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灵感思维,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由于灵感思维具有突发性、偶然性、模糊性等特征,使人们认为灵感很神秘,不容易靠近.而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们常不重视对学生灵感思维的培养.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阐述了物理灵感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
灵感思维的神经生理机制问题是关系到灵感思维是否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不同意灵感思维的生理基础在右脑半球的观点,而认为:海马是灵感思维的生理基础,海马独特的生理结构与功能正好符合灵感思维的特点,因此海马神经回路是灵感思维的神经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灵感思维是认识主体在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以及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对曾经冥思苦想而尚未解决的问题,在某种偶然因素或潜意识信息的激发作用下,突如其来的使问题得到澄清和解决的瞬息性的思维。灵感思维的特点有:突发性、随机性、兴奋性、跳跃性。按照激发灵感产生的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将灵感分为外因型灵感和积淀型灵感两种基本类型。长期的艰苦劳动是灵感产生的必要前提。灵感思维是一种重要的科技创新思维。激发和捕捉灵感要注意:劳逸结合、知识互补和随时记录。  相似文献   

4.
灵感思维是作家创作中感情受到出发后文思泉涌的表现。灵感思维的出现并非偶然,是作家长期生活积淀和知识储备的结果。灵感思维也不非神赐之物,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触发。本文通过对灵感思维产生的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着重阐述写作活动中灵感思维的产生与培养。  相似文献   

5.
思维活动即常态思维活动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共同作用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的持续是相对于人类整体思维而言的,而在思维个体身上存在着非常态思维的现象。木文探讨了非常态思维的三种表现形态──思维座空,思维真空、灵感思维,目的在于探求非常态思维的最高表现形态──灵感思维的引发机制。灵感思维及其他两种非常态思维又无法游离于常态思维活动之外,它们孕育于常态思维过程中,是对常态思维的片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引发灵感的某一外界事物不就是灵感本身,它不过是灵感借以发生的纲缘。只有那些能够给予艺术家以创作最佳思维角度的启发,或者促使艺术家在创作思维当中形成最优神经联系,并且具有鲜明性、直觉性、针对性特点的生活现象,才能成为灵感的契机或机缘。  相似文献   

7.
灵感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科学发明、人类进步无不与之有关。通过对灵感思维科学机理以及人才战略的论述,阐明了灵感思维成为培养创新人才重要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论述了静思是培养灵感思维最具系统性的方法,学校、家长、学生都要认识到静思的益处才能使这一方法得到推广和普及。阐述了传统教育中一些优秀的教育方法对培养灵感思维能力的作用,以及传统道德教育的纲领性作用。进一步分析了从培养灵感思维的角度考虑,需要为学生创造体验现实生活和亲近大自然的机会;需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由空间,这就必须修改现行教学大纲,缩减理论教学的内容;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有必要通过立法来解决。最后指出了考核灵感思维能力以选拔创新人才的方法,这个导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灵感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科学发明、人类进步无不与之有关。通过对灵感思维科学机理以及人才战略的论述,阐明了灵感思维成为培养创新人才重要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论述了静思是培养灵感思维最具系统性的方法,学校、家长、学生都要认识到静思的益处才能使这一方法得到推广和普及。阐述了传统教育中一些优秀的教育方法对培养灵感思维能力的作用,以及传统道德教育的纲领性作用。进一步分析了从培养灵感思维的角度考虑,需要为学生创造体验现实生活和亲近大自然的机会;需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由空间,这就必须修改现行教学大纲,缩减理论教学的内容;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有必要通过立法来解决。最后指出了考核灵感思维能力以选拔创新人才的方法,这个导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高兀雪 《家教世界》2013,(9X):176-177
不少研究生在科研创作时屡遭瓶颈,其中灵感思维缺失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培养研究生的灵感思维变得日益重要。本文通过介绍灵感的产生、所需条件和意义,根据研究生灵感思维缺乏的现状,论述了灵感思维的培养方法和途径,呼吁研究生在未来的科研创作中,学会训练自己的灵感思维,作出更新颖、更有实用价值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0.
论写作活动中的灵感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有关灵感思维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 ,成果斐然。本文仅就写作过程中的灵感思维现象进行探讨 ,剖析了灵感思维在写作活动中的表现特点 ,进而提出了创设“灵感”赖以产生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易芸 《西藏教育》2009,(10):20-21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灵感参与的,综合运用多种思维形式并具有开拓创新思维特点的思维活动。具体说就是在问题情境中对已有信息改造加工并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生成新的信息的高级反映过程,它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2.
如何把握瞬间,敏锐地捕捉发生在课堂中的每一个思维灵感的闪现和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使课堂更精彩?教师应该充满教育智慧,想方设法把那些灵感和思维火花不留痕迹地加以引导、点拨、放大.  相似文献   

13.
灵感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中最难得、最宝贵的思维形式,它能够加速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加强学生灵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灵感思维能力培养可通过开展讨论激发灵感、克服定势诱发灵感、探究学习刺激灵感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个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质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支柱,灵感思维是创新思维的精华。三管齐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作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要从发现问题、发散思维和灵感思维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油画创造力是创造性的思维和富有想象力的操作的结合。油画创作是艺术活动 ,不局囿于科学性的概念。通过思维灵感在操作技法上的互动方能得到有价值的画面。艺术创造力在艺术思维方向上具有多种预期发展 ,不同于一般的逻辑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归纳思维基础上的发散形式 ,是艺术灵感在操作技法上的发散  相似文献   

17.
直觉和灵感均属于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我们平时的化学教学中,往往缺少直觉思维的训练,学生即使使用直觉思维解决了问题,也不知道直觉思维这个概念。本文就直觉思维的重要性,如何培养、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8.
灵感,是人们对某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某个时候却突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答案和新假设,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灵感,又称顿悟。学生作文,有时像卡了壳的机枪怎么也扣不响,有时像开了闸的流水浪花飞溅。这与学生有没有发挥灵感思维有密切联系。一道作文题布置下来,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如果没有产生灵感就不能快速进入写作的自由境界,反之,则思如泉涌,收到妙笔生花的效果。写作先要展开灵感思维的翅膀,先要点燃灵感的火花。  相似文献   

19.
论文学翻译中的灵感思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学翻译作为艺术并非是对原文的复制和克隆,而是基于原文的再创造,它要求译者综合运用审美理念和翻译思维。灵感思维作为艺术思维方式的最高境界是翻译创造和译者主体性的集中表征。但灵感思维在国内翻译研究中一直受到遮蔽,从而导致对翻译主体性的漠视。从文学灵感思维认识论、文学作品的特点和翻译过程等三个方面探索灵感思维,将有助于拓展和深化对文学翻译灵感思维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曹静珍 《文教资料》2010,(3):101-102
设计需要灵感,灵感的背后是创造性思维的沉淀。本文从创新、想象、辐散思维、辐合思维四方面谈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