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字是维系中华文化血脉的根,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书法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国文字是中国文化的真正基因。坚持书法教育,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为是非所干扰,不为乱象所迷惑。书法是中国艺术审美的最高代表,书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教育部高度重视以书法为重要载体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推动开展书法教育,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书写能力、提高文化品质和审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7496号建议——“关于中小学生书法进课堂的建议”更是引发了热议,提升了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热度,也带动了中小学书法教室建设的发展。基于此,本刊策划专题,通过对学校校长的专访,展现书法教育实践,彰显书法教育成果,以及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具有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通过基础书法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继承和发扬书法文化,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论述了当前基础书法教育面临的困境,指出了书法教学对于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针对创新基础书法教学模式,改进书法教学策略提出了几点合理建议,供书法教育工作者作为教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具有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通过基础书法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继承和发扬书法文化,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论述了当前基础书法教育面临的困境,指出了书法教学对于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针对创新基础书法教学模式,改进书法教学策略提出了几点合理建议,供书法教育工作者作为教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书法教育功能的素质教育观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素质教育视野下书法教育所具有的基本功能,有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德育教化功能、益智功能和审美功能;书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充实的教育内容,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优秀代表,对文化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书法教育不仅是对中小学生汉字规范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山阴县岱岳镇一小学本着"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的教育理念,力求以翰墨传承文化,用特色孕育人生,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打造书法特色教育,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相似文献   

7.
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要重视以书法为重要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课堂教学是小学书法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运用“三味”教学法,指导学生认真读帖、用心书写,品味书法艺术的魅力,提升书法审美境界,从而让课表中的书法教育真正走进课堂。  相似文献   

8.
书法的传统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它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当下形态都具有现代的意味。书法的发展是一条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也即是说,围绕汉字书写(实用一审美)而形成的不同变体的一条时间链。写汉字是书法的传统,不应抛弃,抛弃它即意味着书法的毁灭。写好汉字建立起来的“笔法体系”,也是书法的传统,它是保证书法艺术技术品位的根本。书法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备也是一个优良的传统,实用与审美天生就是难以割开的,实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古代哲学思想。大学生学习书法作用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在书法欣赏过程中,学习、了解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0.
韩超  杜鑫 《考试周刊》2014,(49):161-162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开设书法选修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书法教学能够使高职学生在品德上、审美上受到熏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意志力,缓解厌学情绪,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系统的了解。总而言之,书法选修对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过程是学生情趣、性格、修养、意志全面修炼的过程,是集育德、启智、健体、审美、创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的教育形态。书法特色学校的建设必须让书法文化立体丰富地、富有魅力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带着兴趣、带着好奇、带着思考去学习、领悟进而创造,进一步形成创新的品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书法现代转型存在着困境,其实质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的生存困境.从全息的角度看,"诗性"是中国书法、中国文化的全息元,拥有文心并回到诗性则是中国书法现代转型的必由之路.其中,"个性品质——当下民间——市场意识"的三位一体在中国书法现代转型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书法家必须回到"诗性"与"文心"的传统.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标志设计中,许多经典的佳作都融入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书法、京戏脸谱、传统剪纸、中国结、祥云图案等。中国元素的使用既折射出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和文化特征,又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标志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本文就如何认识传统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进行了全面探究。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基础教育已进入追求内涵发展,提高人全面素质的新阶段。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国民素质,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成为了教育的重点。《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及时出台具有重要意义:1.拯救汉字的书写危机。电脑时代,中小学生包括大学生的书写能力已大为削弱,通过书法教育提高学生书写能力与审美水平显得十分重要。2.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识字写字即是学习的开端,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如观察力及想象力。手写对于人的智力、记忆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加强书法教育,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3.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岳瑞 《教师》2011,(3):126-126
动画史中那些可以经受得住时间考验,在国际上普遍得到认可的都是富含民族性,有强烈民族色彩的作品。书法、国画、诗歌、茶艺、雕塑、建筑、戏剧等中国传统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根基,独具中国的文化韵味,成为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的缩影。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书法历史源远流长,书法艺术每一次创造性的发展都深深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影响,而书法本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中国几千年的岁月长河中相互影响、相得益彰。文章将从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及相互促进的角度入手,剖析二者在历史中的互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动画史中那些可以经受得住时间考验,在国际上普遍得到认可的都是富含民族性,有强烈民族色彩的作品。书法、国画、诗歌、茶艺、雕塑、建筑、戏剧等中国传统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根基,独具中国的文化韵味,成为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的缩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都  相似文献   

18.
在今天这个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并存的时代,中国的当代书法批评如何摆脱审美与功利这对冤家的纠缠,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批评应占有的位置,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审美文化心态和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9.
审美需要是人特有的一种高级的精神需要,礼仪文化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具有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求的功能。当代社会,挖掘云南彝族传统礼仪文化的审美特征,使之发挥出更大的审美功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文章从美学研究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云南彝族传统文化具有的雄壮之美、率性之美、神秘之美、质朴之美。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电脑技术的普及,打印机运用越来越广泛,汉字的书写却越来越不被重视。加强对学生书法审美情趣的培养,指导学生回归祖国传统的书法文化,让学生的书法审美追求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是现阶段中学语文书法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书法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