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月5日,教育部正式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的通知》,全国电大系统对此极为重视,并积极做好准备工作。为此,本刊记者就“试点”对电大未来发展的影响、试点单位确定的条件、申办试点需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等采访了中央电大副校长孙绿恰。记者:请您谈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对电大未来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孙绿怡:由教育部批准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是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部分,因此…  相似文献   

2.
发挥电大整体优势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么,过去十年电大整体优势发挥得如何?当前在认识上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应该怎样进一步发挥整体优势?这些都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并加以认真研究和具体贯彻落实。 一、珍惜已有的成绩,继续发挥整体优势 国家教委颁发的《广播电视大学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指出:广播电视大学“是在教学上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远距离教育系统”,而这个系统是由几乎遍及全国的所有各级电大组成的整体来体现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与电大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周湘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学校电化教育、推广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要抓好教育卫星电视接收播放网点的建设,到本世纪末,基本建成全国电教网络,覆盖大多数乡镇和边远地区。”《纲要》对广播...  相似文献   

4.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陈老师,非常感谢您接受采访,不知您还记得这期杂志吗?(出示《语文教学通讯》1984年第2期)陈钟梁(以下简称“陈”):当然记得。当时我在一所中学任副校长,还代两个班级的语文课,一个高中,一个初中。在我家的书橱里,一直珍藏着这本杂志,因为她为我25年的教学生涯画上了一个句号。1985年,我调至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工作。记者:我注意到您在教研室工作期间发表的文章与您在学校教学时发表的相比变化较大。我社杂志倾向一线教师,他们似乎更喜欢您在校期间的短小精悍的文章。陈:在校期间的我写得最多的是教学设计,当然…  相似文献   

5.
记者(以下简称“记”):崔教授,最近我看到了这本精致的小册子———《课程成就学生》,就是您的研究团队与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合作开发的学校课程规划框架。从学校层面看,学校课程规划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您能否就学校课程规划问题接受我们的采访?崔允漷教授(以下简称“崔”):非常乐意接受家乡媒体的采访。实际上我选择与安吉路实验学校合作,就有人说我有乡情的因素。记:经过新课程三四年的熏陶之后,许多教育工作者对于学校课程、校本课程都有了相当的了解,但学校课程规划却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您能否向我们介绍什么是学校课程规划?崔:…  相似文献   

6.
电大的“中国特色” 记者:今年的9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迎来了25岁的生日。经过25年的发展,您认为目前  相似文献   

7.
当前电大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探究周湘泉1994年11月全国电大校长座谈会上确认了我国电大教育今后的发展总目标是;“立足我国的国情,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电大的特点和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覆盖全国、服务于基层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  相似文献   

8.
记者问:纪大海同志,您主编的《中国教育热点难点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第一集已正式出版,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请您谈谈你们为什么要下大力研究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答:首先感谢您对我的采访。《教育研究》在教育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是一份公认的学术理论刊物。为些,我感到荣幸!  相似文献   

9.
电大电教工作的现状与对策周湘泉电化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也是衡量广播电视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笔者通过为期二年五个月对全国44个省市电大系统电教工作的普查、33个省市电大电教负责人的专项调查和一个省级电大电教中心的典型调查、47个市县电大电...  相似文献   

10.
本书是作者近几年在公开刊物上正式发表的关于电大教育问题与对策的论文集,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庆20周年之际,作者将此书献给为远程教育工程创业的人们。作者周湘泉,广东电大远距离教育研究室主任。他从一名体育专业教师经历了艰辛的体育声像、电视教育、教育技术、远程教育的实践历程,成为我国电大教育系统中独具风格的从事研究远程教育的学者。作者在多年的电大工作实践中,热爱电大事业,关心电大的改革和发展,以审视的观点和对未来的不断探索的精神,对电大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务实的思考、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李震 《继续教育》2003,17(6):7-9
培训绩效的提升途径,是"局部改良"还是"系统协作"? 记者(以下简称为"记"):在我进行企业采访过程中,经常听到一些企业培训负责人提到一个观点:选好培训讲师,培训效果差不了.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1998年,是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准创办的电大建校二十周年,也是电大审视既往、谋划未来的重要一年。为此,由广东省广播电视大学组织编写,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了《电大人精神》一书,该书由“创业篇”、“创新篇”、“未来篇”三部分组成。笔者有幸参与了该书的编审工作,并因此而深受启发,更清楚地了解到电大“创业的艰辛”、“创新的胆识”与对“未来的憧憬”。但同时也注意到,有部分学校的办学路子在很大程度上仍在沿袭着传统  相似文献   

