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伟 《河北广播》2006,(4):60-61
“十年前,我还在上中学,一天无意中打开收音机,听到《灯火阑珊》这个节目,由此我认识了李爽、黄迪、重阳……于是每天晚上听收音机便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听《灯火阑珊》也便成了习惯。十年后,我走进了河北电台成了一名主持人,当我在直播间的时候,我知道还有他们的声音在飞扬……”,这是我在河北生活广播庆祝“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建台55周年特别节目”时录制的一段话,道出了我从一个广播“FANS”到广播人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
如果以二十年为一代,出生于1935年的胡伯威先生比我大了二十岁,恰恰长我一辈,但读他的《青春·北大》我却备感亲切,丝毫没有所谓的“代沟”。因为他在书中详细回忆的上世纪50年代初期“火红的青春”,许多方面其实也是我们这一代的记忆。例如,他提到的那么多前苏联歌曲我几乎全都会唱,那种单纯的思想也如出一辙。我们两代人的青春记忆,确有相当程度的重叠。但这并不是我认为本书前半部更重要、更有意义的理由。我之所以认为本书前半部可以担得上“弥足珍贵”四字,因为后半部作者在北大求学、被打成右派的经历,虽然也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但毕…  相似文献   

3.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2):F0003-F0003
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是陕西电视台变革观念、面对都市、依据城市人群需求设计的一个全新的综合频道。2002年1月1日早晨8点,随着一声“早上好,这里是《都市快报》”的问候,都市青春频道开始了她的第一次播报,第一次和西安市民亲切接触。这是一个年轻的频道,成立之初,支撑这个频道的电视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年轻意味着有活力,所以“青春之我、都市之鲜”成为频道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这些年,金马一直从事“青春系列”研究,写作了大量情感同智慧结合的短章。他的新作《青春化育》从“青春境界”、“金领、绿手指和新新人类”、“浪漫情感世界新景”、“生存战略新观点”、“信息时代的心理软件”、“智慧生存的青春指令”、“赛博空间与心灵胜地”、“箴言与经典”八个方面分辑作品,读者由之可以感受到金马同当代青年心灵的贴近。每辑都是一个小的精神空间,八辑就是一个较大的空间了,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了。该书给我的感觉是:金马的精神系统,第一不是封闭的,而是留有出口的。第二是在“横”的开掘上花费了较多心血,…  相似文献   

5.
青春奠祭     
《血色黄昏》实际是作者“老鬼”“文革”时期在内蒙插队的一段自传,粗砺但却真实。由于真实,作者在为自己“作传”的同时,更为一代人的青春历程、为一个时代作证。  相似文献   

6.
“青春残酷”是当代青春?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体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伤痛。本文追溯了“青春残酷”的来源和定义,并以《皮囊》和《十三棵泡桐》为例,雌述中西文化视野下的“青春残酷”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观察与思考”,是浙江《经济生活报》一版上的一个新闻栏目。这个栏目中的新闻,是记者根据观察到的某些经济生活现象,提出一些让读者思考的问题。实际上,《经济生活报》在这个栏目之外,还有许多新闻和言论,也程度不同地具有同样的特点。因此可以说,“观察与思考”是整个这张经济小报的一个特色。《经济生活报》创刊于一九八○年元旦。当时,全党工作重点刚刚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各报都在围绕拨乱反正开展宣传报道,全国除有一张《市场》报以外,还没有一张报纸专门反映经济问题。《经济生活报》别开生面,以广大消费者为  相似文献   

8.
张姝 《出版经济》2005,(6):24-25
青春图书在近年来的书市上一直独领风骚,到2004年更是大放异彩,在各个畅销榜上居高不下。作为以青年为主要读者的中国青年出版社,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帮助青年成长、成才、成功。在远离了五六十年代《牛虻》、《红岩》、《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的辉煌,现在,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出版人又是如何看待青春图书的?  相似文献   

9.
进放映厅的时候,我就觉得有些尴尬,满座都是比自己小十岁以上的少男少女,显然自己是大龄观众。开场后我发现自己坐姿也同他人不一样,歪歪斜斜的,不像小观众们那般直直地望着银幕。偶像在银幕上任何一个小动作、小滑稽,每发出一声“啊”,都会引起影院里的欢笑,和我的茫然。待到散场,才发现大龄的不止我一个,还有另一对比我更年长的夫妇,那位妻子边跌跌撞撞地往外走,边对丈夫说:“老公,我有点晕车……”商业电影真是有年龄定位的,《头文字D》是给十几岁的少年人看的,最大的估计不得  相似文献   

10.
《青春寄語》是《中国青年报》专門发表思想杂文的一个栏目。青年在各方面都正处在成长的吋期。他們的知識和生活经驗都不足,也最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年輕人都时时在想:“怎么让青春过得更有意义?”“怎么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問題?”我想,《青春寄語》这个栏目,也正是为了討論这些問題,适应广大青年們的要求和願望而开辟的。  相似文献   

