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立君 《文教资料》2008,(22):101-103
本文分析了统筹我国城乡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作出了理性思考,即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不能让城市薄弱学校走向被遗忘的角落;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应该是对城乡各级、各类、各种形式教育的大统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对教师资源的统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破解"高等教育情结"、解决投资教育的问题和政策配套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是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优化教师队伍资源配置、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学龄人口和教师供求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师队伍差距,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13,(7):80-80
教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要素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近日在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现场会上强调,教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要素。要通过改善待遇、培养培训。加强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要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健全城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的制度,加大城镇学校校长、教师对口支援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对口支援薄弱学校的力度。要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多策并举.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长期从教,真正让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从根本上消除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深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国教育报》2013年6月3日)  相似文献   

4.
提出"教育的公正的发展"新概念。从理论上对其进行论述:教育的公正作为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性质和趋向,公正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和根本动力,是教育发展的合理状态,教育的公正与教育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教育的公正的发展是教育事业应然的价值选择;从实践上对其进行应用和阐释:以城乡教育差距为例,对现实中城乡教育的差距进行考量,得出城乡教育差距乃公正问题,是教育事业价值选择的偏差所诱致。要回归教育事业价值选择的本原,要达到城乡教育的公正的发展的态势,首先要从理念上克服城乡二元思维定势;其次,教育政策(包括制度)也必须作出矫正,统筹城乡教育,对农村教育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5.
城镇教师支援农衬教育工作是实施“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问题的重大举措:为进一步做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发展战略中,统筹城乡发展居于首要地位.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涉及到城乡教育统筹、社会保障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城乡人力资源共享统筹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重中之重,是我国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城乡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阐释了优先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构建城乡教育统筹发展长效机制和实施城乡"一盘棋"推动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城乡教育有差别,要均衡,不应是“削峰填谷”,而应既“垒峰”又“填谷”。北碚教育的均衡发展,难点在“乡”。北碚教育人用一种特有的睿智,以“城”为基,以“乡”为翼,城乡共同推动北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统筹农村教育发展,激活农村学校活力,是北碚区教委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8.
当前,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争议,主要有农村寄宿制学校定位的摇摆不定、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阶段的困惑、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经济方面的争论等。在统筹城乡教育的背景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策略应该注意以下维度:科学布局与合理计算教育经济效率;学校发展的教育首位价值取向;构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内部科学的教育管理机制;寄宿制学校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最重要社会机制的定位;应视寄宿制学校为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等。  相似文献   

9.
本期导读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这为教育改革提出了重大课题,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成为亟需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期特别组发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专题,围绕相关改革的成绩、问题及发展思路展开探讨,并  相似文献   

10.
城乡统筹是指通过政策调整、制度创新等方式,清除城乡协调发展的藩篱,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当前,我国进入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中,面临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滞后的问题,直接影响农村教育改革深入发展。为此,应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视角,分析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找出原因,探究方法路径,以更好地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国军 《教师》2014,(19):21-22
正湖南省炎陵县全境群山绵延,是国家罗霄山脉连片特困扶贫开发县,也是湖南省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然而,在贫困县里,却有一座座漂亮的校舍,非常抢眼,这是炎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成果。近年来,炎陵创建省、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建立了"三统筹一同步"的教育均衡发展机制:统筹城乡学校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城乡学校项目和资金,统筹调配城乡学校优质师资,同步推进城乡学校的"七大工程"管  相似文献   

12.
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如何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外补"靠政府,"内助"靠教育自身。依靠政府在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的前提下,实施政府补偿性政策,积极开展补偿性教育活动,从而尽快缩短优势学校与弱势学校的差距;在教育主管部门引导下,积极实施校际间的内助互动,调动教育内部潜力,积极推进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小规模学校是农村学校的主体,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依托,肩负着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使命,也是学校体系中的"短板".学生的持续流失、教育质量焦虑带来的"信心流失"、城市学校在招生与教育上的替代效应、优势与特色彰显不足、硬件和软件条件较差等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全面振兴的攻坚难点.要全面振兴农村小规模学校,就要形成稳定、可持续的长远发展战略,通过提高教育质量重振人心,用多样化方法办出特色,以城乡统筹与资源共享推进城乡公共教育服务一体化,通过标准化建设推进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城乡统筹发展是当下地方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教育发展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重视并发展农村教育,让城乡学生享有同样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使广大农民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才能变农村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积极探索城镇教师支教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发展中,农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状况一直制约着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2004年,运城市把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作为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坚持因地制宜,注重政策引导,推进制度创新,优化了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了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使运城市农村教育工作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两年来,全市2000余名城镇教师志愿支援农村教育,1万余名农村教师得到了培训提高,10万余名农村学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200余所偏远山区学校摘掉了落后的帽子,城乡教育基本…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改变农村学校薄弱环节、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平等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在农村学校推进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任重而道远。重队伍建设,努力实现"硬件"与"软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城乡统筹发展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改变农村职业教育的落后状况,必须城乡统筹发展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职业教育是一种新型职业教育发展观。城乡统筹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教育公平及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积累的需要,是实现农村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要城乡统筹发展职业教育,必须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制度安排,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计划,着力建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公益体制,着力完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8.
谭璐 《邢台学院学报》2014,(1):180-181,187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顺应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所适时提出的,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目标所在,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首先剖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意义,然后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索,如"捆绑式"、"结合式"、"委托式"等教育发展模式,最后提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教育,关键在落实。北碚区教委结合区域特点,以城乡教育捆绑发展为核心,以城乡师资统筹为重点,将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细化为六个方面的具体工作,着力放大优质教育功效,带动薄弱学校建设,做了大量细致工作。通过一些切实可行的统筹办法和均衡举措,北碚教育正加快实现学校建设规模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教育质量优质化,努力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化,不断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20.
邬志辉 《辽宁教育》2013,(2X):17-18
<正>2012年9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指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适应城镇化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以及当地农村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然而,在社会转轨、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布局调整困惑,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方向是什么?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否就是农村教育的城镇化?怎么理解就近入学?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