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对文书立卷进行了改革:归档文件实行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取消"卷"级整理,"卷"不再作为文书档案的保管单位和统计单位.以"件"为单位的文书立卷方式代替以"卷"为单位的传统立卷方式,给档案工作带来了巨大方便;但另一方面,时至今日这一方法并未得到普遍使用,可见新的立卷方式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出台的《归档件整理规则》对书立卷进行了改革,归档件实行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取消“卷”级整理,“卷”不再作为书档案的保管单位和统计单位。以“件”为单位的书立卷方式代替以“卷”为单位的传统立卷方式,给档案工作带来了巨大方便;但另一方面。新的立卷方式也存在一些缺陷,有待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的出台,归档文件按卷整理的许多弊端有望通过以件整理的方式予以解决.但是,文件按件整理与传统的立卷归档差异太大,它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刻而全面的.按卷整理尽管有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但各项管理工作都已有其各自的规律与标准,从而保证整体工作的有序化.改为以件为单位整理,从根本上改变了一些传统的标准,就必须对以件为单位进行归档文件整理及归档后管理的规律加以研究,制定相应的标准.否则,将给归档文件的整理和归档后的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已经发布,与<文书档案案卷格式>并行实施.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以"件"为整理和保管单位,后者以"卷"为整理和保管单位.相对于"卷",以"件"为单位,既有利,也有弊.  相似文献   

5.
调查得出了河南省疾控系统档案管理“以女性为主,年龄结构合理,职称任职时间短,兼职多,更换频繁,高学历,非本专业,少有专业技术职称.部分单位主要档案制度不落实.档案门类多样,保管相对分散,家底不清.既按件整理,也按卷整理是适合疾控系统单位整理档案的方式;年度-组织机构组卷法是使用最多的组卷方式.业务档案与单位职能相关度最高,利用率最高,基本能够满足日常利用需要”的结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档案整理装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卷"为单位,一种是以"件"为单位,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文章将两种方法优点结合,对档案装订装具进行改革、发明"卷件合一"的档案装订夹,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吕琳 《档案管理》2021,(5):94-95
本文分析了科技档案按"卷"整理的弊端,对在档案信息化和文书档案整理改革成功背景下,科技档案按"件"整理的可行性、意义等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机关档案工作面临现代化管理进行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它是为了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需要,提出的完全不同于传统立卷方法的"文件级"整理方法.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规则>以"件"为整理和保管单位,传统的方法是以"卷"为整理和保管单位.相对于"卷",以"件"为单位,既有利,也有弊.  相似文献   

9.
一、以"件"为单位管理,使文书归档工作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简化,省事、方便、高效.传统立卷方法通常有两难,一是组卷难,对组卷要求高,既要考虑"六个特征"之间的相互组合,又要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还要考虑到案卷的厚度.关键是还要拟写出能切合实际反映出案卷内文件内容的案卷标题,这就要求立卷人有较高的素质,既要熟悉单位的业务,又要有档案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二是工作量大,年度收集、组卷、编写页号、抄写卷内目录、装订、切边、填写案卷封面、排列案卷、编写案卷号和案卷目录等工作量很大.以"件"为单位进行档案管理,只要做好平时立卷随到随存档,不用等到年终集中整理,大大减少了工作量,简便易行.按保管期限放入相应的类别中排列在一起,便于档案人员保管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江红 《山西档案》2008,(1):43-44
自2000年国家档案局颁布<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以来,文书立卷改革工作在全国迅速展开,其实质是档案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单位的改革,核心内容是改卷为件.改革前档案整理的重点在于组卷,改革后档案整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正确地划分件.笔者查阅了许多环境保护专业期刊和档案专业期刊,都没有找到环保部门实施<规则>经验介绍和探讨类的文章.笔者经过学习和实践,认为环境监测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灵活应用<规则>和传统的案卷整理方法,卷件结合,开展档案归档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常崴  鞠艳 《北京档案》2004,(9):32-33
文书档案立卷改革在我国从最初摸索、试点至今已有七八年之久,多数单位进行改革之后对新的公文整理方法给与了肯定.但是,在尚不能实现档案全文计算机检索的单位,单份文件在保管、利用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目前的各种装订方式都有利有弊,没有一种被普遍认可;二是归档文件按"件"整理装订,在档案利用过程中,由于失去了卷皮的保护,文件极易损坏;三是相对于案卷来说,利用时单份文件的抽插更易造成错乱;四是清查档案时将大大增加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有问有答(58)     
按《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整理文书档案,没有说档号的问题,而科技档案的就有。那我还用编档号吗?答:《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与以往我们整理档案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不组卷,而是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  相似文献   

