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听话教育”在我国已成为一种传统的理想化教育,教育的最佳目标似乎就是培养听话的下一代。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接受的就是“听话教育”:天上的云一定是白色的,朵朵的必然要像棉花糖,如果你硬说像黄瓜,那就是一个“×”,还狡辩?“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相似文献   

2.
“门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指一个人从接受别人低层次的要求开始,经过引导,逐步达到接受更高层次要求的目标。换句话说,就是将总的较高的奋斗目标,分解成若干个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子目标,通过一个一个子目标的实现,来最终实现总目标。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佐证了这一点。该理论认为:人的积极性,不仅来源于实现目标的价值,更取决于实现目标的概率。学生估计到实现目标的概率很高,便会积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三维目标。笔者认为,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概念是“过程”。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结论教学”,即学习过程的缺失,这是语文教学低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谓“结论教学”,其教学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接受一些结论,而不是让学生参与和经历一个学习过程。其主要做法有三:一是结论传递。很多教师的备课就是将教学参考书上的现成结论直接移植为自己的结论,所谓“教学”就是变着花样和形式将现成的结论再传递给学生。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上课…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完善和发展。因此 ,目标制定不应由教师主宰 ,应是师生合作、圆融的结果。这样 ,才能使目标定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包括两个方面 :1 .规定性的阶段目标 ,即既定目标 ;2 .能动目标 ,即个人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目标。目标应是弹性的 ,让基础牢、智力好的学生超一超 ,对学业后进的学生要就一就。实现教与学、先知与后知、已知与未知六项圆融 ,达到最佳目标 ,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对目标形成从过程看就是有没有做到六项圆融 ,从结果看就是有没有把每一个学生都引进最近发展区 ,使每一个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对于大学生来说,可接受性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入耳”,进而“入脑”“入心”的前提。所谓可接受性就是尊重学生的接受主体地位,教师在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等方面与大学生的接受特点相契合,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和期待。为此,教师要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基本遵循,针对大学生的接受特点与现实需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可接受性;优化选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相容性;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让孩子幸福,可以说是父母对孩子殚精竭虑付出的最大目标。幸福是人生的追求,父母的选择并没有错,但是父母们需要思考的是:什么是孩子的幸福?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感到幸福?本期焦点探讨的就是“物质满足不等于生活幸福”这样一个话题。在《只有物  相似文献   

7.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就是要发展每个教师、成就每个学生、幸福每个家庭。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家校合作机制建构,不仅可以实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家庭掉队”的目标,也是“不让一个教师掉队”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分层推进”就是给每位学生创设一个能自我成功的具有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的学习环境。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目标,鼓励学生只要充满信心,努力奋斗就可以取得一个层次上的成功,然后再向另一个目标推进。在不断获取成功,推进中得到一种轻松、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激发起想再次获得成功的欲望,这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它比任何外在的动力都大得多。长此下去,越学得好就越想学,  相似文献   

9.
研究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对提高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效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学生的“期待视野”包括动力、目标、加工、调节四个子系统,可通过满足接受主体的自我需要、构建切实可行的目标导向系统、优化接受主体的加工系统、构建积极的调节系统,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们经常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于这一说法,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大体上是可以接受的,但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却是不完全正确的,应当给予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陆士桢  何欣 《家庭教育》2014,(10):32-33
毛毛是一个喜欢挑战自己,不服输的孩子。每次考试之前,他总会给自己订一个目标,一定要考前几名。老师家长劝他把目标定得低一点,更容易实现,他却说:“目标高才好呢,这样可以让我更努力。”但是他一次也没有实现过,用爸爸的话说就是“只放空炮”。  相似文献   

12.
“到21世纪初,奉贤人民希望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可以基本得到满足;奉贤人民的子女不出奉贤,即可受到较高水准的教育;奉贤教育可为高等学校输送大批优秀生源和为当地建设培养素质优良、数量足够的建设者。”奉贤县教育局局长庄锦荣思路清晰地说:“这是奉贤教育的跨世纪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一、借助“游戏”,开展创造活动爱因斯坦认为:“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这就是讲假如能将知识“包装”成“礼物”赠给学生,也就是将“知识的传授”变为“给学生赠礼物的过程”,那么学生更乐于接受。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就要创造各种有趣的活动,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刺激他们的兴奋点,使知识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礼物”。如一位教师在《捏橡皮泥说话》实践活动课上,设计了一个猜谜游戏。他用一只手拿—个硬币出示给学生看,另一只手是空的,也出示给学生看,然后把…  相似文献   

14.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层次目标和教学过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所谓“分类指导”就是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爱好、品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类,实施层次性的指导;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在一个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取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一、“分层教学”的层次目标确立“分层目标”是搞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前提。分类指导首先是将学生分层,这是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就是在了解和研究学生…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容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偶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实现对“新鲜”知识的挖掘、发现。  相似文献   

16.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如何创造条件,把学生从这种被动的境地中解放出来,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变“教”为“导”一种教育,如果它没有刻意地教会学生怎样学习,那么它就是一种带有根本性缺陷的教育;一个接受过教育的人,如果他没有学会怎样学习,那么他的学习便带有致命性的不足。所以,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了明天的学习作准备,教学生“学会学习”,应当成为教育机构和每个现代教师努力追求的教育最高目标。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  相似文献   

17.
职业高中的办学特点是什么呢?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场地,三项联系,四类课程”。 “一个目标”就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两个场地”是指职业高中所拥有的专业实习室和专业实习企业,这两种实习场地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场所;“三项联系”是  相似文献   

18.
一、有一个“活”的教学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 ,心中要有学生 ,但是如果教师心中只有一个抽象的群体意义上的学生 ,其教学目标必将是全班一律的 ,甚至于今年和去年都一个样。这种心中没有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 ,不考虑学生学习上的具体需要 ,没有个别差异的目标 ,就是一种“死”的目标。因此 ,我们从两个方面使目标“活”起来 :一是变抽象的学生为具体的学生 ,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 ;二是变静态的目标为动态的目标 ,使教学目标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 ,而不是硬性地去完成不适当的目标。一个“活”的目标 ,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努力…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与高校地理教材建设●高等教育出版社黎勇奇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明确提出了全球21世纪发展目标,即“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就是“环发会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20.
何江勤 《职教论坛》2002,(18):40-40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需要,培养21世纪有用人才,按照“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学好一门外语,熟练操作微机”的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人认为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必须实施目标教学。所谓“目标教学”就是“掌握教学”,是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鲁姆教授提出来的。目标教学的实质就是重视素质教育,强化技能操作。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除了让学生掌握必需的英语知识外,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以及英语自学能力,而目标教学恰恰可以满足这一要求。目标教学的实施步骤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课前准备1.教学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