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刊讯董彦昌报道:山东省菏泽地区十分偏爱在部队的战士报道员,每年都优先安置到较好的企。事业单位。近两年来,先后有12个战士报道员退伍后被安置到交警、银行、邮电、电台、报社、发电厂等单位。菏泽军分区专业军士黄洪游从事报道工作十多年,先后发表作品1000多篇,见报900多篇。前年退伍后,被安置到菏泽地区发电厂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这一做法,极大地鼓舞了菏泽籍战士在部队当报道员的积极性。菏泽地区偏爱战士报道员@董彦昌  相似文献   

2.
我初学写稿时,总是偷偷地写,悄悄地寄。生怕被别人看了耻笑我文字的幼稚。这大概是初学者的通病。结果一连寄出20余篇都如石沉大海。一天,一位老报道员对我说:“不能光一个人闷着写,发现新闻素材,先和大家研究一番,请人帮助会会诊,总能有意外的收获。久而久之,你获取信息的渠道就会宽广,就会写出好新闻。”从这以后,我写稿都按这去做。今年初,一位去年退伍的老战士给部队来信说,他已被地方政府聘为宣传干部。这是对退伍战士实行劳动合同制后的好现象。于是,我对所在部队去年退伍的143名城镇籍战士的工作安置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近日,被《宝鸡日报》聘为记者的新疆阿克苏军分区退伍战士、报道员杨刚和被《蓉城晚报》聘为记者的退伍战士李成军,分别给军分区领导寄来一封感谢信,感谢部队对自己多年的教育和培养。这个军分区党委始终把新闻工作作为育才工程常抓不懈,业余报道骨干中有1人提干、7人荣立三等功,有45人被评为优秀士兵或选取士官。  相似文献   

4.
新闻与成才     
《军事记者》2012,(1):71
退伍战士报道员毕昇救人英勇牺牲本刊讯李洪房、朱朋朋报道:11月中旬,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收到一封来自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民政局的感谢信,感谢部队培养的战士报道员毕昇,在人民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挺身而出,英勇牺牲。毕昇2003年12月入伍来到该院,第二年就当上了班长,并成为一名勤奋刻苦的报道员。退伍后,他成为一名消防员。去年6月11日,一个锻造厂发生人员中毒事故,他因救人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毛秀国 《军事记者》2008,(10):70-70
报道:近日,从南京军区某装甲师退伍的战士报道员黄翊华,荣获江苏省苏州市“双十佳”记者称号。黄翊华在部队从事新闻报道4年间,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军报》和《人民前线》等媒体发表稿件800余篇,两次荣立二等功,退伍后被《苏州日报》聘为记者。  相似文献   

6.
武警山西总队晋中地区支队,新闻报道骨干队伍日益壮大,据统计,自1990年以来,已有18名退伍的新闻报道员被地方新闻单位录用。(张广闻)近日,济南军区某高炮团政治处组织新闻报道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特从每个连队选拔一名写作基础较好的新战士参加,为团新闻报道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张念亮、陈桂玉)今年年初,54776部队专门组织战士报道员参加部队高科技知识学习,并定期召开会议发布有关信息,使报道员及时掌握部队训练科研动态,取得较好成绩。(阚雪林)河南省淮滨县人武部党委在通讯报道员培训会上,把《新闻与成才》作为首选教材…  相似文献   

7.
通讯员园地     
报道员黄翊华荣获苏州市"双十佳"记者本刊讯毛秀国报道:近日,从南京军区某装甲师退伍的战士报道员黄翊华,荣获江苏省苏州市"双十佳"记者称号。黄翊华在部队从事新闻报道4年间,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军报》和《人民前线》等媒体发  相似文献   

8.
《军事记者》2008,(2):66-66
65547部队报道员不“猫冬”;报道员邹毅退伍即被聘用;大学生干部带头搞好新闻报道;某后勤处激发报道员工作热情;某团政工干部写稿有硬指标  相似文献   

9.
通讯员园地     
《军事记者》2009,(2):70-70
某团15名大学生新兵走上报道员岗位;新兵报道员活跃训练场;退伍战士张广生被央视聘为记者;某团连续8年被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某团为新闻报道骨干订阅《军事记者》。  相似文献   

10.
刊中报     
本刊讯徐洪田、孝东报道:近日,已被家乡日报社聘为记者的某部退伍战士报道员张锋,特地给部队领导寄来了一封感谢信,感谢部队对自己的教育和培养。这是该部实施“育才工程”,通过吸纳官兵参与新闻报道工作促进他们成才的又一实例。这个部队党委高度重视新闻报道工作,把它作为“育才工程”,坚持常抓不懈。为及时发现和培养新闻报道人才,保持报道工作的连续性,每年新兵入伍后,政治处都要到新兵连进行细致的摸底调查,保证具有写作特长的战士不流失。政治处主办了《每日快讯》,鼓励战士踊跃投稿,并从中选取报道员苗子。每年组织两期报道员培训班,…  相似文献   

