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33年发生的福建事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福建事变虽然发生在省会福州,但它始终以闽西南为战略腹地。十九路军指挥部、龙汀省政府设置在漳州,参与闽变的第三党人集结于漳州,“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良运动在闽西施行。福建事变与闽西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34年1月,福建人民政府在蒋介石的分化和优势兵力攻击下失败。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史实,论证了福建事变中以蔡廷锴为首的改造社、陈铭枢为首的社会民主党、黄琪翔等为首的第三党合作及合并为生产人民党的历史必然性;论证和揭示了生产人民党失败消亡的原因;并对生产人民党这一党派与政团的合作模式及历史作用提出启示,重作评价。  相似文献   

3.
福建人民政府成立后,为了达到“耕者有其田”的目的,颁布了《闽西计口授田办法》和《授田细则》。通过分析福建人民政府的土地政策的内容和效果等,认为其土地政策具有历史进步性,但是由于改革不够彻底,政策得不到有力执行等原因,所以没有解决福建人民政府的财政和军事补充上的困难,成为福建事变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1933年秋冬,蒋光鼐、蔡廷锴、陈铭枢等十九路军将领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在三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的号召,派代表与苏维埃政府和工农红军签订了《反日反蒋初步协定》(又称《抗日作战协定》),使十九路军成为第一个与红军实现三条件下合作抗日反蒋的国民党军队,为十九路军的历史增添了光荣的一章;随即,他们又联合国民党中李济深、陈友仁等一部分主张抗日反蒋的势力,在福州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通称"福建人民政府").在福建人民政府期间,他们又多次派代表与苏维埃政府和红军谈判.对这段有意义的历史,过去涉及甚少、叙述欠详.近年来,我们查阅了一些史料,访问了一些老同志,现将我们了解的福建事变期间,十九路军与红军的几次谈判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三、中共代表团首次提出完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1 934年 1 1月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以下简称中共代表团 )主要负责人在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中国部全体工作人员会议上 ,作了关于《六次战争与红军策略》的报告 ,接着 ,又应英文杂志《国际通讯》记者的要求 ,写了《新条件与新策略》的长文。上述报告和文章主要是讲当时红军的军事斗争形势与战略的 ,但也有相当的篇幅论述党的政治策略。其中有三点值得特别提出 :第一 ,上述报告和文章正确分析了福建事变的起因和性质 ,指出“福建事变不简单地是反映国民党军阀内部冲突 ,而同时是中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史学会第三次学术与教学讨论会于1982年11月4日至10日在厦门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219人.黎澍同志致开幕词.他回顾了学会成立两年多来取得的成就,希望中国现代史研究工作者要以十二大精神为指针,努力开创现代史研究的新局面.大会共收到论文113篇.会议围绕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经济问题、国民党派系和新军阀混战、福建事变和第三党、中国现代史的分期和体系问题等五个专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领导造成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国革命遭到了重大的损失。在第五次反“围剿”期间,十九路军发动了“福建事变”,出现了粉碎第五次反革命“围剿”的有利条件,可是被左倾错误领导断送了。我党对“福建事变”错误的政策和策略,是王明左倾错误的一个典型表现。回顾这段历史,对我们认清左倾错误的危害,吸取其教训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第五次反‘围剿’进行两个月之后,当福建事变出现之时,红军主力无疑地应该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去,纵横驰骋于杭州、苏州、南京、芜湖、南昌、福州之间,将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威胁敌之根本重地,向广大无堡垒地带寻求作战。用这种方法,就能迫使进攻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地区之敌回援其根本重地,粉碎其向江西根据地的进攻,并援助福建人民政府,——这种方法是必能确定地  相似文献   

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入侵中国的开始。这一事变,极大地变动了国内的阶级关系,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在国际上,加深了英美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在新形势下,党适时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但当时党正值第三次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统治时期,所奉行的是其产国际的下层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0.
第十七章为民族解放而战的抗战文艺运动 一、本章首先了解“七七”事变后,党领导抗战文艺运动的有关情况(包括党通过第三厅,掌握抗战宣传  相似文献   

11.
全国第三届“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全体营员们:在全国第三届“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于辽沈地区举办之时,谨致以热烈的祝贺。本届夏令营所提出“学习党的光辉史,迎接党的十六大”鲜明的主题口号是非常好的。夏令营所在地区具有优良传统的教育资源,有“九·一八”事变、辽沈战役、抗美援  相似文献   

12.
福建事变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造成该事变迅速失败和19路军瓦解的因素很多,其中19路军统帅蔡廷锴的决策失误是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3.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芦沟桥事变,这一事变震憾着祖国大地,也震动了数百万海外闽籍侨胞,他们以空前的爱国热情支持和参加祖国抗战,为战胜日本侵略者建立了功勋、也为福建近代史写下新篇章。福建华侨对祖国抗日战争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七七”事变50周年。华北事变是“七七”事变前日本全面侵华的又一重大步骤。本文试图通过有关史料的分析,说明华北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后果,从中进一步了解在“七七”事变前,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基本根据。  相似文献   

15.
1933年发生的福建事变引起知识界巨大震动,中间知识分子对这一事件态度复杂,有支持、同情,更多的则是谴责和忧虑。无论是何种态度,都是从当时中国的特殊局势和在此局面下福建事变可能引发的关系国家存亡的严重后果的角度进行思考的,是由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对民主追求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特殊政治环境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总结皖南事变的历史经验,实事求是地说明项英在皖南事变中的错误,必须把项英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认为,项英在皖南事变中的错误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皖南事变前,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认识不足,理解不深项英虽然拥护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也出席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但他并没有真正  相似文献   

17.
皖南事变的经验教训,主要有三个方面:党的领导干部必须与中共中央保持一致;正确运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19路军的前身是赫赫有名的铁军——国民革命军第4军,曾立下不少战功,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二八”淞沪抗战。然而在福建事变中,19路军完全丧失其以往的战斗作风,被蒋军迅速击溃,遑论铁军风格,就是象样的仗也没打几次。  相似文献   

19.
1933年发生的福建事变以反蒋抗日相号召,但并没有得到代表社会舆论的主流媒体如《申报》、《大公报》以及《东方杂志》等的认同和支持,然而非主流媒体却对福建事变持赞成和支持态度。虽然舆论对国民政府相当不满,但大敌当前的情况下,被视为带有分裂意味的福建方面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意味着福建方面将不可避免地失败。  相似文献   

20.
说明:这个大事记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事变前的形势和背景;第二部分为事变的经过;第三部分为我党争取国内外各方面的进步力量,坚决打退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经过。编写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根据收集到的各种材料,其中有些问题,在时间、地点、情节上说法不一时,采用笔者认为比较接近事实的说法。由于事变距今已四十年了,经历事变的战火,档案文献资料销毁不少,有些老同志的记忆不可能完全准确,因此,这个材料的缺点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