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指明了方向,厘清了思路。而课堂是对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阵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元素,有效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中国数学历史资料,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握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机,提高教育效率。本文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机渗透,做简要分析,以供广大教育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新课程教学标准和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对初中阶段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展开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地借助传统节日的优秀诗词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工作。本文主要针对中华传统节日优秀诗词走进初中语文课堂的策略展开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要求各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在政治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政治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学科教学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分析如何有步骤、有重点、有选择性地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触·探·融·践”四个步骤为学科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命脉和智慧的结晶,大学语文课程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然的土壤。本文通过大学语文课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梳理存在问题,并从大学语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教材选择、教师文化素养、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就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策略展开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史俊丽 《上海教育》2023,(S1):86-87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包含很多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一年级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书法文化为切入点,丰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素材,为学生创设新年节日氛围,潜移默化地进行美育。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理念对高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英语教学,可在培养学生英语素养的同时,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并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掌握,引导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实现文化意识的有效树立。文章以大学英语教学有效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目的,深入分析当前英语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现状,对影响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问题进行总结,通过教学方法模式创新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当前传统文化盛行的情况下,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碰撞.初中地理教师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的教学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此外,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地理教学中符合新高考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初中地理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提出了具体的渗透途径.  相似文献   

9.
马英华 《成才之路》2023,(10):73-7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文化遗产。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对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需要。文章从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意义入手,分析当下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2021年1月,教育部发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进什么、进多少、如何进”的问题强化顶层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了解并学习中国文化已成为世界瞩目的一个文化现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所有学科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中小学生存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认识理解流于表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把握不够深入的问题。音乐作为培养艺术修养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显著优势。文章分析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以期能够在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同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教育中,并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和语文等课程教材。这为基础教育尤其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在课堂渗透传统文化又大大提升了课堂意蕴。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以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提升课堂意蕴,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党和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能的传承",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要求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要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因此挖掘传统文化教育功能,深化地理课程改革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不失为教育教学的积极尝试。周红梅同志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凸显政治学科德育价值、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中,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的意义,以建立学科自信、提升教学品位;在变革课程内容、学习方法、校本课程中拓宽融入路径,以全方位、多角度地丰富教学内容、突破学科壁垒;从因课制宜、连贯性与系统化思维、时代性、创新性原则入手,以细化融入要求,准确把握原则方向。党中央将教育的根本任务设定为立德树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肩负重要时代使命,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积累、深刻领会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实现良好道德素养及人格修养的进阶提升。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0,(13):45-46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语文属于十分重要的科目,在中学所占比例较大。学生是否能够掌握语文知识,直接决定着素质教育成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内涵,积极有效地采取对策才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淑琴 《甘肃教育》2024,(2):125-128
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为幼儿带来精神启迪,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情操。因此,幼儿教师要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潜在的教学资源,整合幼儿课程,使得幼儿在学习成长中积极理解传统文化内涵,感受传统文化优良特点,自觉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精神。文章主要结合幼儿课程教学展开研究,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课程的必要性,并结合现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提升中小学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应从树立坚定的中华文化立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师德源泉、不断锤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能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方面入手。文章以敬德书院为例,阐述通过构建书院式课程体系提升中小学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学内容应围绕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方面展开,涉及哲学思想、德行修养、文化传统和技艺研习等方面,包含研修、读经典、学术、会讲、游学五类课程。  相似文献   

18.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教育中,并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和语文等课程教材。这为基础教育尤其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在课堂渗透传统文化又大大提升了课堂意蕴。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  相似文献   

19.
陈玉坤 《成才之路》2014,(22):22-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何在初中阶段结合数学学科教学对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是值得每一个数学教师思考的现实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走上成才路。  相似文献   

20.
<正>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渗透,确保现代知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历史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教育与文化的传承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主要是通过教育进行传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