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报告》近日在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发布.报告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三步走”的战略计划。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 ,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和国际职教界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一直争论不休 ,各抒己见。有的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应称之为“职业教育”,有的叫“技术与职业培训 (TVE)”,还有的使用“职业教育与培训”概念。世界银行和 1 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汉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 ,都使用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这个概念。这都是职业教育的广义概念 ,并非是高中等职业技术院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培养目标的界定。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特征1 .职业型培养职业型人才是高中级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共同特征 ,…  相似文献   

3.
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于2012年5月14日至16日在上海举行。此次大会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召开的首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也是人类面临着经济、资源、环境、气候与社会诸多严峻挑战,职业教育必须做出反应与调整的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前两届分别于1987年和1999年在德国柏林和韩国首尔召开。这次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4.
1999年第二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培养合格技术员和熟练劳动者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应该是所有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7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必须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加强教育执法,做到依法办学。”  相似文献   

5.
今天第三届国际职业教育技术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我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对本届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发展职业教育技术与培训,是促进年轻人就业,推动可持续发展,提升人类社会福祉的重要手段。国际职业教育技术大会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分享职业教育技术的知识与经验,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平台。本届大会以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为主题,深入探讨职业技术教育当前以及面向未来必须解决的重要议题,必将为推动全球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上海是一座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城市。按照国家对上海的战略定位,上海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引擎,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发  相似文献   

6.
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网站2014年4月11日报道,《上海动态》(Shanghai Update)第二期近日出版,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UNESCO-UNEVOC)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届国际职业教育技术大会会员国的建议,介绍相关活动的概览。《上海动态》第二期主要内容包括职业技术  相似文献   

7.
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记者:请您谈一谈参加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的感受?葛道凯:我对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的感受可以归纳为三句话:第一句话,这次大会在中国召开,有其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道路的认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然而中国在这两次金融危机中都一枝独秀。究其原因,在经济上中国比较好地处理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8.
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于2012年5月14日至16日在上海举行。此次大会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召开的首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也是人类面临着经济资源环境气候与社会诸多严峻挑战,职业教育必须做出反应与调整的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前两届分别于1987年和1999年在德国柏林和韩国首尔召开。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不能不断地被边缘化,迫切需要通过国家政策、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改变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5月14日在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开幕式上说。5月14~16日,来自117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和72个国际组织的800多名代表齐聚上海,探讨如何转变和扩大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份额,以确保所有青年和成年人均能获得工作和生活所需的技能。  相似文献   

10.
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于2012年5月14日至16日在上海举行。此次大会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召开的首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也是人类面临着经济资源环境气候与社会诸多严峻挑战,职业教育必须做出反应与调整的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前  相似文献   

11.
5月16日下午召开的第六次全体会议是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总报告人做了总结性发言,大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本次大会会议成果《上海共识》,与会代表对《上海共识》中提出的指导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则意见表示赞同,并对承办本次会议的中国政府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表示感谢。在闭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唐虔先生、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沈晓明先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先后致辞,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顺利闭幕。  相似文献   

12.
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在中国通常称之为职业教育,包括了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作为职业教育界最高级别的盛会——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已连续举办三届。我们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代表、企业家、职业教育界专家学者和热心职业教育的人士齐聚一堂,启迪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共商职业教育服  相似文献   

13.
1999年在首尔举行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以来的10多年间,全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对此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作出了创新性的回应。大会的智慧和成果集中体现在会议通过的《上海共识》之中,作为深刻影响未来10年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理念和行动  相似文献   

14.
一、名词与概念 作为现代教育结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职业教育,目前各国使用的名词不一。英、美、法、联邦德国、日本等国统称“职业教育”,我国解放前亦称职业教育;苏联、民主德国等国称“职业技术教育”。我国一九四九年《共同纲领》中提出发展“技术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称“职业教育”,一九八五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称“职业技术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九七四年第十八届大会通过的  相似文献   

15.
欢迎来到中国唐山,继2012年上海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后,我们再次相聚中国,以“不断变化的技能一一全球趋势与本土实践”为主题,共同探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全球趋势和热点议题,共商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技能开发大计。各国代表的到来,为继续推动落实《上海共识》注入了新的动力,为促进各国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电为中国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2006年8月21—24日,由国际职业教育与培训协会(Intem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ssocimion,IVET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国际中心(UNESCO—UNEVOC)、俄罗斯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中心、俄罗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俄罗斯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校长联盟等机构共同组织,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召开了国际职业教育与培训协会第15届大会:终身学习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来自30多个国家的140多名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职业技术教育》2007,(27):43-48
早在1996年,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涵其中》中提出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1999年第二届世界职业教育大会提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需要为四个支柱作准备,包括个人的知识、教育、素质、价值态度和能力,以有效交流和共同有效工作。进入新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书(2005年)第八条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应有利于个性和性格的和谐发展,培养人的思想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在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中国专题圆桌会议上,天津市人民政府黄兴国市长、上海市人民政府沈晓明副市长、中国三一重工集团何真临副总裁应邀发言,分别介绍了他们所在地区和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5月14—16日,黄浦江畔,东方明珠塔西侧,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在这里举行。这是新世纪以来全球职业教育的一次空前盛会,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17个成员国和72个国际组织的800多名代表出席了大会。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顺应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而鲜明提出的理念,还明确提出全球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要为此而转型。大会共举行了6次全体会议、6个平行分组会议、6个圆桌会议和7个特别会议。代表们平等交流,充分讨论,同商共性问题,分享彼此经验,增进友谊与合作,增强信心与期待。  相似文献   

20.
1999年4月26至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汉城召开了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会议主题为“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来自世界130多个国家的近1000名代表与会。会议就以下6个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21世纪变化中的需求对技术和职业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