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冒石宏 《小学生》2009,(4):12-13
“妈妈,月光之下,静静地我想你了……”当毛阿敏的《天之大》飘飘悠悠地在耳边响起时,一种久违的感动从心底悄悄地蔓延开去。是啊,妈妈的爱完美无瑕,在她的身上总会有些感动让我们流泪。这不,昨天的作文——《感动·妈妈》,同学们个个写得情真意切!  相似文献   

2.
做人,不怕路远,就怕志短;走路,不怕缓慢,就怕常站;生活,不怕贫穷,就怕懒惰;干事,不怕对手厉害,就怕自己颤抖。无知不可怕,真诚的无知可怕;愚蠢不可怕,尽责的愚蠢可怕;迷路不可怕,执着的迷路可怕。当领导,有怕,也有不怕。怕,并非完全不对。如果怕犯错误,怕失民心,怕决策不准,怕工作失误,怕愧对党和人民的信  相似文献   

3.
<正>三角形中有诸多的"心":三条高线的交点为垂心;三条中垂线的交点为外心;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为内心,三边中线的交点为重心等.在一个三棱锥中三棱锥的顶点在底面的射影落在底面的什么位置,对解决三棱锥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在一些特殊的三棱锥  相似文献   

4.
白可 《老年教育》2014,(9):46-46
<正>这3个词语所指的时段是不同的。"凌晨"指午夜后至天亮前。虽然工具书上多解释"凌晨"是"天快亮的时候"或"临近天亮的时候",但在人们实际使用中,所涵盖的时段要宽泛些。例如:(1)他们昨天凌晨3点起床,收拾好行囊就出发了。(2)这起事故是凌晨1时许发生的,大约一刻钟后,  相似文献   

5.
同tón$是shì一yí个$è字zì,相xiān$差chà一yì点diǎn上sh3n$。乌wū鸦yā全quán身shēn黑hēi,一yì点diǎn不bù点diǎn上shàn$;鸟niǎo字zì有yǒu一yì点diǎn,展zhǎn翅chì快kuài飞fēi翔xián$。组zǔ词cí:()黑hēi水shuǐ()()雀què()鸦yā“鸟”和“乌”@耀昌  相似文献   

6.
对今人而言,"看书"与"读书"在不同语境下,内涵有时相同,可通用;有时不同,不可通用。但在古代以及民初时期,学者文人使用两词时,总是取其不同内涵。清初人张潮《幽梦影》说:"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能记为难。"这里将"看书"与"读书"并举,其意义显然有别。  相似文献   

7.
于述胜 《中国教师》2009,(17):30-31
<正>处在快速变化和频繁改革中的中国大学,各种矛盾相互缠绕,治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只要看一看如今的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媒体,我们就会发现,几乎任何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如院校合并、学科分合、职称评聘、学术评价、教学评估、业绩考核、住房分配等,都会引起激烈争议。有些争议甚  相似文献   

8.
《孔雀东南飞》中的“鸡鸣”、“黄昏”、“人定”如何理解,这应从我国古代的记时方法来考虑。我国古代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即夜半,子时;鸡鸣,丑时;平旦,寅时;日出,卯时;食时,辰时;隅牛,已时;日牛,午时;日昳,未时;日入,酉时;黄昏,戍时;人定,亥时。每个时辰又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如夜半子时,就相当于现在前一日的二十三点至次日的一点;日中午时,就相当于十一点到  相似文献   

9.
“这是最好的时期,也是最坏的时期;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任的年代,也是怀疑的年代;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希望的冬天;我们的前途无量,同时又感到希望渺茫;我们一齐奔向天堂,我们全又走向另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上,请学生读课文《天火之谜》。当读到“弗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中的“冠”时学生读成gu&#224;n,有一个学生指出是gu&#224;n。到底是gu&#224;n还是gu&#224;n?  相似文献   

11.
<正>阅读古文,常常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两个词或两个以上的词好像可以用同一个意义去解释,而这类词,字典和注解又往往彼此辗转相训。古汉语中这类同义词很多,这里举一组为例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12.
<正>前段时间,参加了优质课竞赛,总觉得设想得不是那么完美,几经交流讨论,我发现所有的教学目标都是老三点:①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②正确、  相似文献   

13.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虽小,却没有一种“大”不是由“细”构成。关注细节,课堂才充满思辩与灵性。  相似文献   

14.
<正>写作点拨何为“好”文章?有人认为是立意健康,思想深刻的文章;有人认为是言之有物,不空洞的文章;也有人认为是能够让人读来回味悠长、意犹未尽的文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阶段作文教学的目标: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所以,我认为,中学生笔下的“好”文章应该是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真实看法和真实情感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我的教育理想很"丰满":在早晨明媚的阳光中,孩子们哼唱着歌蹦蹦跳跳地去上学,有时停下来看看太阳;在课堂上,他们能大胆地向老师提出有趣的问题,常常发出愉快的笑声;课余时间,他们在运动场上尽情玩耍,或在一起探讨感兴趣的问题,或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晚上,做完作业后,他们捧起课外  相似文献   

16.
论“曰”、“言”、“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曰"、"言"和"说"所具有的"说话"这一基本词义入手,主要从四方面出发:阐释三者的起源;总结三者在语义和使用方面的区别;统计历代文献中"曰"、"言"、"说"的使用情况,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陈述三者在使用上逐渐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职校生厌学,作为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不仅给学生自身的成长造成诸多障碍,由厌学引起的弃学,更会给社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正视这种现象的存在,探究造成这种不良现象的原因,我们职教工作者责无旁贷。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树立新型教学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关爱;主动联系,家长社会相互配合等方法是治理职校生厌学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了讲课的“三字经”,即“心”“新”“欣”,从理论上回答了如何讲好课的根本问题.用心讲课是对教师的责任要求,也是容易做得到的;以讲课的新方法和新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是对教师提出的较高要求;使讲课成为一种艺术、一种欣赏,是讲课的最高境界,是绝大多数教师一生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宋方利 《成才之路》2009,(18):49-50
【遗憾的流程】在一次公开课上,我发现有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别具一格,让我深有启发。大致流程是:(1)学生任说两个分数并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2)教师写两个分数2/3和3/4,问学生: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3)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比较的方法;(4)学生汇报,展示讨论结果;(5)重点讲解通分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6)学生尝试运用通分方法比较大小。  相似文献   

20.
大dà家jiā都dōu知zhī道dào,可kě爱ài的de熊xión猫māo是shì我wǒ们m en的de国uó宝bǎo。但dàn是shì你nǐ知zhī道dào吗m,熊xión猫māo原yuán来lái不bú叫jiào“熊xión猫māo”,而ér是shì叫jiào“猫māo熊xión”呢ne?说shuō来lái还hái很hěn有yǒu趣qù呢ne。1869年nián,法fǎ国uó学xué者zhě戴dài维wéi在zài四sì川chuān宝bǎo兴xīn县xiàn考kǎo察chá,发fā现xiàn了le有yǒu黑hēi白bái花huā纹wén的de珍zhēn稀xī动dòn物wù的de皮pí。两liǎn年nián以yǐ后hòu,经jīn动dòn物wù学xué家jiā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