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8 毫秒
1.
夏阳 《记者摇篮》2009,(11):76-76
纸质媒体经过不断改版扩版蓬勃发展,电视以其声像并茂的天然优势一直以来独领风骚,网络也正显现着后来居上的发展势头。广播在多维传媒时代激烈竞争的格局中,是否能够始终赢得自己的发展空间,并不断扩大这个空间,这是广播人面临的重要课题。广播人只有不断寻找发现广播的新优势,不断开掘利用广播的潜在优势,不断在实践中发挥优势,才能增强自信,推进广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电视的迅猛发展使广播的阵地不断被蚕食,第四媒体——因特网又向传统大众媒介发起了冲击。这使当今的广播广告与20世纪上半叶的辉煌时代不可同日而语。就连一些广播人自己也认为广播是一种夕阳媒体,再没有什么发展余地了。有些广告公司在为客户制定媒体计划时,  相似文献   

3.
陈景渝 《新闻界》2000,(6):53-53
多媒体时代的广播新形态,为广播开拓出新的发展领域。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速新技术在广播中的应用,合理利用资源,构想和建立多媒体时代的广播新型采、编、制、播服务体系。 21世纪,将会是无线广播与有线广播、网络广播并行;广告型广播和收费型广播同步发展的时代,其中音乐广播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极大的获益。本文着重讨论新技术对音乐广播未来的影响。   1.全新的制作播出网络系统   从 90年代开始,人们就在开始研制基于电脑多媒体技术的全新制作播出系统。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升级发展,使得新的制播服务体系不断在实践中得到发…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广播新闻事业的发展已然进入了一个新的媒体时代,广播新闻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递中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这样一个新的媒体时期对广播新闻既是挑战也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广播新闻如何做到在众多专业广播电台中突出特色、提高竞争力、为听众提供更优质的节目,是广播新闻编辑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围绕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工作中的创新意识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融媒体飞速发展,对县域广播新闻的采编和传播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广播这一传统媒体而言,只有不断拓展新闻采编的深度,不断延伸新闻传播的广度,才能跟上融媒体时代的步伐。建瓯人民广播电台创建于1952年,作为一个有着近70年历史的传统媒体,如何适应融媒体发展的需要,如何在融媒体时代不断提升广播新闻的传播效果,成为助力融媒体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课题。  相似文献   

6.
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现代新媒体技术在不断发展并逐渐进入广播传媒领域。新媒体对传统广播技术的影响是弊是利争论已久。在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究竟应该如何发展,是广播技术研究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特点,提出发展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媒体技术不断发展,为当今新媒体时代带来了传播方式的革命。新媒体时代广播的跨界发展打破了原有时空的区隔,为如今社会提供了更准确、更有效、更丰富的广播信息发展。笔者首先对新型传播媒体进行了概述,并此基础总结了新媒体下广播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系统的分析了在新媒体时代该如何建设好广播技术。  相似文献   

8.
贺蕾  倪俊 《今传媒》2016,(4):82-84
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广播作为传统传播媒介,在新时代需要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扩大自身影响、抢占广告份额,是需要每一位广播媒体从业者思考和探讨的问题.陕西广播电视台现共有10套广播频率,探讨广播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继续发展前进的路径,广播电台与新媒体更好融合的举措,这也是摆在陕西广电人面前需要不断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试论广播电台在新世纪信息时代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史力竹 《今传媒》2012,(5):106-107
当前时代已经是一个多媒体共同发展的时代,我们身边的手机、网络、广播、电视以及报纸等各种各样的媒体之间的竞争都日益激烈,因为广播电台自身具有技术特性的诸多限制,我国的广播媒体已经沦为了一种弱势的媒体以及边缘的媒体,这一种声音一直都不绝于耳,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的不断挑战,我国的广播媒体应该怎么样才能够适应当前时代的不断变化,加快自身创新的步伐,获取快速、健康的发簪,在整个社会转型的时期里面,我们都必须要针对当前广播媒体自身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的对策来进行全面、理性的思考以及分析,并且能够进一步的对广播发展出路进行不断的探索。本文中,笔者就对广播电台在新世纪信息时代的发展前景进行试论。  相似文献   

