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牛宝成 《出版参考》2005,(35):30-31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后,苏联开始加速研制原子弹.4年后,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消息传到美国,引起美国朝野的震惊和不安.一个最明显的事实便是:美国独一无二的核优势已经荡然无存.于是,美国开始研制威力更大的核武器--氢弹,而要研制这种恐怖的武器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核试验,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就成了这些核试验的无辜受害者.  相似文献   

2.
八一 《航空档案》2003,(5):41-42
冷战开始后,美国一方面全面研制各种核武器,另一方面,全力开发核战平台,包括潜艇、战机和火炮等。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为了对付前苏联的空中威胁,加紧发展战斗机核战手段,包括研制战斗机发射的空对空原子导弹等武器。1957年5月,美国空军配备原子弹的战斗机F-89J中队开始部署,主要配备在美军防空司令部。美军战斗机配备原子弹不久,为了检验其实战能力,特地进行了真原子弹的空中实爆。最近,美国军事刊物披露了美军战斗机进行的唯一一次空中实爆原子弹的秘密。  相似文献   

3.
聂云 《航空档案》2004,(4):39-42
目前,美国根据新世纪作战的特点.又在开发新型小型棱武器。事实上,在上世纪疯狂的核竞赛年代里,美国和其它一些核大国早就开始把空心思研制各种类型的核武器,包括机载核弹,潜射核导弹,地面棱导弹和洲际弹道导弹等等.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二战结束后,美军针对前苏军地面步兵“人海战术”的特点,秘密研制了小型原子弹,可以通过火炮进行核袭击。这就是世界第一门原子弹火炮。  相似文献   

4.
1.前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研制.20世纪30年代初期,苏联人就已经初步建立了核研究中心,1939年苏联成立了"铀研究委员会",1942年建立了特殊的原子研究中心.库尔查托夫以"第二实验室"为代号,决定用钚代替铀作为原子弹的主要原料.  相似文献   

5.
1957年,中国和苏联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此项协议主要内容是援助中国研制原子弹。根据协议,1958年7月的一天,苏联政府派出3名高级别的核武器专家抵达北京,前来向中国讲授原子弹的基本原理,这是中国方面第一次接触到原子弹的奥秘。  相似文献   

6.
1964年10月16日,人民大会堂,周恩来总理向全世界宣布:“我国在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相似文献   

7.
凌翔 《航空档案》2004,(8):41-43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争相研制喷气式超音速战斗机。继1954年9月美国F-100开始交付使用,苏联米格-19在1955年初开始装备部队,英,法和瑞典的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也在1960~1961年开始装备部队。在这一大背景下,共和国的统帅们自然迫切希望拥有自己的超音速歼击机,于是在1957年10月决定仿制苏联米  相似文献   

8.
日本投降是在美国投掷原子弹之前就已经定局了,当时苏联即将参加对日作战,日本正在酝酿投降.美国的情报部门分析,只要俄国参战,日本就会投降,对此,美国政府十分清楚.因此,从军事角度考虑,投掷原子弹并非必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么,为什么在此情况下,美国还要在1945年8月6日向日本投掷第一颗原子弹,又在8月9日向日本投掷了第二颗原子弹呢?本文将就此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日沉太平洋     
华夫 《中国档案》2005,(8):22-25
《波茨坦公告》与日本投降德国投降后,反法西斯战线加强了对日本的打击。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向全世界播放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地投降,否则,日本将面临迅速而完全的毁灭。由于日本拒绝了盟军的要求,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这两座城市顷刻间化为废墟。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三路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对关东军进行毁灭性的打击。8月10日,裕仁天皇御前会议决定,在不改变天皇体制的前提下,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脑在御前会议上,讨论了无条件投降的…  相似文献   

