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尽管当前作文改革千帆竞逐、百花争艳,但因受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的长期影响,小学作文教学仍是滑入了“编、抄、仿、背”八股文式的程序化、模式化,作文教学依然山重水复、春光难现。特别是农村小学,“从课堂到课堂”、“从作文到作文”的教学定势使得教师总也走不出“以文为本”的教学泥潭,导致学生习作除了邯郸学步、人云亦云外,亦难再会其他。  相似文献   

2.
杨国秀 《教师》2010,(4):77-77
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这源于它复杂的、烦琐的教学过程。教师要教好习作,必须从字、词、句、篇、口语表达逐层打牢基础,最后方能进入到习作的教学。而学生学好作文,首先要有初步的语文功底,方能进入作文的学习。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指导是一个外化的教学.而学生的习作不仅需要外化,更需要内化为自己的习作精髓。  相似文献   

3.
作文难教,作文难写,一直是作文教学的难点,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创设情境,引入源头活水;化整为零,降低难度;聚零为整,优化成篇,扶一扶学生,让学生的习作之路越走越宽,习作之步越走越稳健。  相似文献   

4.
王斌 《小学生》2012,(8):I0001-I0001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总觉得作文难教,总是抱怨学生的作文不尽人意,没有抓住重点,没有细节,没有感情。每次修改作文除了给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外,我们的老师总会在学生原文的一些重要的地方,直接进行修改,加上教师的眉批、总批。一篇习作,总是布满了鲜红的修改痕迹。这些红色标记包含了教师的心血,也是教师努力的印记。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一线语文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事实上,许多教师对如何上好习作课深感困惑,诸多学生也不时发出"作文、作文,真是难死人"的感叹。一些小学生在平时的习作训练中,常用的写作方法是"四步曲"——编、仿、抄、背。如此种种,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阻碍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长此以往,"缺乏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背景下,儿童习作中的“拼凑”“海编”“移植”等现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作文难写、作文难教的问题依然存在。在一些年轻的教师看似很美的教学设计背后,我们常常感到不少意想不到的缺憾。任务驱动,湮没“童趣”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训练要求学生写一篇参观或游览记。为了让学生成功地完成本次习作,教师针对地域文化特点,慎重地选择一个参观游览地点。在活动前,为了让学生体会写作顺序,特地为学生设计了一条游览路线,并且告诉学生,这次参观游览活动是为本次习作服务的,参观的路线就是习作的表达顺序,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必须认真看,仔…  相似文献   

7.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这是长此以往困惑师生且挥之不去的烦恼。老师一边抱怨学生习作的平淡,又一边向学生搜肠刮肚地出示老掉牙的命题;一边指责学生的习作缺少创意,又一边向学生铺天盖地地传授各种习作规则……翻阅一篇篇习作,打开一本本作文选,无不似相识,都罩上了厚重的尘  相似文献   

8.
习作是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测。教师感到习作难教,学生觉得作文难写,一提起作文学生就感到头疼,不是东拼西凑就是抄袭。我认为.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打开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就会解决作文的“难”了。  相似文献   

9.
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步阶段,也是关键阶段。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好三年级的作文起步教学至关重要。三年级的习作教学既是低年级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的基础,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很多教师感叹:教学生作文难,教学生初写作文更难。确实如此,对于刚刚涉足习作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教师觉得最为头疼的事。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也难。作文难,究竟难在哪里?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有效引导,才能逐步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习作是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测.教师感到习作难教,学生觉得作文难写,一提起作文学生就感到头疼,不是东拼西凑就是抄袭.我认为,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打开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就会解决作文的"难"了.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究其原因:酋先,学生难写。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不足,对作文也缺乏兴趣。除了抄袭、套框框、背优秀诗文外,很少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言之有物的习作。其次,水平难提高。作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应该是快乐的。那么教师怎样引导才能使学生放松手脚,以平常心对待习作,使他们轻松愉快而又充满信心地学习习作呢?我认为,素材源于生活,只有学会发现、体验、感悟生活中的景、物、人、事,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奄来。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背景下,儿童习作中的"拼凑""海编""移植"等现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作文难写、作文难教的问题仍然存在.在一些年轻的教师看似很美的教学设计背后,我们常常感到不少意想不到的缺憾.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语文教师总是感叹:语文难教,难就难在作文;作文难教,难就难在评改。不少学校规定作文要精批细改。而事实上,教师煞费苦心、一字一句修改的作文,学生拿到后看一眼分数就往书包里一塞,教师再苦再累也没有价值。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习作评改应该走人性化之路,可以从五个方面改进。  相似文献   

15.
提起作文.多年来所有教师的一个共同感受就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确,就一堂作文课而言,往往是教师讲得满头大汗、口干舌燥,而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无动于衷,课后仍然无从下笔。特别是小学中年级习作,受学生生活经验少,识字量少,知识面窄等因素的制约,更难。我就自己多年来中年级作文教学的实践,谈一下如何培养中年级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本中不论是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寓理于事的寓言、童话,都是学生习作的优秀范文。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除了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课文中的佳词妙句、精彩片段,还应从课文的内容选择、材料组织、语言表达、篇章结构等诸多方面着手,有侧重点地从每一篇课文中挖掘出一个习作点,引导学生抓住这个习作点进行习作练习,能有效地降低作文的难度。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以课文为例进行选材,并为作文服务。  相似文献   

17.
<正>作文是一种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作业,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思维的重要渠道,它为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可是,"教学生作文难,教学生起步作文更难"。首先,教学生初学作文,教师恨不得把所有的写作技巧传授给学生,结果使得刚接触习作的学生开始害怕作文,渐渐地产生了厌学的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习作教学一直困扰着我们。提到作文,教师怕教,学生怕学。学生作文成为敷衍老师的一种学业负担,教师苦口婆心,口干舌燥,劝说的语言车载船装也难引起孩子的作文兴趣。学生不知所云,两眼茫然,习作仍是假话连篇,语言干巴,令人沮丧。  相似文献   

19.
经过多年调查与实践,我发现学生感觉习作难的原因是:无啥写(没素材);不会写(不会表达);不会改(不会修改)。这些原因,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感,教师觉得作文难教。如何解决学生感觉习作难的这些问题呢?笔者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教师认为作文难教,学生认为作文难写,这似乎是普遍现象。习作时,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假、大、空现象严重,而且缺乏个性。要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感受生活,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张扬个性,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