11.
新疆军区从实际出发,坚持不懈培养两用人才,硕果累累。据统计,近年来有15000余名干部战士通过在职自学取得大专和本科学历,50000多名战士获得各类专业技术等级证书,15ho多名战士退伍后被地方企事业单位录用。从边疆部队实际出发 抓好两用人才培养@赵小平@罗顺裕@刘新权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报刊、杂志订阅工作抓得较好、年年被上级评为“育才先进单位”、“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的驻川某部 ,长期坚持把为基层订阅的报刊作为部队官兵成才的帮手。《新闻界》系新闻理论研讨、实践经验介绍的综合性权威期刊 ,深受部队官兵喜欢 ,特别是该部业余报道员和新闻爱好者更是爱不释手。该部在培养报道员工作中已连续7年将《新闻界》作为培训报道员的第一手教材 ,先后培养出96名战士报道员 ,其中5人提干、32人选改为士官、17人退伍后被地方新闻单位接收为记者、编辑。近日 ,该部在1999年新闻工作总结大会上再次将10张…  相似文献   

13.
某炮兵旅业余报道员谢峰一篇题为《向好教师伸出援助之手》的稿件,引发了千万军民为退伍战士、中学教师金玉泉捐款换肾,此举动在当地军民中传为佳话。退伍战士金玉泉是市第一中学的教师。他曾多次被上级有关部门评为“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去年底,他的肾功能逐渐衰退,需要做换肾手术。正当金老师为医疗费发愁时,炮兵旅直属队战士报道员谢峰得知了这一消息,饱含热泪,采写了通讯《向好教师伸出援助之手》。稿件很快被军地7家新闻单位采用。这篇情真意切的稿件打动了千万读者的心,当地军民及社会各界纷纷自发地为金老师捐款,…  相似文献   

14.
通讯员园地     
《军事记者》2005,(12):62-62
报道员高灵敏成“香饽饽”;退役士宫张继飞被聘为编辑;转业士官杨城被聘为《商丘日报》记;8674部队报道员退伍返乡当记;两名退役士官被聘为记……[编按]  相似文献   

15.
前段时间,本报集中一段时间在《新闻三友顺为一个战士报道员开了一个专栏《话说梁志刚》,在部队尤其是新闻报道队伍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梁志刚是我区基层部队一位战士报道员,他入伍后被火热的军营生活所感染,一边和战士摸爬滚打,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新闻写作,第一年即在本报用稿12篇,以后每年在本报用稿量成直线上升,最多~年达70余篇,成为部队报道骨干队伍中的“明星”、“大腕”。开辟这一专栏,缘于一封读者来信。一天,一位写了将近半年仍没有实现见报“零”的突破的战士报道员给编辑部写来一封信,他在述说自己苦恼的同时…  相似文献   

16.
刊中报     
战士学新闻前途无量本刊讯刘佳峰报道:今年刚刚从南航某场站退伍回家的江西籍战士余书福,给其原部队领导传来喜讯:感谢部队对他的培养,使他在短短的军旅生涯中学到了过硬的本领,在人才济济的海南省会城市海口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凭借自己发表的4本厚厚剪报本,被海南一家报社直接聘为记者。小余是1995年从江西农村应征入伍的一名战士。当考军校的梦想破灭之后,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刻苦学习新闻报道,不久便有“豆腐块”见报,并很快被部队政治处领导看中,将其调到政治处报道组从事新闻报道。为了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他自学了…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李虹报道:今年毕业于郑州纺织工业学院的女大学生郝梅近日从河南潢川县来到济南军区某部,向报道员孙玉强表达了爱心。至此,报道员孙玉强两年前在回乡途中勇斗歹徒的事迹才被传开。前年7月中旬的一天,河南固始籍战士报道员孙玉强乘坐客车回乡探亲,当客车刚刚驶出信阳市10多公里处时,车上的3个长发青年突然拿出匕首强行搜取前几排乘客的钱物,却没人敢上前制止。岂能让歹徒胡作非为!战士小孙大吼一声:“住手!”他一个箭步,跨到一个歹徒的面前,用在部队练就的格斗技术,将一名歹徒打倒。紧接着,他又用同样的方法将另外两名歹…  相似文献   

18.
《军事记者》2008,(9):71-71
兰州军区某部队为连队报道员配发数码相机;广空某团大力培养新闻报道新人;某部组织巡回采访;转业士官秦绪荣被聘为摄影记者;退伍士官黎德华被县委宣传部录用通讯干事;某摩步旅坚持新闻线索会诊制度;第二炮兵某旅注意培养报道员采写能力。  相似文献   

19.
驻守在天山深处的武警8661部队政治处报道员尹清宁,去年退伍后被河南南阳电视台聘为记者。尹清宁2000年12月入伍后,就一直在政治处从事电影放映和电视摄像工作,先后在伊犁电视台、伊宁市电视台用稿30余篇,  相似文献   

20.
被官兵誉为“新闻成才的摇篮,成长进步的沃土”的某要塞区船运大队自1992年以来,大队连续4年被省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6名战士报道员中,1名被破格提干,两名考入军队院校,3名退伍后成为地方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这里面倾注着政委沙文章的心血和汗水。点滴小事暧人心沙政委1991年走马上任后,时刻把报道员的冷暖记在心上。去年夏天,战士报道员来本金的家乡发生水灾,家中经济损失惨重。正当小来为家里的困难发愁时,政委找到了他,帮他卸下了思想包袱,并建议有关部门从福利费中拿出400元,寄到小宋家中,解了小来一家的燃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