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善本 《健身科学》2013,3(3):18-18
上期我们谈到了空巢老人的"宠物依赖症",其实"疑心病"在不少老人身上也能看到。有一位李阿姨总是无端的说保姆偷拿了东西,为此家里换了好几位保姆,女儿向李阿姨解释家里并没有丢东西,可老人怎么也听不进去。这就是疑心病了。人到了一定年纪,视力和听力逐渐下降,这时候,听的看的不如以前多,也没那么准确,因此  相似文献   

2.
腰板挺直,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话语幽默,看上去,著名漫画家华君武比他82岁的年龄年轻许多。华老之所以如此健康,充满活力,与他持之以恒地坚持锻炼及豁达开朗的性格密切相关。 坚持到底与坚决戒除 清晨,在三里屯农贸市场,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位笑容可掬的白发老人,他一边轻轻地挑选着黄瓜、西红柿,一边与菜农聊天。 认出他的人不禁问:“您亲自出来买菜,怎么不让保姆或儿子出来?”“是我自己要来的呀。”华  相似文献   

3.
八旬而立自强不息宋书如老人的客厅中挂有一幅对联:见落花飞絮不愁春老色褪,仰翠竹苍松傲然亮节高风。老人说,这是她的老朋友路、孙夫妇送给她的80岁寿联,这对她一向追求的“轩昂”境界,是一种真实写照,所以装裱后挂在了客厅里。老人还告诉我,在她79岁以前,家中还雇请着保姆干活,一周至少2次;从80岁那年开始,所有家务事,如做饭、买菜、打扫卫生等等全由自己来做,一分钟也不麻烦人了。我见老人精神抖擞、手脚灵便,甚为佩服。可是,我见她腰弯的很明显,便不无担心地问:“长年如此能成吗?我看你的腰像是摔伤过吧?”老人说:“不仅是摔伤,而且骨断…  相似文献   

4.
去年铁坑水库淹死两位老人,经公安现场勘察,结论是两位老人均属钓鱼人,不属自杀,更不属他杀,而是一位老人掉入水库,另一位老人急忙用手去救落水者,结果被落水者拉人水中,两人一起被淹死,死后两人还抱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案例一:南方某县,王某老年丧妻后结识了另一位丧夫的李某,两人相处一段时间产生了感情,可两位老人想结婚的想法马上遭到了来自王某众多子女的反对,两位老人无奈,找熟人在女方的原籍登记结婚。去年王某病逝,临终前王某将自己的遗产以遗嘱的方式指定由李某一人继承。王某的子女们为争夺遗产,竞以自己父亲再婚时没有在两位老人住所地的婚姻登记部门登记,属用欺骗的方式取得结婚登记,应为无效婚姻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两位老人的  相似文献   

6.
在辽宁省丹东市六道沟人民广场,市民时常可以看到一位花甲老人在习练武艺。他手中的那把大刀,足足有50公斤.一般人拿起来都费劲.但在这位老人的手中,大刀仿佛变成了一根木棍.上下翻飞。轻松自如.一转就是30圈。目睹此景.人们不禁为老人的精湛武艺叫绝。为老人的惊人体力和体质啧啧称奇。其实。这位老人在年幼时,身体是赢弱的。  相似文献   

7.
你能相信吗,当火灾发生时,一位102岁的老妇不顾个人安危,将一位80岁的老人拖出火海。这件事发生在美国加州,老人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感动了许多人。前不久,一家餐厅由于电咖啡壶短路而引起一场火灾,当消防员赶到现场时看到了非常令人感动的场面: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妇人,搀扶着另一个老人,颤颤巍巍地出现在了餐厅门口。事后,102岁的吉纳芙老人谦虚地说:“我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年轻夫妇为了生存不得不在有了孩子之后让家中老人为自己充当"保姆"。在一般人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由此引发的老年夫妻分居,以及随之而来的诸多问题,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有了孙子便分居退休后,杜老先生和老伴一直过得悠闲自得,一年前还抱上了大孙子。按理说,他们的生活很是幸福美满。可没过多久,老两口便过上了分居的日子。  相似文献   

9.
北京宽街,我们找到了这所闹中取静的四合院,轻轻按下了门铃。 从履历上看,我们要采访的已是一位77岁高龄的老人,想象中应该是步履蹒跚、行动迟缓、记忆衰退,满脸的皱纹记录着老人一生既可敬又曲折可叹的人生。不料门开处,我们面前的却是一位精神矍铄、风度儒雅、反应敏捷、神采不凡的老人。灵活的步伐、爽朗的笑  相似文献   

