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课堂总结是其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是设计巧妙的课堂总结,不仅可以再次激起学生思维的高潮,还可以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不仅能巩固知识,检验效果,强化兴趣,还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发挥创造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堂好课的教学推向高潮,达到“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郭淑红 《中学文科》2009,(17):24-24
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课堂总结是其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是设计巧妙的课堂总结,不仅可以再次激起学生思维的高潮,还可以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不仅能巩固知识,检验效果,强化兴趣,还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发挥创造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堂好课的教学推向高潮,达到“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很重要,设计得巧妙,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而良好的课堂小结,可以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如美妙的音乐一般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4.
好的课堂结尾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受和理解,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把整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起到画龙点睛、回味无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颖、有趣的课堂引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巧妙、创新的课堂总结,同样能把课堂推向高潮,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认真设计好课堂总结,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维持学习兴趣,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完成课堂教学,达到“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课堂总结的类型大体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6.
林起汛 《考试周刊》2010,(39):176-177
"编篓编筐,重在收口",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良好的课堂小结设计可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导入艺术能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那么巧妙的结尾设计,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如美妙的画卷一般耐人寻味.因此,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强化兴趣,还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达到了"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那么在小学数学课结尾中有哪些好的方式、方法呢?  相似文献   

8.
<正>初中数学课堂结尾能归纳整理知识,反馈教学效果,延伸课堂教学.它与课堂教学的导入、发展、高潮等同等重要,不可偏废.组织好课堂结尾,能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启迪智慧的效果.课堂结尾仍然应该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更好起来.一、言简意赅,小结提高在课堂结尾时需要利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文字、表格或图示将一堂课(或包括前几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等进行总  相似文献   

9.
新颖、有趣的课堂引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巧妙、创新的课堂总结,同样能把课堂推向高潮,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认真设计好课堂总结,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维持学习兴趣,活跃思维,开拓思路,达到“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课堂总结的类型大体有如下几种: 一、归纳式总结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课堂总结方法.一堂课结束时,对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作提纲挈领的总结与归纳,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让学生易于掌握,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教师的有效引导能成就一堂五彩缤纷的课,那么成功的课中小结就是其中的一抹亮色。如果说巧妙的引课导语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是开启思维的钥匙的话,那么一个精彩的课中小结,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如美妙的音乐一般耐人寻味。设计得好,能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教师都很重视课中小结的设计,因为它是一节课中教学内容的概括性总结,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既可以理顺课堂知识、培养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课堂结尾设计可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因此,我们也要重视对结尾的"用墨",讲求"凝练""有用""深刻".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课堂小结设计可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那怎样演好课堂教学的“收场戏”,实现“课虽尽、而思未尽”呢?  相似文献   

13.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多媒体辅助教学有以下特点: (1)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喜爱数学,从视觉、听觉上去感受数学。(2)能创设问题情景,激起课堂高潮,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发现性质,学会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教学既要讲究开头,突出中心,更需要注重结尾。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过渡和铺垫。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使学生感到“课已尽而意无穷”。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一门科学,而数学教学原则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学要努力挖掘课堂教学的潜能,精心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全面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固然重要,设计得巧妙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人胜,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而良好的课堂教学结束方式的设计,则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结尾设计的好,能起到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这样不仅能巩固知识,检查效果,强化兴趣,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达到“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笔者根据教学实践的经验,归纳出五种课堂结尾的方式,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辉 《成才之路》2012,(31):87-87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思维、活动状态,巧妙引导,激起波澜,打造学生思考、交流、辩论的高潮,突破课堂教学沉闷压抑的氛围,充分提升学生思维质量,实现智慧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吕叔湘先生曾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课堂"活"起来,才能让学生精神振奋,积极投入,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能激起课堂教学的浪花,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强烈共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说,没有教师课前对问题的设计,没有教师“问”的引导,学生可能难以有思维的发散,所以,教师的课堂提问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关键是教师的课堂提问要问得精、问得巧,问到点子上。提问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使学生逐步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叶圣陶语)的境界。那么,什么样的提问才能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18.
赵鼎新 《文教资料》2005,(24):66-67
语文课堂“高潮”是指一堂课诸多教学环节中最精彩、最动人、最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环节。一堂课没有高潮,就如同一个人没有灵魂。高潮处理是否得当,与整个课堂教学的成败是息息相关的。怎样创设语文课堂高潮呢?一、朗读传情,激起高潮精彩的朗读是视觉、听觉与情感、思维、技巧的全方位投入,能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心智活动推向高潮。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1.表情朗读。适用于文艺作品,尤其适用于诗歌散文。例如,在教学《威尼斯》第一部分“水城风光”时,有位教师要求学生表情朗读,并提示朗读要领:第一段多用比喻、短句…  相似文献   

19.
好的课堂提问能激起思维的波澜,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不同时段、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的有效性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导语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为进入新课而讲述的一段简要的、扣动学生心弦.激起学生思维浪花的、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的话。”导语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指明学生思维的方向。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导语虽占时间不长,但能让学生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课堂学习中.掌握新知识。探索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