11.
1996 年10 月, 海天出版社推出一部长篇小说, 书名曰《花季·雨季》。这部小说一问世, 立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反响。有的说它是“青春的宣言”, 有的说它是“青春诗歌”, 有的说它是“青春变奏曲”。许多青少年认为: “ 《花季·雨季》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书。” “读它, 就像读自己, 读自己的心, 读一个完完全全解剖了的自我。”一位14 岁的少女说: “我静静地看完了这本书, 无声无息, 但泪, 已不知何时悄悄落下, 打湿了桌面。蓦然间, 我似乎明白了很多, 很多。”《花季·雨季》不胫而走, 在第七届全国书市成了第一畅销书。从1996 年10 月到1998 年7 月的一年零九个月时间里, 竟印了15 次, 总印数达39 万册。当年, 《花季·雨季》荣获1996 年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次年, 又赢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的殊荣。作者郁秀, 是一位高中学生, 她从16 岁开始创作, 那时还是高中一年级学生, 脱稿时, 姑娘18 岁, 正好高中毕业。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高洪波读罢小说, 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欣慰地说: “少年中存在着一批可以造就的文学人才, 使我们看到了新一代有能力也有实力填补小说的空白。”一位大学教授感慨地说: 我国现在每年要出版50  相似文献   

12.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是群众中的异类,也是作家中的异类。他离群索居,不仅对社会、政治和文学圈子,对自己亦保持相当的距离。在自传《青春》中,他以充满自我嘲讽的语气,以第三人称和现在时态回忆往事,并自创了一个词“autrebiography”来形容这种文体,以区别于“auttobiography”(自传)——“autre”是一个法文词,有“另外”或“他者”之意。  相似文献   

13.
谢芳 《档案天地》2009,(5):6-10
我与《青春之歌》相遇 1959年年初.剧院正准备组织小分队.奔赴福建前线进行慰问演出。有一天我站在宿舍的沙门里随意往外看去.只见一辆小汽车停在了剧院的球场上.从里面走出一个人.直奔院部去了,不知是做什么的。不久便听说北京电影制片厂欲将小说《青春之歌》拍成电影.想让我去试一下林道静这个角色。来人是该片的副导演刘春霖。  相似文献   

14.
齐莉莉 《青年记者》2005,(11):48-50
初识曹轲,缘于他的字.“2005南方传媒高峰论坛”召开不久前,看到了他任主编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内部研究性刊物《南方新闻研究》,打开扉页,每期的卷首语都出自他的手笔.其中一期上,“给我的老灵魂一个青春欢喜”跃入眼帘,让人心生好奇,毕竟这句出自一位82岁老科学家的话曾经在坊间流传一时,曹轲对它又作了怎样的新解?这是一个怎样的“老灵魂”?渴望着怎样的“青春欢喜”?读完那篇字,我的好奇心却越发重起来.没有想到,后来终于在论坛上见到他,却给了我太多的意外.惊讶于他的“书生意气”,惊讶于他的“青春年少”——此次南方传媒领袖云集的盛会上,不满40岁的曹轲是我们聘请的最年轻的兼职教授.于是,我的采访就从这里开始.  相似文献   

15.
谢芳 《档案天地》2009,(4):10-13,9
我是1935年出生的,1935年可了不得啊,伟大的爱国主义学生运动“一二.九”运动就是在这一年发生的。那时候我才一个多月,一个多月的小女孩,躺在床上瞪着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咿咿哑哑,动手动脚的,她能想得到她长到23周岁的时候去演一部表现这一伟大运动的电影《青春之歌》吗?1935年.我家住在湖北省黄陂县滠口乡的彭家湾.那时候天灾人祸不断,妈妈说:有一次乡亲们遭饥荒.难民中有兄弟二人被分到两家去吃饭.我母亲为那位哥哥做的饭吃的好好的.  相似文献   

16.
1996年郁秀的《花季·雨季》可以说是青春读物领域标志性作品,是国内青春读物市场上的第一本畅销书。从2000年到2004年一些出版社相继推出了超级青春读物畅销书《三重门》、《我为歌狂》系列、《幻城》及《梦里花落知多少》,与此同时,青春读物出版局面骤然打开,涌现出一批青春读物作者,在广大青少年读者中也形成了一股青春读物热的现象。2003年到现在,在图书市场最为热闹的莫过于青春读物,面向青少年或以青少年为题材的青春读物销量均位居前列。在青春读物热的背后似乎也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去深思。一、青春读物市场的空白促成了青春读物热…  相似文献   

17.
“王帮办热线”、“有难事儿,找王帮办!”一个响亮的专栏名称、一句让成千上万名市民信赖的真诚话语在省城迅速地传播着。为把新闻做得更加贴近生活、服务百姓并服务到底,2003年6月10日,《生活报》正式推出“王帮办热线”,半年时间接听6000多个电话,6000多个问题几乎全部解决,承担这项工作的就是《生活报》的记者王海臣。羊年即将  相似文献   

18.
青春与英雄的画卷———读“猎豹丛书”□张清华明天出版社推出了一套表现当代军人生活、讴歌英雄精神、充满青春朝气的“猎豹丛书”,它们是阎连科的《生死晶黄》、于波的《花神》、苗长水的《我们稍息———立正》、简嘉的《好男当兵》、周大新的《平安世界》、沈石溪的...  相似文献   

19.
近日,北京万卷图书文化中心联合有关教育专家和成功育儿父母代表遴选出了“2008~2009年十大家庭教育图书”,《父母和孩子必须掌握的沟通方法》、《危险青春:中国家庭性教育启示录》等十部图书被列为推荐书目。  相似文献   

20.
不断求变 自我更新 《当代生活报》已走过15个年头.而15年来,它一直生活在本集团第一张子报《南国早报》的阴影之下.虽然在广西首府南宁的报业市场上,《当代生活报》排名第二,但由于和《南国早报》的距离相去甚远,所以,生存危机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当代生活报》的每一个人.正是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在有限的空间里“求变”和“创新”一直是这份报纸不变的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