10.
老人的心愿     
《钓鱼》2007,(4)
广东的一位读者来信说,因为父亲特别喜欢钓鱼,她想为父亲订一个帽子和鱼护,作为送给老人的生日礼物,经过我们和厂家的联系,这个愿望已经实现,老人很开心,我们为老人高兴之余,也感叹,老人的心愿是多么简单,又多么容易满足啊!  相似文献   

11.
球衣、球裤、球鞋,一年四季不变的装束,突现出一位老人的精神风采;常怀老年人之心,常听老年人之言,常把老年人的健康挂在心上,春夏秋冬不懈的追求,体现出一位70岁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她就是倍受人们尊敬的太谷县老年体协主席侯吉仙同志。  相似文献   

12.
陈争 《集邮博览》2008,(8):31-33
萨马兰奇是一位国际奥运史上的风云人物,二十年来就是这样一位老人与中国体育集邮协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为中国体育集邮协会二十多年的发展留下一段传世佳话。  相似文献   

13.
笑口常开     
老人真话 山村里,一位老人在庆祝自己一百零八岁生日。记者问道:“请问您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在黑龙江的双鸭山,有一位名叫柴青村的老人,今年刚好100岁。今年1月,老人举行百岁寿宴时,前来祝寿的亲戚朋友和街坊四邻络绎不绝,每个人都觉得能参加一位百岁老人的寿宴非常难得。当天老人家里特意煮了300多个鸡蛋,结果当场被大家抢得一个不剩,甚至就连宴席上的空酒瓶都被人带走了,人们都想沾沾老人健康长寿的福气。而说起老人长寿的秘诀,让很多人听起来都很新鲜,那就是喜欢溜达。  相似文献   

15.
绍教 《健身科学》2008,(2):54-55
一天,我途经县老年娱乐中心门球场时,见几位医务人员正急忙将—病人抬上救护车,还有许多老人在围观。我问旁边的老人是怎么回事。原来,是一位在此打门球的老人猝然发病,球友即向120求  相似文献   

16.
老人的心愿     
李茶 《钓鱼》2007,(2X):1-1
广东的一位读者来信说,因为父亲特别喜欢钓鱼,她想为父亲订一个帽子和鱼护,作为送给老人的生日礼物,经过我们和厂家的联系,这个愿望已经实现,老人很开心,我们为老人高兴之余,也感叹,老人的心愿是多么简单,又多么容易满足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周华健 《精武》2006,(8):53-53
我与秘宗拳的缘分还得从上世纪60年代说起。一天,我去晨练。不远处见有一位鹤发童颜、银须垂胸的老人,那稳健的步伐和多变的招势令我大开眼界。我忘了练习,目不转睛地观赏着,直到老人练完拳走了,我才回过神来。第二天一大早,老人还在那里。我盘算着如何接近老人。待老人练完拳准备离开时,我忙走过去,“师父练得好精彩呀!”老人没理我便走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龙潭湖公园"龙字碑林"附近,每天都能看到一位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的老人在教授太极拳。老人的动作轻柔、拳姿优美,颇有一种清风淡定、气定神闲的优雅,让人感受到太极拳那古朴、淳厚的神韵。练完拳架,老人还要和学生们推推手。别看老人才一米六五左右的身材,清瘦儒雅,可是,《太极拳论》中所描述的"四两拨千斤,耄耋能御众"的玄妙景象,在老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个老人名叫李和生,老人教授的太极拳是杨健侯老前辈传授的杨式太极拳老六路。  相似文献   

19.
一个年轻人在大街上遇见一位躺着呻吟的老人,他妤心地把老人扶到街边休息。年轻人忍不住问老人说:“老先生,您为什么躺在街上呻吟呢?您是谁?家住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魏其 《围棋天地》2008,(9):6-13
日本,箱根,芦之湖畔。时值正午,刚刚一阵小雨过去,天晴了,游客们在等候湖上观光的海盗船。 湖岸边的石凳上,一位日本老人悠然面湖而坐,手执画板彩笔,一笔一划地在勾描着雨过天晴的湖光山色。等侯的人群中,有一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企业家,他小心翼翼地走到老人身边,让同行的伙伴拍下他与这位素不相识的异国老人的合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