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末年 1903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这一学制把实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体系并列,两者只是教育类别不同,并没有教育层次上的区分.实业教育分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中等实业学堂与高等实业学堂可以相互衔接,在各级实业学堂中都划分农、工、商、船四个大类。但限于当时社会背景、经济发展和人们的认识,实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例极低.  相似文献   

2.
1901年1月29日,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清政府被迫宣布推行新政。“新政”后全国各地大量学堂的创办,以及赴日考察学务的官员和《教育世界》对日本各级各类学校及其规章的介绍,使清政府认为有必要从法律制度上规范全国新式教育的推展。于是,1902年1月,清政府任命张百熙为管学大臣,并令他拟定各学堂章程,至8月,包括数个学堂章程在内的《钦定学堂章程》拟成,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备的学校系统,因1902年为农历壬寅年,故又称“壬寅学制”。壬寅学制从法律上对实业教育的地位给予了确立。它规定:在大学堂中设农(…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学制建设经历了一个由《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中的“实业教育” ,被《壬戌学制》中的“职业教育”所取代的过程。从“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 ,不仅仅是称谓的变化 ,而是有其更深刻的精神内涵。它是教育民主化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铸就的结果 ,是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麾下的产物。一、《癸卯学制》中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将实业教育纳入学制系统并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制度推行是在 2 0世纪初。 190 4年 1月 ,颁布了由张之洞等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 ,又称《癸卯学制》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完善且实行的学制。该学制正式确…  相似文献   

4.
试论民国初期职业教育思潮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66年左宗棠奏请创办福建船政学堂,拉开了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帷幕,到1903年清政府将实业教育列入学制。这样,我国第一次有了职业教育的学校体系。从民国建立到二十年代末期的十多年时间内,全国上下一直呼吁创办职业教育和提倡职业教育,并形成了一股社会思潮和实践运动。这种思潮和实践运动,对我国以后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走向,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杨海民 《文教资料》2005,(26):155-157
五年制高职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实业教育”,最早可追溯到清代所办的实业学堂。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初步构建了以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为三条主干的国民教育体系。在实业教育体系中有五年制高等实业学堂,这就是我国五年制高职的雏型。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学科型”的普通高等教育,也有别于较低层次的中等专业教育,其突出特点是强调教育目标的“职业性”和技术的“高级应用性”,强调对受教育者个性能力与全面素质的培养。目前五年制高职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一、财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6.
近代矿业工程教育起始于清末,以出洋留学为其先声,专门的矿务学堂隶属于实业教育系统,多兴办于1903年癸卯学制后。清末矿业工程教育较明显地具有近代教育的特点,所培养的人才形成了中国近代矿业工程技术队伍的第一梯队,但受限于当时师资、学生基础和教学条件,其成效和规模均较有限。  相似文献   

7.
近代矿业工程教育起始于清末,以出洋留学为其先声,嗣后国内多所大学堂和高等学堂相继开设矿学课程和专业。专门的矿务学堂在清末教育系统中隶属于实业教育,以1903年癸卯学制后兴办较为集中。清末矿业工程教育较明显地具有近代教育的特点,所培养的人才形成了中国近代矿业工程技术队伍的第一梯队,但受限于当时的师资、学生基础和教学条件,其成效和规模均较有限。  相似文献   

