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们在解有关圆周运动的问题时 ,经常会得到cosθ =2 /3的结果 ,这是否为巧合呢 ?笔者将结合例题 ,分析其原因 .图 1例 1 如图 1所示 ,半径为R的光滑半球面固定在水平面上 ,从半球面的最高点A由静止自由释放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 .求小滑块在下滑过程中离开球面的位置及速率 ?解析 因半球面光滑 ,故滑块在下滑过程中不受摩擦力 .球面对滑块的支持力方向始终与滑块速度方向垂直 ,故支持力对滑块不做功 ,所以滑块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其做功 ,机械能守恒 .设滑块在B点离开球面 ,此时球面对滑块的支持力恰为零 ,但此时滑块仍做圆周运动 ,…  相似文献   

2.
弹力和静摩擦力都是接触力.关于弹力和静摩擦力受力情况分析的不少问题,必须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运动定律或平衡条件方能奏效.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明确物体处于临界状态下的临界条件,因为临界条件是这类问题的转折点. [例 1]如图1所示,两滑块A、B叠在一起,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外面上,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m,A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_1,已知两滑块以相同加速度从斜面滑下,在下滑过程中,试定性确定滑块B  相似文献   

3.
题目 固定在车厢内的光滑斜面,倾角为θ,车厢以速度v0匀速前进,斜面上质量为优的滑块从斜面顶端自由滑下,如图1所示。试分析:以地面为参考系,滑块在下滑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相似文献   

4.
郑国安 《物理教师》2005,26(5):41-42
1 问题的引出部分下垂、部分在桌面上均匀柔软细链条的滑落问题是动力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文 [1 ]、文 [2 ]认为在下滑过程中链条的机械能守恒 ,笔者认为下落过程存在能量损失 .文 [1 ]在阐述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时举了下一例子 .图 1例 .如图 1所示 ,一长为l的链条平放  相似文献   

5.
题目如图1所示,一物块从1/4固定圆形轨道顶端无初速滑下,已知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圆轨道半径R=0.2 m,重力加速度g=10 m/s~2,试给出物块在下滑过程中速度随位置变化的规律,并讨论何处速度最大。分析许多学生认为,在最低点速度最大。其实不然。事实上,在物块下滑过程中,合力沿切向的分力改变速度的大小(合力沿半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文献[1]对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解有原则性错误。并通过对“拉小船近岸问题”的再分析对文献[1]中的错误观点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7.
薛莉  吴哲球  李拔壮 《物理教师》2009,30(12):20-21
2009年高考广东A卷第11题是一道选挥题.原题为:如图1所示,表面粗糙的斜面固定于地面上,并处于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在滑块下滑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8.
在动量问题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类问题,如滑块与滑块相互作用,滑块与长木板相互作用,滑块与挡板相互作用,子弹射入滑块等,或在此基础上加上弹簧或斜面等,这些问题中都涉及到滑块,故称之为滑块模型.掌握此类模型要注意以下几点:(1)最终是否有共同速度?(2)系统是否受外力(如水平面是否光滑等)?即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还是动量定理.(3)过程中的功能关系.下面结合例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孙鋆 《中学教研》2009,(1):26-26
文献[1]中以射影线段为视角进而表示相交弦长,并对定理加以证明,解法独特但过程较为繁难.文献[2]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视角着重对抛物线中的相交弦定理加以推导.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以抛物线为主要探究对象,将所得结论推广到椭圆及双曲线上,从而得到不同圆锥曲线的相交弦定理.显然,在探索过程中,文献[2]的方法较文献[1]简便.  相似文献   

10.
圆周运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曲线运动,它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宽,因此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犯一些“想当然”的错误.现对几个例题分析如下,帮助学生在掌握圆周运动知识时避免犯类似错误.例1如图1,半径为R的光滑球体固定在水平面上,从球体的最高点A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滑块,求小滑块在下滑过程中离开球体的位置和速率.解析:很多学生读完题后,不加思索地回答,小滑块M离开球体的位置为C,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MgR=M2v2,求得v=2gR.以上错误的原因是学生认为小滑块在球面上做的是14圆周运动.正解:小滑块在光滑的球面上下滑…  相似文献   

11.
构造了函数f∈C[-1,1],使其在等距结点上的Lagrange插值多项式在零点发散,且发散速度达到最大可能的速度.这个结果推广了文献[8]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1.一小球沿水平桌面以速度ν_0与原来静上的滑块发生正碰。已知小球与滑块的质量相等,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小球碰前动能的1/4.求:(1)碰撞后,小球、滑块的速度各为多大?(2)若小球与桌面的摩擦不计,而滑块与桌面的摩擦系数为μ,那么碰撞后,经多长时间它们两者的距离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3.
当物体系中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同学们都知道应用整体法求解简便,当物体系中各物体的加速度不同或大小不等时,能否应用整体法解答呢?下面举例说明整体法在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妙用。例1如图1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斜面体的质量为M,斜面光滑。在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滑块,滑块沿斜面无摩擦自由下滑,此时斜面体与地面之间无相对滑动,求滑块滑动过程中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解析由斜面体和滑块所组成的物体系的总质量为(M+m)g,滑块所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mgsinθ产生下滑的加速度a=gsinθ。此加速度有竖直向下的分量a'=asinθ…  相似文献   

14.
王添华 《物理教师》2014,(10):82-84
高中物理滑块问题是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在外力作用下的滑块问题,涉及到两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相对运动过程的分析、能量转化等问题,分析运动过程比较复杂,此类问题也是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外力下滑块的4种情况,利用假设法和牛顿运动定律的整体隔离法分析滑块和木板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总结此类问题的处理方法,使此类问题的分析方法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也加深了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不假定Haar条件时,讨论了n维子空间在n 1个给定点上的Dunham型联合最佳逼近问题,所得结论与文献[1]、[3]类似,并包含[1]、[3]的结果作为其特例,本文还证明了文献[2]中Dunham所提两个猜想在联合逼近的情形下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图解法的基础上,运用文献【1】中的设计原理,推导出在满足给定的滑块行程和行程速度变化系数的条件下,使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最小传动角达到最大(最佳传动角)的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给定行程速比系数K,滑块行程h的情况下,另外再给定曲柄长度ι1或连杆长度ι2或许用压力角[α],怎样用图解法设计具有急回特性的曲柄滑块机构。  相似文献   

18.
在文献[1]和文献[2]中,有这样一个经典的代数条件恒等式: 问题1已知abc=1,求证:a/ab+a+1+b/bc+b+1+c/ca+c+1=1.  相似文献   

19.
该文是文献[5]的续篇,由于文献[1]之2.5论证指出:当代极限论没有给Berkeley悖论留下任何有关0/0一类悖论生成余地或隙缝.(文献[1]P26),文献[5]在确认潜无限(poi)与实无限(aci)在ZFC框架内是无中介矛盾对立面(p,]p)前提下,论证结论是当代极限论所留给Berkeleyn悖论有关0/0一类悖论的,远不止一个隙缝,而是一个大窟窿.但文献[1]之2.5与2.6还有诸多针U对文献[2]之6.7.3的质疑,本文旨在质疑文献[1]对文献[2]的每一条质疑,结论是文献[1]针对文献[2]之任何一条相关的质疑都是没有根据的.并在逻辑数学层面上对文献[1]中所谓“双相无限”概念略作评论.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碰到一个物理结论,学生对其很难理解,而大多教师则往往仅限于讲清这个结论,却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推论: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面的摩擦力为零,这一过程中再在滑块上施加一个竖直平面内任何方向的作用力(如图一),在滑块停止向下滑动之前斜面对水平面的静摩擦力依然为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