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受韩国     
韩国,与我们一衣带水的东方邻国。在政治方面,韩朝之间历史性的高层会晤开始为人们所瞩目;在经济方面,他们从一个贫穷的国度一跃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在体育方面,他们举办了1988年奥运会和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一度成为世界的焦点。日前,我有机会到韩国,并第一次亲身感受了韩国和韩国人。  相似文献   

2.
谭菲  郝利 《职业圈》2007,(4S):218-219
文章以社会文化发展为线索,探讨了社会文化对韩国当代德育影响的三个方面:儒家文化是韩国当代道德教育发展的摇篮;美、日德育文化是韩国当代德育的创新条件;独特的家庭文化是韩国当代德育的突出体现。在分析韩国德育特色的同时,也对中国提出了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外大传播》2003,(1):33-33
为推动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在中央外宣办和中国驻韩使馆的大力支持下,人民画报社和韩国启明社就以版权转让的形式合作出版《中国画报》韩版事宜进行了多轮磋商,于2002年11月签定了合作协议。《中国画报》韩版已于近日出版创刊,成为中国在韩国出版发行的首家官方刊物。  相似文献   

4.
韩国文化院前身为韩国文化新闻处,2006年2月更名为韩国文化院,并于2007年3月22日——中韩建交15周年,搬迁至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光华西里1号一座独立建筑。驻华韩国文化院官方网站描述了他们的目标:“我们驻华韩国文化院以帮助中国朋友更好地理解韩国、促进两国相互合作与交流为工作目标,面向所有希望了解韩国的朋友们开放。”  相似文献   

5.
韩国,全称大韩民国,面积约十万平方公里,人口近五千万。今年年初其首都的中名称由“汉城”改为“首尔”成为一条令世界关注的新闻。无论经济上还是化上,韩国都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融入国际社会。在中国,用“三星”手机、驾“现代”汽车、看韩剧、跳韩舞被认为是一种时尚,韩国风味的烧烤店也很受中国百姓的欢迎。尽管中国与韩国建交只有十三年,两国的关系日益密切,中国人对韩国也并不感到陌生。通过对中国首任驻韩国特命全权大使张庭延先生的访谈,我们对这样一个友邻有了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2002年7月10日晚10时半,地处浙江东南沿海的宁海宾馆迎来了一批非同寻常的嘉宾:宾馆大堂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柔和的灯光下挤满了身背大包小包的韩国客人,他们是由崔溥后裔及有关专家等108人组成的韩国“漂海踏看团”。他们兴致勃勃地前来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崔溥漂流事迹碑揭幕仪式和崔溥漂流事迹碑落成暨《漂海录》国际学术座谈会。“漂海踏看团”的成员中包括崔溥的第12至第18代孙、韩国儒学界元老、《漂海录》研究学者和韩国全罗南道政府职员等。很多崔氏后裔大都年事已高,有的还坐着轮椅。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中国为的是探寻先祖崔溥漂海踪迹,缅怀先祖处变不惊、坚忍不拔的精神,续写这惊世的漂海情缘。  相似文献   

7.
施翔 《职业圈》2007,(9S):31-32
通过几十年的努力,韩国已经建立了一套与其传统文化价值观相适应并且在东亚地区相对成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发展以及多元文化对韩国社会的深入影响,传统的韩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从英法韩文化战略看国家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以文化为核心内涵的软实力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许多国家为了抵御美国文化霸权的渗透和侵袭,无不从战略层面大力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对外塑造和传播本国的文化形象。英国、法国、韩国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有自己独到的做法,成为其提升国家形象的手段。在国际上塑造良好的中国文化形象,关系到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未来,有必要认真探讨,找出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2002年5月6日,来自日本、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斯洛伐克、亚美尼亚等24个国家234名在北京师范大学深造的留学生慕名来到吴桥杂技大世界参观游览。这是他们精心选择的春季语言实习活动。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学子在吴桥大世界只有两天的活动时间,却与吴桥杂技结下了不解情缘,留下了一串串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正值中韩建交20周年,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迎来了又一批来自韩国庆州大学的留学生,他们在与中国学子的相处中延续着金兰之交。“神奇”西湖创造灵感,春日的杭城最适合外出踏青,在与韩国留学生们的交谈中,聊得最多的就是西湖美景——无疑为大家心中的最爱。  相似文献   

