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如何实行有效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怎样形成学生良好心理素养,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小学班主任老师面前的一个个值得深思的课题。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这意味着,今后对老师的要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更应该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就是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见朱慕菊主编的《走进新课程》)。对于课堂教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罗成 《教师》2012,(7):64-64
⒈地理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个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主导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如何关注学生,关键是要吸引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  相似文献   

4.
莫娟红 《教师》2011,(22):94-94
《新课程标准》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在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已经将关注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成绩的高低是衡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把尺子。作为课任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职业道德去掌握所任学科学生学习成绩。以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做学生生活的知心人,做学生成长的指导者。下面我就学生成绩下滑原因的分析及应对策略和大家一起商榷。  相似文献   

6.
张凌云 《考试周刊》2012,(91):61-62
新课程倡导数学教育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分层教学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有效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数学作业"单一化、一刀切"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层作业的优势,最后结合实例论述了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在: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在实际的思想品德教学中,由于我们总会遇到基础相对薄弱、素质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太抽象,又是所谓的副科,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随着学生年级的变化,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提高,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渐淡薄,并成为"学困生"。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后,我看到了学  相似文献   

9.
梁帆 《中学教学参考》2011,(18):118-118
"关注每一个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我国正在全国推行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神圣使命。基于这一理念和使命,我改变对待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的态度、看法和工作方式,以教师的形象,配合医生的心境,正确对待他们,深入了解,对症下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借贷"就是其中之一"药"。  相似文献   

10.
漆国兰 《贵州教育》2011,(21):40+43-40,43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着重关注了每一位学生,不是以培养少数精英为目的,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地发展。"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的观  相似文献   

11.
吴玲琳 《考试周刊》2010,(48):81-8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许多教师的头脑中逐步确立和巩固,如何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生活》是伴随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而开设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关注每一位儿童的成长。作为一名品德课程老师,在课程实施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达到做中学、做中悟的目的。要有意识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去思考,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进一步学会"生活"。要将"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迁移到教学中,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的观念在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都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邵银芳 《成才之路》2011,(28):81-81
"绿色教学"是指以学生为本,教学上要树立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观念,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杜红月 《考试》2009,(3):90-90
《新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每一位历史教师,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建构起来的教学模式,我们才称其为“新型教学模式”.“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相似文献   

16.
孙艳 《宁夏教育》2005,(4):71-72
1.教师的关注和赞赏。“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应是课程改革与教学的核心理念。教师应当关注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学生的整个生命。因为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那何为关注呢?关注的实质是尊重。让我们去尊重成绩优秀的学生容易,然而由于  相似文献   

18.
走近新课程,感悟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权益,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话题中挖掘教学知识.让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体验快乐,促使学生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探究性学习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生动活泼的人、发展中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