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 梁漱溟先生30年代与其同仁来到山东,在邹平县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并先后任研究部主任、副院长、院长,曾兼任邹平实验县县长。在邹平期间,梁漱溟对其创立、并努力奋斗实现的乡村建设理论进行了一次完整、全面、系统的实验,直至1937年日寇入侵山东为止。梁漱溟是一位认真探求中国的真理并致力于实践的人,乡村建设亦即乡村教育就是他这种理论和实践的主要内容。梁漱溟在邹平七年的实验中,社会成人教育是其基本的内容并有惊人的创举,这是其乡村教育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是由其通过乡村教育改造农村  相似文献   

2.
梁漱溟是从乡村建设的立场来看待社会教育的。在乡村建设的实践中,梁漱溟逐渐认识到,乡村建设离不开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以社会为对象的教育,是乡村建设的基本途径,乡村建设是社会教育的实施目标。他主张乡村建设与社会教育合流并提出了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通过设置村学乡学来实现其社会教育的理想。  相似文献   

3.
梁漱溟乡村建设教育实验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先生用乡村建设理论试图解决当时中国人民的生活问题,经济问题和文化问题,其乡村建设理论对我们当今农村教育仍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梁漱溟与乡村建设运动●郭祥增卢伟梁漱溟先生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他于30年代在山东省推行乡村建设运动,在当时可算个创举,令人瞩目。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广西桂林人,1893年生于北京。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是举人或进士,也都做过清廷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于教育救国的共同目的,为解决中国农村极为严重的衰败问题,乡村建设运动应运而生。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和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当时乡村建设运动中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两个派别。晏阳初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晏阳初是基于平民教育的原则采用三大方式进行四大教育,从而进行乡村系统改造;而梁漱溟则是从文化复兴中国的角度,着重于建设一种新的社会组织。他们的乡村建设思想对当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与我国提出的乡村教育目标及乡村振兴战略相比,目前的乡村教育仍然任重道远。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突出。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代表性成果,它对今天的乡村教育及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梁漱溟主张通过传统文化来重塑乡村教育的魂,通过综合实践改革的推进来培育乡村教育的根。这一思想提供的启示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是文化自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是文化统整,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景是文化提升。  相似文献   

7.
邵艳  张云英 《考试周刊》2011,(22):214-2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实际上是以农村作为载体,积极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农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性工程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我们应以梁漱溟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作为摸索的基点,创新农村教育理念,把农村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更新农村教育思路,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农村教育的立足点;重塑农村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让知识分子下乡,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改革农村教育方式,实现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梁漱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学者、思想家、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本文概括总结了梁漱溟乡村成人教育思想的终身性、重要性和实践性三个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他的乡村成人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国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战后,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在一片"救国"声中,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上的乡村建设运动格外耀眼,梁漱溟所主张实施的乡村建设就是其中的代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虽未取得实际意义上的成功,其乡村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其乡村建设中,旨在利用教育机制建设乡村、振兴中国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中,乡村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观照彼时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乡村教育思想家的思想闪光点,对当今我们做好乡村教育工作依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1.
梁漱溟希望通过乡村建设运动改变旧中国的落后状况。他认为,乡村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国文化的根本,才能得到有效推广。乡村建设的最佳模式是政治与教化、教育的结合,通过激发"人类的理性"进而为中国农村赢得发展机遇。可以说,梁漱溟所谓"人类的理性"是以乡村建设与"政教合一"作为相互融合的展开路径,二者共同推动了儒学在现代社会的自我转换。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榨下,中国农村经济凋敝,日趋崩溃,农村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一些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纷纷奔向农村,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实验活动,试图通过农村教育的发展来拯救农村。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晏阳初的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黄炎培的乡村职业教育实验,以及陶行知的乡村教育运动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等等。本文试将陶行知和梁漱溟的农村教育思想作粗浅的比较和研究。 一、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合流——陶行知、梁漱溟农村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  相似文献   

13.
试论梁漱溟乡村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漱溟是我国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乡村教育理论不但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奠基,兼容西方现代文明的精华,而且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内容丰富而深刻.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是我们今天进行农村教育改革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所发起的对乡村教育理论的探索,不但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注重吸取西方文明的精华,而且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从定义、对象、目的、意义及内容和手段几个方面,我们试着对梁漱溟乡村教育理论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5.
梁漱溟是我国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乡村教育理论不但是以中国传统化为奠基,兼容西方现代明的精化,而且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内容丰富而深刻。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是我们今天进行农村教育改革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为实现民族自救,对乡村教育与建设进行深入探索。通过开展大范围的乡村教育实验,形成了其兼具时代性和个人特色的乡村教育理论,其中,他对乡村教师的从业要求与角色期望构成了他的乡村教师观,从教师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教学内容以及师生关系处理等三个方面提出要求或寄予期望。通过深入挖掘梁漱溟的乡村教师观,引导乡村教师增强乡村教育中的乡村文化认同、建设好自身师德修养、根据乡村学生发展特点而教、积极实现教师学习者身份的转变,能够为新时代我国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提供借鉴与指导,推动我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是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根呢?……中国文化有形的根就是乡村,无形的根就是老道理。所以所谓中国文化已经崩溃到根,已根本动摇,也就是说中国的乡村已经崩溃,中国的老道理已经动摇了。”(梁漱溟《乡村建设大意》)梁漱溟讲这番话时是1936年,当时在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陶行知等学界扛鼎人物的领导下,中国推行的乡村教育运动和乡村建设运动已经开展了10余年,而且成果显著。今天,当我们审视日趋衰败的中国乡村教育,审视全民族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式微,聆听梁漱溟的疾呼,依然感觉振聋发聩。用二分法来评判50多年教育改革的成败是自欺欺人。从民族发展大计来看,从传承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的成绩来考量,以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来打分,中国教育的改革无疑是不及格。其中,最让人担忧的是因为乡村教育的凋敝而导致的中国传统文化“根”的丧失。本文就此谈一谈中国乡村教育目前所面临的文化困境。一、城乡二元对立体制导致的资源不均衡使乡村义务教育的总体水平下降,农村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下降,文化建设无法为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教育一直被视为缩小城乡差距的良方,在中国,教育却在其中起着负面作用。人为制造的城乡...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20、30年代出现了影响极大的农村教育思潮,一些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试图开展农村教育实践活动,以寻找拯救农村、拯救同家的真正出路。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晏阳初的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黄炎培的乡村职业教育实验。陶行知的乡村教育运动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验等,本文仅就陶行知和梁漱溟的农村教育思想略作比较,以辨其异同。  相似文献   

19.
梁漱溟在其教育及社会实践方面,分别经历了曹州中学、广州省立一中、河南村治学院和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教育实践。本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梁漱溟的教育思想以及每次教育实践的过程,并总结其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独特之处,力图通过这一系列的述评,展示梁漱溟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真实面貌,刻画出一个积极乐观、意志坚强的梁漱溟。  相似文献   

20.
梁漱溟简介:生于1893年,中国现代学者、教育家、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北京人。他提出了办教育的三条原则: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不可分;教育宜延长及于成年乃至终身;教育应尽其推进文化改造社会之功。其主要著作包括:《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教育论文集》、《中国文化要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