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讨微波法提取沙溪蜜柚废弃物中黄酮的提取工艺,以沙溪蜜柚柚皮为原料,考查了微波功率、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辐射功率为250W,辐射时间2min,乙醇浓度70%,料液比1:70.在最优条件下黄酮的提取率为0.272%.  相似文献   

2.
茶树中茶多糖含量测定及提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察了温度、酸碱盐介质及微波提取对茶多糖提取的影响,实验表明,用氯仿、乙酸乙酯将茶叶、茶树枝梢、茶树根粉末进行回流提取之后,再用质量分数2%的碳酸钠溶液在微波提取器中浸提3次,可将茶多糖及其它有效成分充分提取出来,其中茶树根多糖提取率高达7.25%,茶树枝梢可达6.34%,粗老叶子可达6.07%。  相似文献   

3.
在超声波作用下,用乙醇浸提,从三七中提取三七皂甙.以提取产量和三七皂甙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L9(3^4)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提取温度45℃,超声时间30min,提取次数2次,乙醇体积分数85%.按优选的最佳工艺实验5次,精制三七皂甙平均收率达到16.3%,为常规浸提法的2倍,R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4%,R。相对标准偏差为2.99%.  相似文献   

4.
微波场对石煤湿法提钒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在石煤中钒的提取过程中可改变石煤的表面形貌,在微波处理25分钟后,其比表面积增加30%.微波加热时升温迅速,且对硫酸稀溶液具有非热效应,微波作用30分钟时,硫酸稀溶液电导增加了20%.利用传统湿法提钒的提取率是55%,在微波作用下,提取率达到了67%,提取效果有明显的提高,并且提取时间缩短至原时间的1/6.微波法相比于传统酸浸工艺大大节省了提取时间,降低了工艺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萃取法与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当归挥发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超临界CO2萃取法与微波辅助萃取法两种方法提取到的当归挥发油进行了成分和含量分析。当归挥发油中主要活性成分为藁本内酯。用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当归挥发油中藁本内酯含量最高,可达60%,但挥发油收率只有1.9%;溶剂微波辅助萃取得到的挥发油中藁本内酯含量较低,为30%-50%,但挥发油收率有2.6%。4.4%。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用三氯化铁作催化剂,在一定功率微波辐射下乙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探索了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的最佳反应条件:n(醇):n(酸)为1.1:1,催化剂用量0.3g,微波辐射时间为8min,微波功率280W,产率可达89.2%。  相似文献   

7.
微波辐射相转移催化合成肉桂酸苄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结合相转移催化,以肉桂酸和氯化苄为原料在水—氢氧化钾体系中,合成了肉桂酸苄酯。最佳条件为:肉桂酸15.0g,氢氧化钾6.0g,氯化苄16.4mL,PEG—4001.2mL时,微波加热功率400W,反应时间60min,酯收率达90.3%。  相似文献   

8.
橄榄叶中橄榄苦苷不同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微波和索氏提取法提取橄榄苦苷的最佳工艺。以HPLC检测橄榄苦苷的含量,采用正交实验,对橄榄叶粒度、提取剂用量、提取时间、超临界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5个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超临界CO2萃取最佳条件为A1B1C3,微波提取最佳条件为A2B2C1,索氏提取最佳条件为A1B3C1。微波提取3min与超临界CO2萃取2 h、索氏提取6h提取的效果相当,微波提取时间短,操作简便,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微波辐射固载固体酸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利用颗粒状活性炭固栽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由柠檬酸和正丁醇直接酯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实验结果最佳反应条件:微波辐射功率为550W,醇酸物质摩尔比为3.9:1,反应时间50min,w(催化剂)=4%,柠檬酸的转化率达95.2%。反应速率明显高于常规加热方式。  相似文献   

