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陈鑫民 《高中生》2010,(1):43-44
同学们在平时做题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题目看起来似曾相识.轻而易举就可选出“正确答案”.结果却发现自己错了。这些题目就是我们所说的陷阱题。它们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解答。出题者往往设下“陷阱”,如果大家用固定的思维方式去考虑.就会误选答案。近年来,高考试卷中也常有这种性质的试题出现。当同学们遇到这种题时.同学们既不可轻易下手.也不可不知所措.而应做到三思而后行。  相似文献   

2.
高考题中的解答题,必有一道三角函数题.命题者往往将一部分条件隐藏在题目之中,设置陷阱来迷惑考生.下面列举可能出现的“陷阱”题,以提醒同学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林少安 《新高考》2004,(4):22-23
在解析几何的解题过程中,常有一些若暗若明、含而不露的条件.隐藏在题设或结论的背后,在我们没有觉察的情况下,将我们的解题思路引向歧途.如何躲开题中预设的“陷阱”.得到正确的解题结果.这就需要我们对常见的“陷阱”做到心中有数.笔者整理出了解析几何题中的各种“陷阱”,同学们如果在解答解析几何题的时候,对照这些可能忽略的条件.一定可以得出更全面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怎样指导学生解答“陷阱题”周锡根(江苏省江阴市城北中学,214431)“陷阱题”通常也叫“圈套题”,是一种学生极易做错的习题.“陷阱题”与常规题不同,它具有较强的引诱力,较大的迷惑性,较好的隐蔽性.近年来,测试卷上、中考卷上、竞赛卷上,常有这种性质的...  相似文献   

5.
所谓“迷惑”题,就是指命题者对物理概念、规律、现象和事实等,在题目中加以变化、分解、隐藏,故意设置障碍或陷阱,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把学生引入歧途,形成错误理解,最终导致错解的一类疑难问题.这些经过命题者精心设计的“迷惑”题,已形成了我国各级各类物理考试试题的一种风格和命题趋势.本文拟对“迷惑”题的“迷惑”及对策作一些探讨,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成题改编是从已知题目出发,经过改造深化,得出新题的一种命题方法.它要求的不仅仅是“形式新”,更重要的是“内容新”,特别是在解题方法上要有不同程度的丰富与创新(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7.
袁绪明 《甘肃教育》2007,(11S):53-53
为进一步提高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解决物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对题目中隐含条件准确定位能力、识破“陷阱”的能力、跳出解题误区的能力。现就经常出现的一些典型题学生易错原因分析如下,与同仁们商讨。  相似文献   

8.
在中考中同学们往往会因为一些看似简单却又容易丢分的题目而费尽心思。这种题目就称为“陷阱题”,通常也叫“圈套题”,是一种极易做错的习题。“陷阱题”与常规题不同,它具有较大的迷惑性,较好的隐蔽性。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常有这种性质的试题出现。当我们遇到这种习题时,常感到不知所措。或者我们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到最后却是错误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解答这种“陷阱题”呢?下列方法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9.
金宏道 《数理化解题研究》2005,(2):F004-F004,F003
题设“陷阱”是命题人独具匠心、良苦用心的体现,没有“陷阱”的题往往缺少活性,题设“陷阱”要求应试者思维具有整体性、周密性.认真审题,深入剖析,找出题干中最具价值的隐蔽信息,只有认清殊途,才能免遭覆没,请看以下几例: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数学题中的隐含条件往往最容易被忽视,这些隐含条件通常被称为题中的“陷阱”,做题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本文首先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为您探出“陷阱”,然后再出几道题让您试一试,可得小心“陷阱”哦!  相似文献   

