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有娟 《中学文科》2009,(18):108-108
在计算机学习中兴趣的培养是关键,学习没有兴趣,就像没有盐的菜,淡而无味。对农村初中学生而言,计算机于他们新鲜、有趣,但兴趣却难以持久。初学时对计算机的兴奋和神秘感会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甚至有些学生出现了厌学的情绪,严重影响计算机教学的效果。怎样做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笔者在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方面有以下几点愚见。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学校,计算机是一门刚接触的学科,从事计算机教学这么多年,深感计算机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在教学中,开始学生都对计算机充满着神秘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随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深入,难度增大,而学习的内容与社会上的计算机应用又有一定距离,学生的兴趣就会降低。为此计算机教师要多动脑筋,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近几年的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一开始对计算机学习兴趣高昂,可是不久这种兴趣便很快下降了.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能够保持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问题.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方面做法.  相似文献   

4.
李起东 《考试周刊》2013,(68):119-119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开始学生都认为计算机很神秘,有浓厚的兴趣,但随着计算机教学内容难度的增大,而学习的内容与社会上的计算机应用又有一定的距离,学生的兴趣就会降低。为此计算机教师要多动脑筋,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方法及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的互助式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5.
江波 《考试周刊》2011,(1):174-174
兴趣是指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习兴趣是指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究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兴趣,就是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而保持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持久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在从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笔者深感计算机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计算机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及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有很多学生喜欢上计算机课,却不喜欢学习计算机知识。这是因为开始学生都对计算机充满神秘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随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深入,难度增大,而学习的内容与社会上的计算机应用又有一定距离,学生的兴趣就会降低。  相似文献   

7.
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应该有本专业自己的特色。在教学中,学生开始时非常想学计算机,但随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深入,难度增大,而学习的内容与社会上的计算机应用又有一定距离,学生的兴趣就会降低。计算机教师要多动脑筋,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电脑是人类的智力工具,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给学生创造了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良好环境。对于小学生来讲,刚开始学习电脑知识.又是刚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怀有一种种神秘而好奇的感觉,学习积极性很高。但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培养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很快下降。乌申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时代发展的今天,使用计算机已成为踏入社会所必需的一项基本技能,不论大学还是中学,不论什么专业,都已将计算机列为必修课程之一。从事计算机教学这么多年,深感计算机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在教学中,开始学生都对计算机充满着神秘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计算机学习难度的增加,而学习的内容与社会上的计算机应用又有一定的距离,有的学生就开始厌学,而有的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只停留在娱乐方面。所以作为一名中职计算机教师就必须不断改进课堂实践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由于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作为基础的计算机教学在学校的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本文简单的阐述了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计算机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1.
王静 《辽宁教育》2005,(7):60-60,33
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相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是我们学校教育所面临的一大课题。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要教好计算机学科,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年的计算机教学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郑新兰 《成才之路》2009,(9):I0007-I0007
在职业高中中,计算机是一门专业。我从事计算机教学已有十几年的经历,深感计算机教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很大的区别。一般在计算机教学中,起初学生对计算机充满着神秘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随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深入,难度增大,而学习的内容与社会上的计算机应用又有一定距离,学生的兴趣就会降低。为此计算机教师要多动脑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要搞好计算机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数学课改中的重要作用 1、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调动多感观,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掌握和巩固学科知识。 众所周知,学习兴趣的形成是学习积极性的根本所在,是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学生的学习才是进取的、主动的、热烈的,而不单纯地把学习当成沉重的负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通常有这样一个特点:刚开始上计算机课程时兴趣很大,热情很高,可没多久,兴趣就骤然大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许多学生选择学习计算机主要是因为喜欢玩游戏和上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寻技解决它的办法。如爱因斯坦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中专生对计算机的认识仅限于好玩.刚开始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都比较高.但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时.就会产生厌学心理.教学因此变得逐渐困难。因此.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相似文献   

16.
对职高生计算机兴趣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建霞 《考试周刊》2009,(28):163-163
在计算机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职高生大多知识基础弱,学习习惯差,培养他们对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着力点。否则,很难有理想的教学效果。他们一开始对上计算机课很感兴趣.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就会感觉枯燥乏味、畏难不前。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注重培养他们对计算机教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常见的有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培养小学生计算机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从理论上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生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目标所具有的综合性和抽象性。教师们很难把握兴趣培养的操作实施策略,致使兴趣培养的教学要求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本在阐明培养小学生计算机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的制定依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旨在引起、提高、增强和英国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系列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应用基础已经成为中职学校各专业的必修课程,而职校学生底子薄,普遍对计算机没有什么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这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来说是一大挑战,本文通过改进教学方法等几方面阐述了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兴趣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一个人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的知觉就会清晰而明确,思维就会精细而敏锐,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反之则会抑制学生的学习活动,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在信息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20.
李沙 《教师》2014,(23):99-99
正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满堂灌",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以往的计算机教学中很常见。但是我们会发现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人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且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符合我们"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把小组合作学习带进计算机教学的课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