10.
微波法从马铃薯渣中提取果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马铃薯渣为原料,在微波条件下,用稀硫酸溶液萃取、硫酸铝沉淀提取果胶.探讨了液料比、微波功率、加热时间、提取液pH值、饱和硫酸铝用量、盐析pH值、脱盐液用量和脱盐时间对果胶产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5ml/g、微波功率595w、加热时间6min、提取液pH值2.0、饱和硫酸铝用量4.0ml、盐析pH值5.0、脱盐液用量200.0ml、脱盐时间40mim.在此条件下,果胶产率为25.0%.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微波辐射大孔树脂催化合成肉桂酸正丁酯的放大工艺。通过优化合成工艺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肉桂酸0.1mol,酸醇摩尔比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35%,微波功率400W,微波时间20min,微波温度120℃,在此条件下产率达98.04%。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微波辐射下紫甘薯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通过误差分析,对两种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结论]最佳提取条件是:盐酸水溶液与物料的液固比为20∶1、盐酸浓度为0.5%、微波辐射功率为700 W、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6 m in;pH示差法比单一pH法测定结果稳定,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13.
以壳聚糖为原料,通过乳化交联工艺制备壳聚糖微球,应用显微镜等考察其理化特性,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微球粒径分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微球的理化特性受工艺条件如醋酸浓度、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壳聚糖醋酸溶液的浓度、交联剂的用量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体系温度、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的影响;通过乳化交联法可制备得到窄分布壳聚糖微球.  相似文献   

14.
微波辐射磷钨酸催化合成肉桂酸正丙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微波辐射技术下,用磷钨酸H_3PW_(12)O_(40)·XH_2O作催化剂,以肉桂酸和正丙醇为原料合成肉桂酸正丙酯的方法,探讨了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催化剂用量、酸醇比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微波辐射功率为320W、辐射时间为20min、肉桂酸与催化剂的比为1:0.04(物质的量比)、酸醇比为1:8(物质的量比)时,转化率达到92%。  相似文献   

15.
将非完全消化法应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成功地测定了人造奶油中的微量镍。在低温下用高氯酸:硝酸(1:3,v/v)混合酸消解样品,再用20%的OP乳化剂溶液溶解消解过程中产生的油脂,配制成均匀、淡黄色、稳定的样品溶液。以空白溶液为参比,用工作曲线法测定,建立了测定人造奶油中镍的快速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加标回收率为94.15%~108%。  相似文献   

16.
沈阳  何冰晶 《台州学院学报》2007,29(6):52-54,58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氨基胍重碳酸盐和甲酸为原料合成了3-氨基-1,2,4-三氮唑,反应速度比传统加热条件提高300倍,产率达到83.5%。优化后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微波输出功率为120 W,氨基胍重碳酸盐:甲酸摩尔比为1:1.25,溶剂无水乙醇为5mL,反应时间为60 s。  相似文献   

17.
以棕榈酸化油为原料微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在微波辐射下,棕榈酸化油在催化剂作用下和甲醇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最适宜的操作条件为微波输出功率160w,微波反应时间110min,醇油物质的量比7:1,催化剂用量2.50g(相对于100g的棕榈酸化油),在此条件下反应转化率达到98.78%。与传统的水浴加热相比,采用微波辐射加热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速率快、耗能少、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溶液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壳聚糖配制不同酸度、浓度的乙酸溶液及壳聚糖乙酸溶液添加抗坏血酸和双乙钠,测定了溶液粘度随浓度、酸度、添加剂和存放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的粘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大、随酸度增大而减小、随存放时间增加而减小;添加剂抗坏血酸和双乙酸钠均使壳聚糖乙酸溶液粘度迅速降低,但随存放时间变化的不大.  相似文献   

19.
微波辐射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肉桂酸乙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微波辐射下用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肉桂酸与乙醇反应合成肉桂酸乙酯,探讨了影响反应的相关因素,优化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为ρ-50,反应时间为20min,酸醇质量比为2.0:15.6,酯化率可达到9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