10.
赵星元 《新闻世界》2014,(8):437-438
近年来,伴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成长,各个城市的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其中,既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有传统媒体之间的相互竞争。以省城合肥为例,合肥上空,仅调频广播已有近30套,白热化的竞争,蚕食着原本就有限的广播市场份额。如何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做强做大安徽广播,把安徽广播打造成一流强势媒体?这需要安徽广播人在不断解放思想的进程中争创一流业绩。  相似文献   

11.
创新广播理念 塑造广播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丽彬 《中国广播》2005,(11):18-20
谈到广播改革与创新,我有一个观点,就是中国广播的“稿件时代”即将或已经被“栏目时代”所取代。所谓广播的“稿件时代”是指在传统广播理念指导下做广播的时代。这种传统的广播理念着重强调稿件在广播节目中的突出作用,强化稿件为主的节目形态和播报式的语言表现形态。所谓“栏目时代”是指在现代广播理论指导下做广播的时代。这种现代理念着重强调的是栏目在广播竞争中的基础地位与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于新媒体在不断进步,逐渐成长的今天,对广播新闻编采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断复杂的媒体环境正在持续压榨广播新闻的生存空间,这就要求广播新闻编采人员面对新媒体环境做出创新举措,主动适应并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紧跟融媒体时代的脚步。本文就这一问题做出详细探讨,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跨进新世纪以后,由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传播的千变万化,广播步入了多媒体竞争激烈的时代,可以讲广播现在是处于“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境地。在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中,广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何方?怎样来开拓广播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笔者认为,广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不断地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增添活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树立起”依托广播、跳出广播、发展广播、繁荣广播、回归广播”的理念,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全方位开拓,积极探寻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在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全媒体时代脱颖而出、抢占市场先机,成了当前广播新闻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与此同时,广播节目的编播形式也在不断地变化,传统的广播新闻编播模式与时代已经不相适应。基于此,主要探讨传统广播节目编播形式的不足,并提出了全媒体时代下广播新闻编播一体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民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技术融入并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创新在这样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显得非常重要。而对于传统广播这一存在非常长久的媒体来说,就更需要创新,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以更为全新的形象来服务大众,让大众所钟爱和信赖。作为从事广播新闻的工作人员,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我想通过本文谈谈广播创新以及如何在新时代下发展广播传媒。  相似文献   

16.
广播服务类节目得到越来越多的广播听众朋友喜爱。如今,人们对广播服务类节目播出内容的要求,已不再仅仅满足于过去那种单一化的节目内容,而是要求广播服务节目能紧紧跟上时代节拍,有更多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的服务内容在节目中出现。这同时也在提示我们,广播服务类节目要摆脱旧的观念、融入新的理念、增加新的元素。  相似文献   

17.
《声屏世界》2013,(5):47
想当初,广播没有让报纸消亡,今天的广播也一样不会被时代所遗弃。这是因为,广播传播依然符合传播价值上的时代属性,依然能满足市场对传播的时代需求。如果从企业的市场传播与营销的需求来看,今天的媒体首先要具备传播价值的时代属性,即要具有规模性、精准性和伴随性这三大主要价值特征。而广播恰恰在这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广播节目不断创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其中,广播节目杂志化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所办的节目形式令受众耳目一新。一、广播和杂志的共性与区别广播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穿透能力强。无论是对内广播还是对外广播,这一特点都是广播的优势,另外时效性强、成本低、接收方便,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广播发展永恒的话题。体现时代,把握规律,富于创造,是时代赋予广播人的责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广播,这是广播发展战略的一个核心,也是提高广播综合实力的一个关键。这“一个核心”、“一个关键”确定了广播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的开启,给我们广播带来了一次飞跃式发展的新机遇。相较于传统广播媒体,新媒体所具有的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低成本全球传播和互动性强等特点,都是传统媒体所不及的。要想在这严峻的形势下得到一席之地,广播这一传统媒体就要不断地加强和外界目标群体的互动,利用线上线下的活动来改变听众对广播传统媒体既有的观念,实现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和及时性,最终优化广播市场化节目内容,提升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