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敦煌是我国古丝之路的咽喉重镇,也是中西音乐文化交融之地。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东千佛洞、水峡口、五个庙等)壁画举世闻名,壁画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古代音乐图像,留存有音乐内容的洞窟达250多个,绘有乐器图像6,000余件,不同的乐器就有40多种,打击、吹奏、弹拨、拉弦乐器种类俱全,反映了上自十六国、下至元代  相似文献   

2.
敦煌石窟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壁画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古代音乐内容。其中绘有乐器演奏图像6,000余件,包括了不同门类的乐器40余种,反映了上自十六国、下至元代一千余年(即公元366年至1368年)的乐器发展状况。敦煌壁画乐器的研究,是敦煌学的一部分。敦煌研究院音乐舞蹈研究室的专家们,在  相似文献   

3.
敦煌壁画,留存大量古代乐器图像,其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表现之生动,延续之久远,举世叹为观上。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先民长期音乐实践的积淀。敦煌莫高窟绘有:大小型乐队500余组,乐伎3000余人,各种乐器400余件,共有乐器44种。这些图像分市在200多个洞窟中。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西夏、元代,延续近千年,它反映了各个时期,各种乐器的形制和演变、演奏方法、组合形式,以及当时的社会音乐风尚。这些材料,为我们研究乐器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历史参考依据。笔者对全部洞窟壁画中的乐器,进行了数次考察,将壁画中的乐器图像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4.
敦煌壁画中有一个极为壮观的音乐世界留存着中国古代的大量乐器、音乐表演的图象资料。这是研究音乐文化历史的极为珍贵的宝藏,已为中外文化史学者们注意。仅莫高窟统计:有音乐洞窟200个,乐伎3346身,不同类型的乐队490组,乐器44种4330件。我们所谓壁画上的“音乐”,实际上就是乐器和乐伎的图象。一壁画乐器出现于下列场合(一)表现天宫、佛界和人间世俗的歌舞音乐场面;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音乐对应排列、乐器造型多样,音色混合配置等角度探讨敦煌壁画音乐艺术中的美学观。  相似文献   

6.
举世闻名的敦煌壁画中保存着大量的古代乐器演奏图像。这些乐器包含着古代乐器的众多品种,反映了上自十六国时期下至元代千余年乐器发展的概貌,其中有我们所熟悉的各类乐器,也有历代文献失载而一时难以命名的乐器。敦煌壁画乐器是有待深入研究开发的古代音乐宝库。  相似文献   

7.
过去知道中国美术史家、绘画雕塑家,无不到敦煌莫高窟去研究学习。今天看到敦煌壁画乐器的研制成果,又听了用如此丰富多彩古雅绚丽乐器演奏的音乐,认识到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在敦煌学中新拓展了一个研究领域,今后的音乐史家、古乐器研制家也应该到莫高窟去开阔眼界,了解传统。日本正仓院收藏有几件相当于中国唐代的乐器,人们就  相似文献   

8.
郑颖 《甘肃教育》2021,(6):132-133
统观敦煌乐舞壁画,在不同历史时期以乐器乐种、排列方式、表达内容、审美投射的综合形式直接呈现出特有的文化思想。以民族音乐文化交流背景对其展开微观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脉络式的研究成果具有艺术茫学、宗教文化传播下的音乐文化交融、舞台实践艺术参考的综合理论研究意义。本文通过简要梳理不同历史时期敦煌乐画的呈现状况,整理出漫长的敦煌音乐文化发展历史中,各个时期的民族音乐特征,以期以本文为索引,开启对敦煌民族音乐文化交流背景,敦煌音乐史学发展研究角度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本书是《中国壁画全集》中敦煌壁画第6分册,载有盛唐神龙、景龙、开元、天宝诸时代35个石窟的202幅壁画图版。这些图版有巨幅经变画、大型人物画以及建筑、山水、图案等,有的是首次刊印,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盛唐壁画的精华,反映了敦煌壁画盛唐时期的艺术成就。这些盛唐壁画造型优美,构图宏伟,内容丰富,色彩鲜艳,代表着盛唐艺术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0.
《敦煌壁画乐舞研究》一书,集结了郑汝中先生在敦煌十余年辛勤工作的丰硕成果。当本书出版之际,我回想起在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上初识汝中先生的情景。那天,我拿着一幅有琵琶图像的粟特壁画图片,向郑先生请教。汝中先生谆谆教诲,至为恳切,至今仍令人不胜怀想。 也是在那次会上,我们恭听了郑先生《郭煌壁画乐器研究》的讲演。汝中先生绘制了一幅《敦煌壁画琵琶形态图》,绘出了琳琅满目的50种敦煌壁画所见的琵琶图式。讲演指出:“这50种图形,基本可以概括一千余年中的中国琵琶流传的形态,若再与今日基本定型的琵琶对照,可以看出这件乐器在我国发  相似文献   

