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对东汉末年荆州所辖郡数,史料的记载不相同.<后汉书·郡国志>和<晋书·地理志>记载东汉末年荆州只有七个郡,但<后汉书>的<刘表传>和<文苑列传>以及<三国志>的<刘表传>和<赵俨传>等都明确表明此时荆州有八个郡.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分析比较,笔者认为东汉末年荆州有八个郡,并对章陵郡的存在时间、辖境以及史料记载的郡太守作了考证.  相似文献   

2.
白鹭洲书院创建于南宋末年,在宋时长38年,此间,历代<白鹭洲书院志>中记载的书院山长仅有欧阳守道和黄嘉两位.然本文则以史料为据,就此期间陈著和方善夫也曾担任过白鹭洲书院山长再作论证,以益于山长补遗,乃至书院志之完善.  相似文献   

3.
<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最有名的一首抒情诗.是东汉末年中下层文人创作,主要是表现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也真实地反映了东汉末年动荡的社会现实.它是五言诗的代表,成就很高,标志着五言诗的成熟,刘勰称它为"五言之冠星".  相似文献   

4.
蔡邕作品中有许多涉及女性的篇章,其中既有对妇德母仪的赞美,也有对倩女嘉合的展现.作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和鲁诗学派的重要传人,蔡邕在这些篇章中运用了诸多的<诗>典故,而且多是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诗>题、<诗>句.其中所涉<雅>诗、<风>诗有数量多寡的差异,所用诗句有概括性颂扬与具体描写的区别.而正是这种<诗>典故的运用反映出蔡邕对女性的双重取向及其女性观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5.
王安石与苏轼这两位宋代大诗人,登山游览时有着自己不同的感受,但都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至理名句.吟咏着这两位诗人写的<登飞来峰>与<题西林壁>,我顿觉视觉敞亮,深受启迪.  相似文献   

6.
<白鹿原>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出现震惊文坛,人们惊呼它为"中国的<百年孤独>".无可置疑,陈忠实的<白鹿原>深受<百年孤独>的影响,如<白鹿原>与<百年孤独>在题材、创作手法的相似,此外,在意象、情节、人物设置等方面也存在相似性.但由于两位作家所立足的文化背景和所持的文化态度不同,并且两部作品在表现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使得两部作品各具魅力.文章从意象的角度切入,分析和比较两部作品的文化观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百年孤独>的主色调是黄色,<白鹿原>的主色调是白色;圈圈和鏊子表达了两位作家的历史观和深层次意思上的对民族心理缺陷的批判意识;蝴蝶和蛾子分别批判了家长制和宗法文化;猪尾儿和砖塔这两个性禁忌的象征则分别批判了性泛滥和性压抑及其背后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7.
桑丈彬 《现代语文》2005,(10):26-26
<资治通鉴>中关于三国赤壁之战部分(以<赤壁之战>为题目选入高中语文课本)记载了赤壁之战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孙、刘、曹三个方面,事件繁杂,人物众多.在一般读者看来,在这一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从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重要一笔的历史转折过程中,最引人瞩目的人物当为吴都督周瑜和刘备集团的军师诸葛亮,因为诸葛亮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局面,周瑜统帅吴军以少胜多打败了曹军.其实,根据<赤壁之战>的记载,客观地考察这一历史进程,人们就会发现,赤壁之战中至为关键的人物当非吴主孙权莫属.  相似文献   

8.
<简·爱>和<德伯家的苔丝>两部巨著为我们塑造了两位命运坎坷,但性格独立的新女性形象.从生活背景、人物个性、反叛精神和爱情观念四个方面对两位女主人公进行了讨论,以此感受广大女性在争取独立人格,进行不懈斗争过程中的艰苦历程.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拜读了朱永新先生的<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以及李镇西同志的<爱心与教育>,被两位教育家博大精深而富有中国气派的教育思想所震撼.  相似文献   