13.
电大教师会下岗吗周湘泉今年全国教育人事工作会议上提出:“高校用人要破除职务终身制。对不能履行职务职责或者达不到学校规定量80%的已聘教师,应坚持缓聘、解聘现任职务,直至辞退。”随着电大改革向纵深扩展,电大也将有相当数量的教师由于不适应开放大学的要求而...  相似文献   

14.
“五四”为新的政治提供了哪些前提? 周展安(以下简称周):二十年前,您在写作《预言与危机》以及《中国的“五四”观》的时候,在写作方法上,一方面是动态的历史分析,另一方面似乎更倾向于一种共时的、结构性的分析方式。而在近来的研究比如《文化与政治的变奏——战争、革命与“五四”时代的思想战》等文章当中,似乎是动态的历史分析的意味更浓一些,“五四”是作为一个运动、一个内涵丰富的事件(event)被看待的。不知道我这种理解对不对,或者请您谈一谈您在不同时期的“五四”论述有些怎样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电大教育要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中国电大教育》、《中国电大报》远距离教育理论专题研讨会综述本刊记者鲁宏杰由中央电大《中国电大教育》、《中国电大报》联合组织的“远距离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专题研讨会于1994年5月23日至26日在广东南海市电大召...  相似文献   

16.
《今日教育》:您担任北碚区教委主任多长时间了?陈忙耕:我从1993年担任区教委副主任,1998年担任区教委主任至今。《今日教育》:我们听到有基层教育工作者评价您是“一个教育出身的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主任”,您认同吗?陈忙耕:我是教育世家出身,父母都当过中小学校长,他们为我取名“忙耕”,希望我与教育有缘。我已在教育战线躬耕了30余年,在中学做校长10余年,献身教育、追求卓越是我一生的理想。《今日教育》:我们都知道,新课改实质上造成了从观念到制度,从群体到个人的巨大变化,您认为新课改的推进对于您个人的工作状态有着怎样的影响?陈忙耕:我认为新课改是推进教育改革与社会舆论疑虑交错的风险点,是基础教育承上启下、中西融合的结合点,是学校和教师确立科学理念、加快成长步伐的提高点,是面向世界启迪青少年思维、增长才智的开发点,也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取得新发展的突破点。因而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教育改革、凸显北碚课改的实验性与示范性。《今日教育》:应该说,您在任期内亲历了北碚教育改革发展的巨大变革,您认为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北碚教委在课改中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陈忙耕:我在教委工作期间,北碚教育产生了两大飞跃,一是完成“普九”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7.
包天仁教授(以下简称“包”):程老师您好!这次来是专门探望您的,顺便为《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杂志所开设的热点访谈栏目来采访您,今年的采访主题是教学资源,主要是谈教材。好久不见面了,最近您在忙些什么?程慕胜教授(以下简称“程”):我现在在教“英语史”这门课。包:我们第一次见面应该是在1998年召开的全国大中小学英语教学“一条龙”的会议上。之前我曾看到过你参加1994年IATEFL(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学术会议时的一篇报道,发表在北京市大学英语研究会的《简报》上。您审过很多版本的英语教材,也了解目前国内英语教材的现状:教材出版越来越多,真正适用的却没有多少。  相似文献   

18.
愿《中国电大教育》明天更好——刊物走向成功的策划建议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中国电大教育》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努力改革、发展,这是我们编者经常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刊物的作者、通讯员、热心读者关心、议论的话题。这里,我们刊出广东电大远研室副主任周湘泉...  相似文献   

19.
《走向生活》讲的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校报记者去采访一位前总统夫人时提出了一个自以为别具一格的问题:请问夫人,在您会晤过的人中,您觉得哪一位最有趣?得到的是意料之外的回答:戴维·科宁斯(该记者姓名),因为和一个陌生人会晤并开始一种关系是生活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最后校报记者得出启示:走向生活,广交朋友。针对这课有趣的教材内容,我突发奇想地问学生:“你们想当记者吗?”学生们都高呼“:想!“”好,我现在开一个记者招待会,让你们当记者采访我,你们作好准备,每个人都有机会向老师提一个问题。”学生们想不到在课堂上也可以当记者,都异常兴…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胡老师,您好!您曾做过我刊的封面人物,还记得吗?胡明道(以下简称胡):记得,当然记得,那是在1993年第4期,我的自述文章题目为《“着迷”与“着迷”以后》。记者:对,就是这篇文章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听说您的原创性科研课题“学长式教学”还与这篇文章有关系哩!胡:“学长”这个概念的确与这篇文章有关。“学长式教学”理念中包含着我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堂观以及教学观。在四年的探索中,它走过了遭质疑(“老师”怎么能成为“学习者”?)→被支持→受欢迎(理念新,操作性强)→被吸纳的过程。在贵刊的大力推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