11.
"舞蹈道具"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的定义是"为舞蹈表演而制作的用具,是构成舞蹈艺术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以敦煌壁画中的舞蹈道具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乐器和长绸两种类型,并通过对代表作品的举例分析,归纳、总结出敦煌壁画中的舞蹈道具在敦煌舞蹈中的运用及在运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丰富和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创新敦煌舞蹈艺术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敦煌乐器已由敦煌研究院音乐舞蹈研究室和北京民族乐器厂合作研制成功,并于今年3月在首都北京通过鉴定。敦煌壁画乐器图像通过研究制成有形有声的实物,是敦煌乐舞资料研究的显著成果,是对敦煌石窟音乐宝藏发掘的有益尝试,也为音乐史的研究增加了新内容。  相似文献   

13.
敦煌艺术,是建筑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书法艺术、文学艺术等的综合艺术。这些艺术品主要产生于中世纪的敦煌之地,大宗的是石窟建筑及石窟内的彩塑壁画,主要是表现佛教内容的,或为佛教服务的,因此说,敦煌艺术实际上是宗教艺术,并以石窟艺术为其代表,一般所说敦煌艺术,即指敦煌石窟艺术。敦煌石窟,是敦煌地区所有石窟的总称,即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五个庙,存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共计约500多个。尤其莫高窟是举世保存最好的,规模亦大,内容丰富,艺术水平也高,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堪称中外石窟中的姣姣者,  相似文献   

14.
一、缘起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东千佛洞、水峡口、五个庙等)的大量古代壁画中,有一个极为丰富的古代音乐世界,描绘了各个时期的乐器图像,这是中国也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珍藏。仅莫高窟就有音乐内容的洞窟200多个,绘乐队500组,各种乐伎3,500身,乐器品种44种,共绘各种乐器6,000多件,可以说这是当今世界上反映占  相似文献   

15.
《敦煌壁画乐器研制》课题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敦煌研究院与北京民族乐器厂密切配合,将壁画上多姿多彩的乐器图像通过精心的研究、设计,运用现代乐器科技,使之转化为栩栩如生、音响丰富的乐器实物。开发了我国古代乐器的宝藏,丰富了民族乐器的品种,拓宽了敦煌学的研究领域。为我国音乐史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6.
2007年8月24-27日, "敦煌壁画艺术继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莫高窟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齐聚莫高窟,共同讨论敦煌文物和艺术与现代中国艺术创新的问题.本次学术会也是"段文杰先生从事敦煌文物和艺术保护研究60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敦煌壁画中有关汉唐长安城的图像,分别出现在莫高窟初唐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昙延法师灵异故事",莫高窟盛唐第217、103窟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序品"中,另有以莫高窟第85窟为代表的晚唐五代时期华严经变中的里坊图像。这些唐五代宋初出现在敦煌壁画中的有关汉唐长安城的图像,是目前所知仅存的以彩色壁画形式记录汉唐长安城相关信息珍贵资料,有重要的历史和学术价值。敦煌壁画是"形象的历史",仔细梳理和解读几处敦煌壁画中与汉唐长安城有关的画面,可以看到长安城在中古时期绘画史中蛛丝马迹的影像,使得曾经极其宏伟壮观、令世人无限向往的汉唐国际大都会长安城,通过敦煌壁画的片断式记载而展现在世人眼前。虽然目前揭示出来的仅是宏大的长安城的一个个小场景,但也初步展现长安城的魅力所在,同时也彰显敦煌壁画研究的价值及其美妙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古琴艺术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记谱法、弹奏法、指法、乐律、关学等体系,故又有“琴道”或“琴学”之称.古琴不仅仅是用于演奏的一件乐器,可以说是集中国传统音乐、文学艺术之大成者,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中孤寂黯淡的“雅”的审美倾向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殷光明著《敦煌壁画艺术与疑伪经》,已于2006年12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敦煌壁画艺术中与疑伪经相关的图像及资料进行了梳理和综合研究:一、导论;二、敦煌的疑伪经与图像;三、敦煌壁画艺术与传统神话题材;四、佛道相激;五、佛儒相融;六、佛教与王道政治;七、敦煌石窟中的地狱图像与冥报思想。  相似文献   

20.
"乘象入胎"是根据释迦牟尼传记所描绘的佛传故事画,佛经对此多有记载。文章通过图文对照,对莫高窟现存十余幅"乘象入胎"壁画之伎乐音声进行了系统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敦煌壁画"乘象入胎"不论从整体还是局部都刻画了一幅具有气韵之质的音声景观,其以高度艺术化的方式完美诠释了佛教音乐美学的微妙、和雅、正直、深远等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