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厄普代克的小说《兔子,跑吧》是兔子小说的开篇之作,也是作最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厄普代克深受存在主义之父克尔恺郭尔的哲学思想的影响,积极地将克尔恺郭尔对19世纪丹麦国教——路德教的批判寓于小说《兔子,跑吧》之中。小说中的重要人物牧师艾科斯以及诸多的象征体现了厄普代克对路德教的批判和对克尔恺郭尔思想的认同。《兔子,跑吧》所蕴涵的克尔恺郭尔对19世纪丹麦国教——路德教的批判使这部小说在可读性的基础上具有了较强的思想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当代美国最负盛名的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才华横溢、著作颇丰。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短篇小说、散文、小说等。在他众多作品中,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他的兔子三部曲。《兔子,跑吧》作为三部曲中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美国中产阶级的小人物,《兔子,跑吧》中哈利的形象具有相互冲突的性质。在外表上,他表现出一个懦夫的形象;在内心中,他又是追求个人幸福的勇敢的战士。这种相互冲突的性格形象呈现的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  相似文献   

4.
<兔子,跑吧>(Rabbit,Run,1960)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兔子四部曲(Rabbit Tetralogy)中的第一部,同时也奠定了其在美国文学界举足轻重的地位.小说一出版就获得如潮好评,评论家George Hunt说:"正是由于<兔子,跑吧>这一力作,厄普代克的其他作品才得到学术界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5.
《兔子,跑吧》中描述了兔子的三次出走经历,兔子最初的出走是为了安放他对"家"的恐惧,但最后一次出走却使这种恐惧无处可放。兔子的每一次出走都是在试图安放这种恐惧,但出走的初衷随着出走的深入变得不再可能,兔子的出走成了一种荒诞。  相似文献   

6.
厄普代克在其小说《兔子,跑吧》中通过塑造一系列矛盾人物及其对待宗教的矛盾心理,展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精神高度匮乏、信仰出现危机的处境,揭示出神圣与世俗之间的绝然对立已经不能为处于精神危机中的人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宗教世俗化是美国宗教的未来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精神支柱缺失的背景下,通过分析《兔子跑吧》中哈里探寻其信仰的过程——受到信仰挑战,被引向怀疑上帝,最后否认上帝存在,得出在信仰缺乏的年代人们往往是得不到上帝的指引和帮助的;上帝只是一个乌托邦;即使是探寻的尝试也会以失败的形式告终。  相似文献   

8.
作为当代美国最负盛名的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才华横溢、著作颇丰。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短篇小说、散文、小说等。在他众多作品中,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他的兔子三部曲。《兔子,跑吧》作为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在出版后广受好评,评论界认为小说思想深刻、人物形象饱满生动。其语言风格尤其为人称道,本文拟通过细读的方法,剖析小说精准而又独具抒情意味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兔子,跑吧》中形成的出走/归来、情人/妻子、理想/现实这三对二元对立体的解构式解析,本文探讨了作者厄普代克对待人类乐园追寻的情怀,即生活在别处的解构式情怀。  相似文献   

10.
李斗斗 《语文知识》2013,(3):99-101
美国当代作家兼基督徒约翰·厄普代克将基督教思想作为其小说《兔子,跑吧》的主线,对其中主要人物关系的处理,以及某些人物、场景体现的宗教寓意,也都与圣经原型趋于一致,从而揭示出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和精神困惑。  相似文献   

11.
跑吧,姑娘!     
Cranberry 《大学生》2014,(8):54-55
正作为一个普通女生,我猜一定有好多女生花痴过大学里田径场上飞驰的体育生,或者对将篮球准确投入篮筐的俊男欢呼。汗珠落下、肌肉跳动,都是年轻最好的模样。我虽对运动一窍不通,但结交了好些有趣的体育生姑娘,与她们的相处让我了解了一种更多热爱、更多付出也更加残酷的生活,这种生活将她们锻造为大学里一群坚强与可爱并存的姑娘。  相似文献   