8.
<正>编者按翻开河北近现代教育史,令人心存敬畏和感慨:从清末创建新式小学、中学、大学和各种军事学堂、实业学堂等,到民国时期推行"壬戌学制",最早实行中小学六三三制,再到20世纪90年代,唐山市在全国率先普及高中教育,2009年全国首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在邯郸召开……近年来,河北省基础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一些新常态:低投入高产出的成本优势;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述了清末留日学生的概况,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别分析了清末留学生在教育行政中的活动情况,包括推动新学制的颁布和创建新式学堂等教育机构;从教于新式学堂,改变师资构成及革新教育教学方法;翻译教育类书籍,传播新的教育理论,满足新式教育对教科书的需求,推动我国新的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清末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与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新民 《职教论坛》2005,(16):61-64
清末实业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经洋务学堂、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相继颁布与实施,初步形成了现代职业体系的框架,并具有了若干与当代职业教育相似的特点,对后世职业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清末1902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开始,中国开始了现代职业教育法制化的进程。1912~1913年,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公布了《学校系统令》及各学校令和规程,又称壬子—癸丑学制,其中包括《实业学校令》和《实业学校规程》。1922年,壬戌学制由民国北京政府颁布,以综合的形式规定了职业教育学制。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戊辰学制,基本上延续了壬戌学制中关于职业教育的规定。1932年2月17日,国民政府颁布《职业学校法》,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职业学校规程》和《职业补习学校规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南京国民党政府颁布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法规和措施,基本上形成了旧时中国职业教育的法律和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早期实业学堂举要:杭州蚕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启于1898年建成的杭州蚕学馆是近代农业实业学堂这佼佼者。对当时我国实业和经济的作用和影响很大。回顾一个杭州学馆的办学历程,成绩及影响,对当今的实业,经济和教育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台湾职业教育的特色北京联大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教系丁以绣一、台湾职教体制的发展台湾的职教制度与大陆的职教是同出一脉的。1903年清政府公布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创办了各级“实业学堂”,民国成立后改为“实业学校”,1922年改为“职业学校”。国民党政府去...  相似文献   

14.
安娜 《教育家》2004,(1):41-42
中国近代学校始创于19世纪60年代。当时以科举教育为正统,仅设有同馆、方言馆等若干新学,尚无学校系统可言。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颁布《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未及实施,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年1月13日)另颁(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为中国现代  相似文献   

15.
高等专科教育就其性质而言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具有学历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双重性。高等专科教育在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上实行专业教育,培养基层和生产工作第一线的高级专门应用性人才。我国的高等专科教育如以左宗棠于1866年在福建创办的马尾船政学堂为标志的话,距今已有130年的历史。此后,以培养掌握西方科学技术人才为目的,实施实业教育救国的方针,又兴办了一批实业学堂,1902年《奏定实业学堂章程》指出:“实业学堂,所以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其学专求实际,不尚空谈,行之最为无弊,而小试则有小效,大试则…  相似文献   

16.
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部颁布实施的学制,它的出现使我国的教育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该学制首次将普通教育和实业教育分成两个相互独立的教育体系,使实业教育的地位有所提升。本文以时间为线索,重点考察癸卯学制的施行对实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中国盛行一种实利主义教育思潮,在这种思潮的推动下,清政府在“百日维新”期间,曾颁布了创办实业学堂的法令。光绪29年(1903年),制定势卯学制时,将实业教育列为一个独立的、由初级到高级的学校系统。光绪32年(1906年)颁布的教育宗旨,把“崇实”作为教育宗旨的一项内容。当时所以提出实业教育,既是从国计民生的考虑出发,又是受世界各国发展实业教育的影响所致。民国元年,蔡元培根据清末发展实业教育的状况,参考各国教育的经验,提出实利主义教育,并把它列人方针之中。民国H年10月,黄炎培在(教育杂志)发表《学校…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高等专科教育发展较早,历史较长。研究专科教育发展史,特别是总结建国三十三年来专科教育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当前制订专科学校的发展方针,探讨专科教育的办学规律,研究开创专科教育的新局面是十分有益的。(一)上海解放前的高等专科学校教育中国的专科教育源远流长,早在维新运动教育改革期间,维新派人士就大力提倡实业教育。1896年,江西蔡金台等人创设“蚕桑学堂”,这是实业教育的一个起点。从《钦定学堂章程》中可以看出,实业教育已自成系统,有:简易实业学堂、中等实业学堂和农工商医高等实业  相似文献   

19.
杨建玉 《甘肃教育》2007,(10X):36-37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时为农历壬寅年,故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建立的学校教育系统,但并未施行。1903年清政府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  相似文献   

20.
作为近代中国实行的第一部学制,癸卯学制体现了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普通、实业、师范教育并行发展,学制系统与教育行政系统分离。癸卯学制是我国教育在近代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