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读者反馈表     
《山东教育》2006年第25期刊发的《拿什么拯救你,农村教育》一文,深深地触痛了我。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校长,更能体会到农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无奈和尴尬。这篇文章道出了我们许多农村小学校长的心声——谁来关心我们的农村小学教育?谁来支撑我们的农村小学教育?  相似文献   

2.
《山东教育》2006年第25期刊发的《拿什么拯救你,农村教育》一文,深深地触痛了我。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校长,更能体会到农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无奈和尴尬。这篇文章道出了我们许多农村小学校长的心声——谁来关心我们的农村小学教育?谁来支撑我们的农村小学教育?  相似文献   

3.
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孩子;我的世界你永远不懂;共同的痛,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张燕 《母婴世界》2011,(6):10-10
突然有这么一天,“抹布女”这个名词就莫明其妙地在网上爆红起来,不管看没看过《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女人们情不自禁地被这个名宇吸引,几个朋友的签名不约而同地改为:做什么也不做抹布女。  相似文献   

5.
孔鸿浩,曾就读于杭州拱墅职业高中,浙江省艺术学院表演系2005届毕业生。电视作品:《危情实录》《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国足球》《国家干部》《飞花如蝶》《冬至》《中国家庭》《富起来的人》《大侦探西门》 咖啡剧:《比如女人》  相似文献   

6.
刘云 《山东教育》2004,(34):34-34
我任教于一所农村小学,由于条件较差.没有什么教育名著可以拜读,唯一能获取教育教学营养的就是《山东教育》了。对于《山东教育》,我是每期都看,每篇必读,并做了大量的阅读笔记。  相似文献   

7.
李茂学 《山东教育》2007,(11):11-11
《山东教育》2007年第7期刊发的《谁来救救小学教育》一文我最喜欢。它说出了一位农村小学校长的心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今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不足与危机,道出了一位农村教育工作者的无奈。我作为一名农村普通教育工作者。在此呼吁:“谁来救救山里娃!”[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孔鸿浩,曾就读于杭州拱墅职业高中,浙江省艺术学院表演系2005 届毕业生。电视作品:《危情实录》《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国足球》《国家干部》《飞花如蝶》《冬至》《中国家庭》《富起来的人》《大侦探西门》咖啡剧:《比如女人》  相似文献   

9.
《小读者》2012,(1):9-10
酒店高层管理人、高级经济师、教授、室内设计师、作家等多重职业身份兼具一身的海岩,先后创作出《便衣警察》、《玉观音》、《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深牢大狱》、《河流如血》等多部畅销小说和剧本,他的剧作捧红了陆毅、佟大为、印小天、徐静蕾、刘烨、孙俪等一大批新星,海岩因此而赢得了“星爸爸”这一美誉。  相似文献   

10.
李海英 《小学生》2005,(5):16-17
曾经在一本书里我读到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教育好了一个女人,那么就等于教育好了一个家庭;如果你教育好了所有的女人,那么就等于拯救了整个世界。”由此可见,教育好一个女孩将意味着什么。我就是一个女孩的妈妈,这个女孩是武桐。  相似文献   

11.
曾经,多少学生感叹“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教师也无奈于“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语文!”我们寻寻觅觅。我们上下求索:敢问路在何方?路在正本清源,实现语文课快乐的回归。  相似文献   

12.
几年前,一位从山城重庆来到北京的姑娘,凭借天生丽质,19岁就夺得了新丝路模特大赛冠军,并在世界超模大赛上荣获“最佳亚洲形象奖”。之后,她又出演了《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一米阳光》、《女才男貌》等偶像剧,受到了观众的青睐。这位迅速蹿红的多栖艺人就是——于娜。身  相似文献   

13.
谯黎明、蒋蓉蓉两位所著《乡村教育的文化困境》一文(《四川教育》2002年第10期),视角独到,文字大胆,论点更让我折服。他们说出了我一直想说的话———“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确实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国家大力进行的西部大开发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事实。开发西部很大程度就是开发西部的农村。素质教育的时代到来了,它从城市一夜之间吹到了广大的农村地区。然而,“城乡差别已事实上造成了城乡文化价值的对立……城市文明以压倒性优势取得了阐释‘现代文明’的话语霸权。”“我们不禁要问:素质教育、‘减负’、创新教育等代表城市呼声…  相似文献   

14.
<正>"趣味教育"的概念是梁启超第一个在中国提出的。在梁启超的《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一文中,有这样的话:"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两个答案表明了梁启超的人生信仰与人生观,那就是"趣味"。由此可见,对梁启超思想的了解与把握,"趣味"是关键。你的课有趣有味道,孩子们就愿意听,喜欢听。我想,在小学课程中,该如何做  相似文献   

15.
早些时候,在一本书中偶尔看到这样一句话:没有玫瑰,我拿什么拯救我的爱情,没有牛奶和面包,我拿什么来拯救我的家人。是啊,在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中,都有自己生活的底线,如果缺失了这个底线,我们的生活将如一杯凉开水,淡而无味。那我的底线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一没有学生,我将拿什么来拯救我的前途,我的事业。  相似文献   

16.
韩磊 《八小时以外》2012,(3):101-103,100
她是《风吹云动星不动》中的林墨琴,是《给我一支烟》中的叶子,是《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中的杜晓彬,是新版《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的罗晶晶,是《风声传奇》中的顾晓梦,现在,她是《北京爱情故事》中的林夏。"我爱你,跟你没有关系。"这样的话从张歆艺口中说出,让人丝毫不感诧异,仿佛这样至情至性的女子角色是为张歆艺准备的,甚至就是她的本色。一抹微笑,一个眼神,一次哭泣,一次次"出卖"了她的倔强与执著。  相似文献   

17.
早些时候,在一本书中偶尔看到这样一句话:没有玫瑰,我拿什么拯救我的爱情,没有牛奶和面包,我拿什么来拯救我的家人。是啊,在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中,都有自己生活的底线,如果缺失了这个底线,我们的生活将如一杯凉开水,淡而无味。那我的底线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没有学生,我将拿什么来拯救我的前途,我的事业。  相似文献   

18.
单付辉 《教育文汇》2007,(11):45-45
与《教育文汇》相识纯属偶然,但又不失“一见钟情”之缘。 前年的一天,我校的孙校长和我说:“《教育文汇》杂志里有不少文章写得很好,你拿去读读,对你会有很大启发的。”我想,既然是校长推荐的杂志,那一定不会差,肯定值得去读。  相似文献   

19.
李志欣 《中国德育》2011,(10):34-35
默默品读温家宝总理在第2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在河北张北县第三中学为广大农村教师作的《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报告,我深深地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掷地有声的办好农村教育的决心感动着。报告从办好农村教  相似文献   

20.
马卡连柯的教育著作《教育诗》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爱偷东西的孩子,在痛心地承认错误并表示悔过自新时,马卡连柯却连连摇头说:“你呀,改不了啦,还会偷第二次、第三次。”后来那个学生果然旧病复发,马卡连柯说:“怎么样?我说得没错吧,还会有第三次,等着呢。”但是,在马卡连柯的激将下,那个学生再没有发生过第三次。爱偷东西的习惯从此便远离他而去了。读了这个案例,感觉上与我平时教育这类学生时“屡教屡犯,你是无药可救了”、“打个赌,你如果改好了,我的名字倒着写!”、“保证有什么用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