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会怎样做呢?一般来讲,家长都会尽力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可是,当家长认为孩子的错误可能带来不利影响时,他们往往会试图给自己的孩子开脱。有的家长甚至变得蛮不讲理!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老师怎么处理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层面思考:看准家长蛮横的出发点,对症下药孩子犯了错误,家长的注意力往往首先集中于“孩子怎么样”。出于“爱子心切”,家长可能不配合老师对孩子的处理,甚至蛮横地以一种强势对待老师。作为老师,我们要能理解家长保护孩子的这种心情,同时要摸清家长的心思,“对症下药”。班上一位女同学A偷拿了…  相似文献   

2.
史敏 《生活教育》2011,(9):82-84
如何让孩子喜欢上美术?该教些什么美术技能和技法?家长往往会选择最方便的捷径——把自己的孩子送往各类美术培训班,交给专业的美术老师,认为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其实,家长是孩子美术启蒙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家长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作业     
幼儿升入大班以后,常有家长来问:“孩子快上小学了,老师为什么不给留作业?在幼儿园这样一直玩下去,将来上小学适应得了吗?”您认为该不该给大班孩子留作业?怎样给大班孩子留作业以及留什么内容的作业合适呢?欢迎家长和老师踊跃参加讨论,来稿在800字以内为宜,...  相似文献   

4.
现在.许多老师和家长认为.孩子的作文写不好.是因为没有生活。因为没有生活.所以孩子写不好作文。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把作文写好呢?  相似文献   

5.
<正>关于孩子的穿衣是厚是薄、是多是少,家长们总是很“头疼”,特别是乍暖还寒时分。到底该怎么穿?穿多少?衣服是否能脱?为了保险起见,很多家长会不停叮嘱老师:不要给孩子脱衣服、不要让孩子受凉、不要让孩子出汗……家长们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总是觉得孩子生病感冒了就是因为衣服穿得少、脱得多。事实确实如此吗?这些观念该如何改变?作为幼儿老师,我们该如何做好关于穿脱衣物的家园共育沟通工作呢?我认为可分以下几步去做。  相似文献   

6.
苏州一中学问卷调查显示,八成家长不愿老师登门家访。这个结果足实让人困惑:家长不是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吗?家长不是个个抱怨不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吗?那么他们又为什么不愿意老师登门家访呢?家长、孩子、老师面对面地交流不是再好不过吗?而河南一马姓教师暑期一个月时间骑车万里做家访,遍访全省36个学生,所到之处,受到学生、家长热情欢迎。久违的家访回来了。好心的老师让学生欢喜,让家长激动.也让通过各种途径得此消息的老师、家长、学生深深感动。为何?笔者下面就对这一调查做个探讨:  相似文献   

7.
“孩子又撒谎,这个孩子简直没治了,完了,气死我了……”面对撒谎孩子,家长老师叫苦不迭,气愤至极,但又无可奈何?如何纠正孩子们这一不良习惯,我认为家长老师应该首先弄清楚孩子撒谎的原因,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娟 《家庭教育》2007,(9X):28-29
孩子进入幼儿园后,老师更多地担当起照看他们的任务。当有一天老师告诉你孩子在幼儿园出“问题”了,家长们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9.
现在许多老师动不动就随便“传唤”家长到学校,学生犯了一点错误,动不动就叫家长。诚然,在某种情况下教师确有请家长的必要,家长也应该配合老师的教育。但是,请家长到学校何必一定要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呢?我认为,教师随便“传唤”家长的行为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0.
咨询台     
如何看待同一主题的儿童画,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答:上完美术课后,常有一些家长拿着孩子的绘画作业问老师:我的孩子为什么总不按老师的原画去画呢?甚至有的家长拿着孩子的画与老师的原画进行对照是否一模一样。这些家长的行为实在让授课老师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11.
独生子女时代,每个家长都十分看重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也开始步入了信息时代,但是沟通的质量如何呢?  相似文献   

12.
关于是否在幼儿园里安装摄像头的问题,社会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样既能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促进家园共育,又能督促老师的工作,有利于幼儿园的透明化管理;也有人认为这样让老师每天在监控下工作,会徒增很多压力。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呢?  相似文献   

13.
习作水平的高低,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老师的职责,也是家长应尽的责任。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徐芳 《家庭教育》2014,(4):44-44
中考就在眼前,孩子、老师、家长都进入紧张的备考阶段。于是,接连有孩子和老师生病了,作为同学和学生一般都会前往探望,那么带什么水果探望病号比较合适呢?  相似文献   

15.
家有琴童,最有感触的莫过于父母。或喜或悲,或哭或笑,都会随着孩子的那一双小手在黑白相问的琴键上舞动而感发出来。然而,有多少父母能够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又有多少老师能够了解和激发孩子潜藏的艺术天赋呢?根据我自己学琴的经历和辅导孩子学琴的体会。我认为,孩子虽然是学琴的主体,但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起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内容简介: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那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呢?教育是一门学问,如果家长在不知道“什么是好孩子”之前,便盲目地按照自己心里的标准去教育孩子,甚至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就会毁了孩子而不自知。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学习,主动学习,以期学有所得。这是摆在每个农村小学老师面前最大的难题。它不仅需要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才行。可在广大农村地区,很多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有老师教就行;自己因学识、事务繁忙等原因管不了孩子的学习;孩子学得如何全看老师的努力和孩子的造化。殊不知,这种错误的认识坑害了多少孩子的一生。因此,本文试图从自己的教学尝试来谈谈农村家长的参与对提高自己孩子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在为分数苦苦挣扎的过程中,我们究竟丢失了什么? 丢失了一颗平常心 对于孩子,无论是做家长的,还是我们这些当老师的,都应当有一颗平常心。可是,这又谈何容易呢?有几位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在大量地补课而无动于衷?又有几个老师看到别的班在一张试卷一张试卷做的时候而处之泰然?毕竟,我们不是神,而只是一个个大众的人。  相似文献   

19.
好老师的标准再也没有比遇到一位好老师,更令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所关注了。是啊,哪位家长不盼、哪个孩子不想好老师呢?但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恐怕并非人人都明白。很多家长会说,能让孩子升学、考百分的老师就好,很多学校领导也会以此为据评价老师。依我看,传授知识、...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家访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如何让家访轻轻松松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