12.
徐晗 《英语广场》2023,(18):72-75
《兔子,跑吧》是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讲述了不堪忍受平庸的生活以及家庭琐事的青年男性哈利想要逃脱原本生活的束缚,最后却又无法挣脱自己精神枷锁的故事。本文从弗洛姆的异化理论入手,从男女关系的异化与人与自我的异化两方面主题对《兔子,跑吧》探讨,指出异化是时代背景下政治经济地位不平等而演化出的不满导致的。唯有用爱,才能克服异化,消除社会的异化。  相似文献   

13.
《兔子,跑吧》是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兔子系列"中的第一部。以往学者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作品的主题、人物、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和对其宗教观和女性主义的解读上。该文将从叙事视角、结构形式及修辞手法等角度入手,分析这部作品中不朽的叙事艺术特色,从而为这部作品研究同时也为厄普代克研究着添新的色彩。  相似文献   

14.
刘晓华 《海外英语》2014,(20):207-208
小说《兔子,跑吧》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一部解读美国社会风貌的佳作。作者塑造的兔子形象是美国中产阶级白人男性的典型的代表,他始终无法在社会现实与个人理想纠结中找到一条出路,寻得一个平衡,所以只能像兔子一样敏感,一遇问题就想逃离,逃避而不会顾及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伤害和影响。小说一出版针对兔子形象的分析和研究也就随之而来,堪称是全方面和多方位的。同时对小说的艺术特色也有所研究。但运用西方批评理论对该作品做研究的就相对比较少,尤其是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来分析解读主要女性人物形象及她们的他者地位的就更少了!故此该文将从女性主义理论视角来分析小说中主要女性人物形象以揭示出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他者形象及附庸地位!  相似文献   

15.
约翰·厄普代克在《兔子,跑吧》这部作品中,着力刻画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小事件,并通过对这些小人物、小事件的描写来反映当时美国社会个人愿望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报警!     
虎子沉默了,他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像一尊石像。   “快跑吧!”那明晃晃的匕首在他的脑海闪过之后,他的脑海中立即闪出这样的念头。 “看看你自己的身体,那么瘦弱,过去岂不是羊入虎口,又有一个遭殃的。你还是快跑吧,可不要自不量力。”   “就这样跑了吗 ?”   此时另一个念头如火花般闪了一下。   “就这样走了吗 ?你忍心看见一个受难者在困难中挣扎而不去帮助他吗 ?”   虎子站在那儿不停地朝着小巷深处张望。他该怎么办呢 ?脑海中两种相反的念头在不停地斗争。   “你快回去吧,你这样爱管闲事,可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约翰·厄普代克最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兔子,跑吧》,自1960年出版以来就获得如潮好评,小说中的存在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探讨的主题。从萨特的"他者"理论出发探讨了生活在"地狱"中的兔子的存在困境。  相似文献   

18.
班海东 《海外英语》2011,(9):286-288
约翰·厄普代克作为当代美国文学当中著名的作家之一,创作出了许多佳作,《兔子,跑吧》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的主人公虽是男性但作者在塑造男性形象的过程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是不可或缺的,或者可以说是他们相互塑造。本研究主要从生态女权主义的视角,探究小说中三个主要女性对父权制社会反抗的深层含义,并进一步找出主人公"兔子"从家中逃跑的真正原因,然后再从中揭示当代美国现实生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约翰·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之一《兔子,跑吧》自1960年出版以来就获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如潮好评,被评论家公认为是其长篇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本文从荒谬世界中孤独的个体和个人的自我选择与追寻两个方面对作品中的存在主义因素进行了分析,为这部经典作品提供一个新的阐释视角。  相似文献   

20.
《兔子,跑吧》的作者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约翰·厄普代克(Johnupdike)。他曾于1964年和1987年两次获得全国图书奖,并于1987年获得了普利策奖。《兔子,吧跑》这部作品向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主题——个人和社会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作者将主人公个人的困惑与时代的危机巧妙地结合起来,反映了美国战后社会变化、人生的迷惘。厄普代克所关注的题材大都是描写市郊中产阶级的生活,文风细腻而略带嘲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