10.
赵功可,南宋末年词人,<全宋词>辑其词八首.<宋史>无传,生平历来无记载,<中国文学大辞典>、<中国词学大辞典>皆言未详.据元揭斯<赵功可墓志铭>可考定其生卒年,以及初步考定其家世.另结合其他文献,可考定功可为其字,其名宋永.再辅以其现存作品为内证,对其交游也可作一些考证.功可虽存留作品不多,但有自己的风格,词风苍劲.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长篇小说<荆棘鸟>一经问世即风靡全球,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然而极少有深究<荆棘鸟>和<飘>这两部经典之作内在的相似性.本文从两部作品表现出的宗教意识的淡化、女性意识的成长和移民本土化意识强化三个方面分析了<荆棘鸟>何以被冠名为澳大利亚的<飘>,表达了两位女作家在宗教、性别和移民问题上的思考,使读者摆脱浪漫爱情小说的框架,从而对这两部作品的内涵有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敦煌唐写本<文选音>残卷自鸣沙石室出土以来,立即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但学者们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作者的考订上,仅周祖谟先生的<论文选音残卷之作者及其方音>(<问学集>)一文涉及音切的研究.张金泉、许建平两位先生的<敦煌音义汇考>(以下简称<汇考>)收录了<文选音>残卷的音切,并对其进行了校对,但亦有可待商榷之处.至于用传世的各种<文选>注本的音切与之比勘并作深入细致的研究者,迄今为止尚复阙如.本文从音韵学的角度入手,以刻本<文选>、<六臣注文选>、<唐钞文选集注汇存>保存的<音决>与之比勘,既以敦煌本纠正传世刻本的错讹,又以传世刻本订敦煌本之误,同时亦以对张金泉、许建平两位先生的<汇考>进行纠补.  相似文献   

13.
章红 《考试周刊》2008,(22):194-195
华盛顿·欧文和陶渊明在他们最受世人瞩目也最受评论家好评的作品<瑞普·凡·温克尔>和<桃花源记>中,关注了相同主题,流露出两位作者对政治的不尽相同的相似态度.两篇佳作均文字流畅,情节生动,想象丰富.同时,两位作家都抒发了对自然的挚爱之情,具有前瞻性地表达了对生态问题的焦虑.  相似文献   

14.
扬雄<太玄>与汉代官方易学偏重象数不同,它既重象数构建,又重义理诠释.本文以判别战国末年至秦汉时的"儒道互补"类型为基础,认为<太玄>与<易传>一样,属于"象数解释吸取道家思想,由经衍生的义理诠释归宗儒家思想"的"儒道互补"类型,具体分析<太玄>兼具"玄摛万类"的道家思想和"玄为仁义"的儒家伦理,可发现<太玄>"以<易>、<老>形式言儒"的著作体例体现了"取道宗儒"的思想特质.  相似文献   

15.
重温90年代经典,感悟生命,品味人性,<白鹿原>奏响了一首生命的悲歌.本文从人性的角度,主要对出现在<白鹿原>里的田小娥、白孝文两位人物形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试图对<白鹿原>的解读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相似文献   

16.
<桥>和<诺曼底号遇难记>(以下简称<诺>)两文被选入多家版本的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同作为讴歌"英雄"的优秀文章,它们塑造出了两位跃然纸上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党支部书记老汉和船长哈尔威.细细推敲、比较两篇文章塑造的英雄形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处理和运用教材.  相似文献   

17.
徐干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在<中论>一书中,徐干从儒家的正统观念出发,对教育的作用及目的、教育的内容、施教的方法、治学的方法等问题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希望通过教育的熏陶,改变当时的社会风气,振奋士林,徐干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学画画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有幸结识了一位来我村支援三秋的张雷白老师.张老师能唱能画,并教我唱歌画画,还给我画了两幅<牧牛图>和<牡丹图>.  相似文献   

19.
<白鹿原>叙述了清朝末年至建国初期渭河平原五十多年变迁的神奇史诗,也塑造了众多生活在男权宗法世界里的女性,她们与男人们一道共同构建了"白鹿原".本文试图以女性主义视角来观照<白鹿原>的女性形象书写,分析作品中女性形象,解读作家性别立场对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8期刊登了两篇对<走进海子的世界>(以下简称<走>)教学案例的不同意见的评论文章,看后颇有感触.这里我想就陈鉴霖、冯贻联、张波三位老师的意见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