10.
最早在晨光微熹中闪亮的是这个纪念碑:“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张爱萍将军手书的这十二个大字熠熠生辉。在晨光的映衬下,可以清楚看见上面的碑文: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诞生,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这里研制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中国首次核试验爆炸成功,它向全世界宣告: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终于有了自己的原子弹。为打破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这些清楚记载历史的文字写于1992年9月1日。到今天,被称为中国“原子城”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在改革开放这一波澜壮阔的大背景下实现了化剑为犁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1.
朝鲜战争是二战结束后在远东地区发生的唯一的大规模战争,涉及到美国、苏联和中国等多个国家。其中,苏联参战具体情况一直是个谜。为此,俄罗斯专家戈巴雷夫查阅了美国和俄罗斯等地大量档案,将一些情况披露出来,内容包括苏联被迫卷入战争、苏军秘密拟订对美军作战计划、协助中国对付美军原子弹和帮助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作战等。  相似文献   

12.
郑实 《湖北档案》2004,(7):40-41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举世震惊。中国高层极为重视,指示中国科学院密切关注有关情况。中国科学院将研制人造卫星列为1958年的重点任务。这项绝密的工作被定为代号“581”任务。1960年后随着中国探空火箭、原子弹等研制的成功。中国的科学家们觉得发卫星可以提上日程了。  相似文献   

13.
余玮 《出版参考》2014,(6):37-38
他是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曾成功地主持了我国首次原子弹试验、首次氢弹试验、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首次地下平洞核试验、首次地下竖井核试验、首次增强型原子弹试验,人们习惯称这位大科学家“核司令”。他叫程开甲。  相似文献   

14.
知识林     
第一颗原子弹为何扔在广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为何不将第一颗原子弹扔在东京,而是扔在广岛?这是因为:1945年3月9日、5月25日至26日,美国曾出动数百架B-29型轰炸机反复空袭东京,东京已被炸成一片废墟。当时,美国国家军事顾问团临时筹委会认为,东京已不值得用原子弹去炸。结果广岛被认为是最理想的轰炸目标,原因是中央情报局的报告(后来证明这报告并不完全准确)曾指出,广岛未设同盟军战虏营。但第一颗原子弹未能使日本人投降,美军进了>日后向K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王文尧摘自《新闻爱好者》)什么是王跃产业三次产IR…  相似文献   

15.
胡银芳 《兰台内外》2012,(2):13+15-13,15
1958年,邓稼先接受国家最高机密任务—秘密研制原子弹。随后,他人间蒸发,隐姓埋名,进入与世隔绝的西北戈壁。28年间,他带领团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核武器研制的主要设计师和领导人哈里顿院士称,苏联的原子弹是根据从国外获得的情报资料研制成功的,但氢弹则完全是苏自己研制的。  相似文献   

17.
1958年,邓稼先接受国家最高机密任务——研制原子弹。随后他人间蒸发,隐姓埋名,进入与世膈绝的西北戈壁。28年间,他带领团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中子弹。整整28年,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信守离别时相互托付的诺言,无怨无悔地等待。28年后夫妻再度重逢,邓稼先却因为核辐射身患重病,一年后离开人世。本刊选摘时有删节。  相似文献   

18.
1945年8月6日凌晨,第一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死伤的人数和城市毁灭情况,令人不寒而栗。 硝烟还没有散尽,紧接着,第二次攻击又开始了。8月9日凌晨3时50分,两架B—29型轰炸机,秘密地从提尼安岛基地起飞了,其中一架飞机的炸弹仓里携带着一颗原子弹。这是美国计划中的对日本的第二次原子弹袭击。  相似文献   

19.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震惊了全世界。不过,这次试验是采用“地爆”方试进行的。为了增加试验手段,提高试验水平,确保试验安全,使用飞机投掷核武器,以“空爆”方式进行试验是十分必要的。1965年春节刚过.距第一次核试验不到4个月.空军首长亲自来到航空兵某团驻地,正式传达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命令,把首次空投原子弹的任务交给了航空兵独立某团.并确定了正式机组和预备机组。  相似文献   

20.
二战结束后,美苏开始了冷战。双方为了威慑对方,拼命发展战略武器。随着短程弹道导弹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美国准备研制自己的第一枚洲际导弹。这就是美国第一种洲际导弹“宙斯神”,编号为SM-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