11.
韩国企业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臣  曲燕 《职业圈》2007,(4S):31-32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传统特性的企业文化,它在不断改革发展后出现了新的特点。企业文化发挥功效使韩国企业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国际型大公司和著名品牌。韩国企业的成功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探析韩国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外大传播》2005,(10):5-5
2005年9月12日至19日,来自诸葛亮、王羲之的故乡——山东省临沂(首尔),化周由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引起韩国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有数万人到现场参观展览,还签订了一大批合作项目。在12日举行的中国临沂(首尔)化周开幕式上,韩国国务副总理、教育人际资源部长官金振杓在致词时说,中国临沂和韩国有着隔不断的关系,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了解更多的与临沂相关的信息,并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3.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达及"韩流"文化全球影响力有目共睹,这离不开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在"韩流"文化走向全球的过程中,驻外韩国文化院承担着重要的作用。驻华韩国文化院在推动对华传播韩国文化方面主要秉持以下三种理念:传播本民族文化品牌、注重文化传播交互性、服务韩国外宣大局。这为中国当代对外传播事业也提供了启发和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正一、背景:韩国公共外交新策略作为重要经济载体的企业品牌是国家品牌的重要构成,是重要的公共外交资源,是政府公共外交可以借助的重要力量。构建优质的企业品牌,是韩国政府强化国家品牌、培育世界对韩国广泛产生"好感"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强化国家品牌也成为韩国政府公共外交的重要目标。2009年1月22日,韩国国家品牌委员会成立。2013年9月以来,韩国驻华大使馆将搭台助推企业品牌作为韩国对华公共外交战略的重要部分,并在重要的国家活动中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2012年11月11日至17日,在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下,由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牵头主办的"黑龙江文化产业合作发展"2012韩国交流活动,在韩国首尔以及被誉为"韩国文化艺术之乡"的光州市和全罗南道举行,一阵"龙江文化热"在韩国当地迅速升温。为展示本地文化发展与合作潜力,黑龙江外宣办于2012年11月12日,在韩国首尔召开了"黑龙江文化产业情况说明会"。韩国政界、文化界、投资界以及《朝鲜日报》、KBS电视台、SBS电视台等韩国主流媒体80余人应邀前来出席。在说明会的现场,黑龙江文化产业合作项目建议书以及90余幅图片,生动地展现了黑龙江的文化发展态势。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德  相似文献   

16.
作为后起的发达国家,韩国在创意教育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在学习和模仿别国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国情,从幼儿阶段、中小学阶段再到大学阶段一系列的创意教育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意理念和创意实践,这为韩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和源源不绝的人力资源。韩国政府、民间机构、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将教育与产业对接,突出创意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经济建设和创意产业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韩国在创意教育方面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17.
点评:2005年6月,美国两个著名的调查机构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少数族裔的媒体受众高达5100万人,几乎相当于美国成年人口的四分之一。调查还发现,来自中国、韩国和越南的移民非常依赖于从本民族语言媒体获取信息,即使他们方便接受主流的英语媒体, 但他们还是喜欢本民族语种媒体提供的信息,他们需要靠本民族语种的媒体来表达他们的声音。这个调查结果让美国人大开眼界:原来在英语主流媒体之外,那些  相似文献   

18.
"韩流"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诞生的一种新型城市大众文化,以韩国文化的独特方式影响着世界。"韩流"自诞生起,就面临着诸多困境,韩国大众文化从业者为此进行了十分艰巨的探索和奋斗。韩国政府在促进本国大众文化流行发展,策划和推动文化产业的振兴及输出等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对"韩流"十几年来如何避免止步于一时的流行,而成为一种不断散发出新时代魅力的大众文化潮流,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探讨。同时剖析"韩流"发展过程中暴露的一些不足及问题,这些皆可作为促进中国大众文化以及公共传媒娱乐业健康发展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9.
雪山侠侣     
32岁的仁那和29岁的吉吉是夫妻,他们都是中国西藏登山队队员。1999年5月27日,仁那、吉吉和队友们在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顶,成功采集了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圣火火种,仁那和吉吉成为中国第一对同时登上珠峰的夫妇,吉吉也成为继潘多、桂桑之后第三位登上世界之巅的中国女子。  相似文献   

20.
瑟蒙德创造了多个美国记录:担任参议员48年,成为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参议员;100岁退休,成为美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参议员;在国会连续演讲24小时18分钟,这一记录迄今未被打破。他留给后人的还远远不止这些,作为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和仕途上的“不倒翁”,他的为人处世、做官之道,甚至他的绯闻,至今仍为美国人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