13.
2001年开始试行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突出的一点就是机关文件整理归档时,不再用"卷"而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归档、保管、利用和统计,传统的文书组卷、编号、装订和抄目等繁琐的手工操作方法将被以计算机存贮、检索和提供利用的现代化工作方式取代,这是档案工作的一项熏大改革.笔者认为文书立卷的改革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档案工作的要求,是档案工作的一大进步.其突出的优点是:  相似文献   

14.
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提出了改革立卷,推行文件级管理,但基本保留了原"立卷"思想.对于利用计算机技术管理档案,这种改革还未到位,为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数据的强大能力,可对<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进行大胆突破,对一个年度内的所有归档文件,不再按保管期限和类别进行分类,也不按问题结合重要程度进行排列,只作划分保管期限和编一个统一流水件号工作(为方便手工检索,可按问题或机构划分类别),把目录信息录入计算机,并可全文数据录入,按保管期限和类别分类,编制手工检索工具,所有归档文件通过年度和件号定位.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可行,利用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5.
回顾自《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发布以来高校档案整理有关规范的发展历程,疏理高校"卷""件"结合整理模式产生的背景、理论依据及实践状况,分析该模式的执行困惑,即"卷""件"整理的执行范围不明确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问题。笔者认为,各高校探索"卷""件"结合档案整理模式,应遵循"共性+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全宗档案分类的起点应明确为按档案门类分类,不同档案门类之间所用的整理分类等可以互相不一致。  相似文献   

1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由科研、教学七个单位合并而成.2000年7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档案馆正式成立之时,恰逢国家档案局颁布实施档案行业新标准.为按新标准做好并校后的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在吃透标准精神充分做好思想准备的前提下,针对学校档案新全宗的党群、行政和其它门类的综合部分进行卷改件、推行文件级管理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和摸索,逐步形成了一套高校档案领域具有特色的卷改件整理工作的新方法.具体作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归档文件由"卷"改为"件"后,解决了基层"立卷难"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了基层档案工作者的欢迎.但我们在日常工作的检查中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以"件"为保管单位档案进馆时限的临近,一些以"件"为保管单位的县直单位及乡镇,归档文件有散缺与错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国家档案行业推荐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已于2000年12月6日发布实施,这是我国档案管理改革中的大事.我们知道,归档文件的整理,尤其是"卷"改"件",不光是整理问题,还涉及到档案的编号(编制档号)、排列、排架,甚至保管和利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新标准的执行,将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继续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涉密文件该怎样归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单位一年档案有三十份左右,涉密文件有十份左右,且有绝密、机密、秘密.按卷整理:在档案整理时是否要把涉密文件和不涉密文件分卷装订?是否要把绝密、机密、秘密文件分开?如是,卷太薄,很难立卷.如不分开,在卷内目录备注看填上密级可否?按件整理:首先,同一年度档案划分保管期限,同一保管期限内文件排列时,涉密文件该如何处理?如按同一问题排列在一起,在归档文件目录备注内填密级可否?  相似文献   

20.
冯毓瑛 《浙江档案》2002,(12):10-11
200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正式施行.<规则>中明确提出了文书立卷改革的中心内容是将以"卷"为保管单位,改为以"件"为保管单位,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立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