11.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理科)第12题,是一道非常难得的创新题.这道试题,在常规题目的基础之上蕴含着不少新意,在题意简明的表象之下隐藏着许多陷阱.解题时,虽然容易“入手”,但是难以“得手”.这道试题,作为高考数学选择题的“把关”题,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2.
化学试题所提供的数据大多是与解题密切相关的有效数据.对有效数据的合理调用是解题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有些数据是编题者精心设计的“陷阱”,有意使答题者落人“圈套”.如想准确无误的越过障碍,解题时必须对这些数据进行多向审视,通过分析比较找到试题弱点,并以此突破全题.本文例举不同类型的题目解答如下,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考场就像战场,只不过考场的应战对象是试题.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看清题目、弄清题意是答题的关键所在.可以说认真阅题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答好题的前提.倘若不能审清题意,如将“不正确”看成“正确”,势必南辕北辙,满盘皆输.现在伴随着能力考查力度的加大,信息迁移题的比例已达50%左右,这类题目的特点是:情景新,题干文字叙述多,若不能剔除无效信息,则会觉得内容杂乱,无从下手.所谓阅题,就是说拿到试卷后,先逐字逐句地看二三遍,要做到四抓:一是抓关键字词,如“不”、“最多”等;二是抓专业词语,如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化学专业名词,电流强度的单位“安培”是物理专业名词,还有速率、DNA、水解等;三是抓其中的数据单位;四是抓题目的设问指向.前“三抓”是要删除无效信息或干扰信息,收拢有效信息;第“四抓”是要做出符合要求的解答.  相似文献   

14.
要写好命题作文,在审题时必须弄清题目的“宽”与“窄”。“宽题”指题目的灵活性大,写作重点不明显;“窄题”指题目的限制成分较多,写作重点较明显。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作文题常见的几种结构形式(多行标题则指正题)。1.作文题一个词。如《社戏》(名词)...  相似文献   

15.
中考试题中,有一类难度不大却很容易丢分的题目,导致丢分的原因是命题者常常在题中设“陷阱”,制造障碍,如果审题不严,思考不周或基础知识不扎实,稍不留意便会“中计”而误入“陷阱”,本文对解数学“陷阱”题的一鉴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出6种有效策略,供同学们参考。 策略一:理解概念,避开“陷阱” 概念不清,思维就容易混乱,导致判断、推理或理解错误,命题者常常抓住学生这一弱点设置“陷阱”,只有透彻理解课本中的每个概念,才能灵活运用,避开“陷阱”。 例1 当x=___时,代数式x~2-4/x~2+5x-14的值为零, 本题“陷阱”就设在分母不为零这一条件上,若把分式的值为零理解为分子为零便会掉入命题者的“陷阱”中。 解:由x~2-4=0  相似文献   

16.
所谓“陷阱”题,是指命题者设置一些具有较强迷惑性的选项,诱使答题者往其设置的圈套中去作答,而最终得出错误结论的题目。这类题因其隐蔽性强,而屡屡使学生作出错误的选择.它旨在训练学生慎密的思维逻辑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具有非常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现通过分析几例来帮助大家提高辨别能力,防止错误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中考英语中的“单项选择”题中常常隐含着“陷阱”,考生若按照“定势思维”去解题,往往容易出错。实际上,解答此类题目时应该要注意两点:1)认真审题,不受“定势思维”的影响;2)在考虑固定句式或固定搭配的同时,还要注意上下文的语义逻辑。下面以一些试题为例,谈谈如何破解“单项选择”题中的“陷阱”,希望对同学们在解答此类题目时有所帮助。1.Lin Tao can thelp the trees for he is busy writing a letter nowA.to plant B.plantingC.planted D.to be planted[解析]考生易受can thelp doing sth这一固定搭配的影响而误选B。但题干中的f…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一道题,如果仅仅停留在把题目的答案找出来,为解题而解题,数学思维能力很难得到深层次的训练和提高.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该想尽办法让思维呈立体状,由点到面,通过解一道题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尽可能让一道题目变得更丰满,知识容量更大,同学们收获更多.如果恰当运用“一题多解”这种策略,就能很好地训练同学们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选择题中,出题者为了考查学生对化学双基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常利用题干设置一些“陷阱”,致使一部分学生因双基不牢、能力不强、处理不当掉入出题者精心布好的“陷阱”而失分.要解决这一问题并不难,只要我们在学习中抓好双基,夯实基础,同时善于总结归纳,内化知识,练就慧眼,就能识别试题中的“陷阱”,并能根据布“陷”类型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下面就选择题中常见的布“陷”类型及解题策略作一总结,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们做英语的选择题时.出题者往往设下“陷阱”,改用熟悉的句型结构.利用一些词或短语的搭配来制造陷阱,误导考生掉入所设的陷阱,考生常常会受到固定思维的束缚而忽略了题中已经变化的条件或情境,轻而易举选出“正确答案”,结果往往选错。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在平时应学会深入分析句式结构及成分,尤其是长难句,认真分析语境,找出其特殊性。要时刻记住:语意第一、语法第二的解题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