网坛的纷争局面可能让自己再次辉煌, 2006年她决定复出,则是因为职业网坛似乎在向技术流派回归。在女子职业网坛快速发展最近20年中, 1990和1999年曾经出现过两次四大满贯单打  相似文献   

13.
辛吉斯是继格拉芙之后最有可能被称为“伟大”的女子网球选手,她年轻且好胜、勤奋且有天分。 1980年她出生在捷克,后随母移居瑞士,从此便开始了她的网球生涯。 在网球之路上,辛吉斯很顺利,她选择了最佳的出击时间。 1997年女子网坛的列车马上就要驶入一片人才匮乏的沙漠,而人们很快发现了一片绿洲,并且绿洲后又是一面纯净的湖水辛吉斯依靠年轻美丽的外表很快成为青年人的偶像,她凭借着全面的技术赢得了专家与球迷的心。 1998年,辛吉斯遇到克星,这就是达文波特和威廉姆斯姐妹。她们是辛吉斯世界第一位置上的有力竞争者…  相似文献   

14.
马蒂娜·辛吉斯狂飙似的崛起,把风云一时的格拉夫、塞莱斯、桑切斯一个个抛在身后,差距之大令人咋舌:辛吉斯的电脑积分超过6000分,而格拉夫、塞莱斯都只有3000多分。看起来,老将要赶超新秀并不客易。不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更有后起之秀紧盯着辛吉斯的后座。此人比辛吉斯小一岁,电脑积分1000分,国际排名第25位,她是俄罗斯姑娘,名叫安娜·库尔尼科娃。 库尔尼科娃1981年6月7日生在莫斯科,身高1.68  相似文献   

15.
女子网坛曾像烟花般璀璨绽放的传奇人物,转眼离开网坛已经好几年了,虽然如今她已不再像其他职业选手那样活跃在职业赛场, 但她的身影和赛场上的英姿让我记忆如新,一切仿佛就在昨天! 还记得那是1997年,当16岁的辛吉斯像百合一样高贵而清新地绽放在澳洲蓝天下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出色的底线球和善于把握每一个得分机会的小女孩告诉所有球迷:又一个神奇的时代来临了! 接下来的温网,辛吉斯再度夺得冠军,验  相似文献   

16.
毫无疑问,今天的女子网坛辛吉斯和威廉姆斯姐妹分别继承了当年格拉夫和塞莱斯的两种打法:技术和力量,成为今天WTA的领军人物。 与两位前辈相比较,她们已拥有了同样优秀的技艺,却没有那种征服观众的人格魅力。 格拉夫历经了那么多的曲折,终于带走了无限的光荣,留下了德国人坚强的传统。对于她,我们除了给予她和阿加西深深的祝福外,已不需要再用言语来表  相似文献   

17.
许多年来,世界女子网坛总是那么一两个人的天下,上个世纪80年代,纳芙娜蒂诺娃独霸天下,90年代格拉夫一柱擎天。其间虽然也有人试图挑战她们的霸主地位,但要么是力不从心,要么是昙花一现,要么是像塞莱斯那样出现了意外情况。当瑞士美少女辛吉斯一路顺风攀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之后,又成了澳网最年轻的女单冠军,人们便惊呼:辛吉斯时代到来了。  相似文献   

18.
阿曼达·科泽尔于1971年10月22日出生在南非一座盛产玉的农业小城。她的身高只有1.57米,体重只有55.3公斤,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金发碧眼的南非姑娘,竟然靠此身体条件,以强有力的扣杀球而闻名于国际网坛.1997年,阿曼达·科泽尔3次战胜德国网球名将格拉夫,被国际网坛誉为“格拉夫的克星”。其中在世界巡回赛柏林站的比赛中,科泽尔以6:0,6:1比分击败了格拉夫,使9次夺得柏林站冠军的格拉夫,遭受了其网球生涯中最惨痛的失败。26岁的科泽尔,10年前加人职业网球界。1997年4月,她的排名首次进人前10名,同年8月,她的排名又上升到前5名。…  相似文献   

19.
走近桑切斯     
虽然笼罩在超级大腕斯特菲·格拉夫和莫尼卡·塞莱斯的阴影下,桑切斯·维卡瑞奥却仍然打出许多令人难忘的比赛并谱写了她自己网球生涯新的篇章。 她曾经先后8次击败格拉夫,有两次是在大满贯比赛的决赛中,而1995年温布尔顿锦标赛和1996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决赛,更是女子网坛历史上最赏心悦目且精彩纷呈的决赛。在她的率领下,西班牙队在过去的6年里,4次问鼎联合会杯,2次进入最后的决赛。在1995年,她更是集世界女子单、双打排名第一于一身。在此之前,只有玛蒂娜·纳芙拉蒂诺娃8年前曾有过此殊荣。  相似文献   

20.
体育是迷人的,比赛是残酷的,谁也不是天生的高手,谁也不愿做永远的输家。自从格拉芙在1987年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此后近10年的世界女子网坛皆由她称霸,右车执拍的格拉芙早在1982年就已显露出她卓绝的网球天份,13岁零4个月便转为职业球手,18岁时又荣登世界女子网坛第一的宝座,这其中只有一次(1991年9月1日)在公开赛上输给了塞莱斯,其他时候一直风调雨顺,充当球迷心中“大姐大”的角色。少年子弟江湖老,如今已29岁的格拉美开始略呈老态,而世界网坛的格局亦在悄悄的发生和变化,以瑞士新星辛吉斯为代表,这位网坛新贵就如同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