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冯一 《新闻前哨》2001,(1):26-27
请看下面这篇题为《中国爆炸第一枚原子弹》的消息── [路透社北京1964年10月 16 日电]今天格林威治时间7时中国爆炸了一枚原子弹,从而闯进了核俱乐部。 官方在8小时后发表的声明没有提供这次爆炸的细节,但是保证中国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它还要求召开一次世界最高级会议,衬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问题”。 这项宣布中国已成为爆炸了自己的原子弹的第五个国家的声明是在莫斯科宣布赫鲁晓夫辞职后24小时之内发表的。 观察家说,这是时赫鲁晓夫继承人一次及时的提醒,即中国已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切领域取得进…  相似文献   

2.
新闻采访权的法制实践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戴丽 《新闻记者》2004,(8):42-44
近年来,随着民主政治的深入和新闻监督的加强,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尤其进行揭露性采访活动中,经常遭到地方保护势力以及被采访对象的干扰,甚至遭到暴力侵害。2003年10月10日,新华社记者顾立林采访河南登封昌达煤矿“10·9”透水事故时,遭到当地有关部门的阻挠,照相机被抢,并遭到殴打,后有关部门对有关领导撤职、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其他涉案人员予以治安拘留处罚。①2003年3月,中央电视台记者到沈阳白玫瑰美容保健品公司采访时,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4个小时,10名涉案人员以非法拘禁、搜查等罪名被提起公诉。②…  相似文献   

3.
“新闻事件”是否可以经营策划?新闻传媒机构是否会因为直接参与策划而使其报道的客观真实性遭到质疑?本刊自今年第三期发表郑鸣的文章《新闻事件“可以经营和策划吗?——就目前新闻界值得注意的几个动态质疑》以后,陆续收到一些稿件,对上述问题各抒己见。我们真诚地欢迎对此话题感兴趣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能参加讨论,发表高见。我刊还将适时组织专题研讨活动,以使各方人士就此进行深入地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4.
复仇者大禹     
远古的大禹以防汛总指挥身份得到舜帝禅让,继任华夏民族CEO。以前总记得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细翻《史记》才发现那是误读,原文是“过家门不敢入”。这就耐人寻味:治水固然需要合小家顾大家,但“不敢”人家门者,似有蹊跷。  相似文献   

5.
1998年10月,安徽日报《社会周刊》创刊,当时我任头版责任编辑。头版在重要位置开辟了一个专栏,叫《大众茶座》,每期发一篇言论章。刚开始,言论稿件很缺,我们只好向外部约稿。约稿的作当中,就包括当时的安徽省委副书记汪洋。我们当时想,如果以他的笔写一篇言论章,在《社会周刊》发表,效果一定很好。我们通过汪洋秘  相似文献   

6.
屈指一算,我给报社写稿已经有10个年头了,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的长长短短的章大概也有几百篇了。我有几点体会,写出来与通讯员朋友们共勉。  相似文献   

7.
徐迅 《新闻三昧》2004,(7):50-51
对司法活动的评论始终是媒体与司法两界产生冲突的核心问题。而判决前发表评论,尤其是在刑事诉讼中发表定罪式的评论,更是经常遭到尖锐的批评。因为《刑事诉讼法》规定,任何人未经人民法院审判,不得确定为有罪。这种司法职能,权威媒体也无出其右。但法院未判,媒体先判,这样的例子过去经常出现,即使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已经生效七年的今天,类似事情仍然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8.
“8名男子当着在场近200人的面,将一女子摁在沙发上扒光其衣服,由其中一人实施了强奸”,“慑于歹徒的淫威,在场的人都不敢轻举妄动,整个过程持续了五六分钟”。这则经南方某媒体报道,在读中引起极大愤慨的新闻,竟然又是严重失实的新闻炒作。据后来的媒体证实,事情的真相是3名男子将一名女子强行拉至他们所在的卡座内的沙发上。趁其他人正在跳舞没有注意,其中一人对该女子实施强奸,由于遭到吴姓女子的反抗,暴行即刻停止。“事后经调查核实,周围所有人员均未察觉”。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中,新闻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新闻自由已成为各国法律保护的对象,然而如同其他任何权利一样,新闻的言论自由一旦遭到滥用,就必然构成对他人合法利益的侵害。 作为侵权行为的一种类型,新闻侵权除应具备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侵权行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外,还有自己的一些特征。归纳起来有如下三个: 一、新闻侵权主体的复杂性及特定性。新闻侵权是通过新闻报道实施侵害的,而一则新闻的公开发表则必须有新闻制造者和新闻发表者,即作者和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10.
一天.宜阳县三乡乡后院村刘丁选刚进家门。爱人就递过来一封信,他拆开一看,一下子落了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新婚不久的妻子见丈夫抓耳挠腮.眉头紧皱,好奇地上前一看,也愣怔了,原来是一个通知:“刘丁选同志,接通知后速到洛宁县委宣传部报到开会。”  相似文献   

11.
《新闻前哨》2007,(2):110-110
宋黔云在2006年第6期《新闻窗》发表章说,新闻策划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2001年3月15日,举世瞩目的全国“两会”进人了最后一天。这也意味着历时半个月的浙江电视台2001年全国“两会”报道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但北京直播室的所有记者、编辑、技术人员仍不敢有任何松懈,憋足一口气准备最后冲刺。  相似文献   

13.
2000年 11月 20日,山东《生活日报》和《齐鲁晚报》记者,在济南南郊热电厂内采访工地蹋方事故时,被现场保安围攻、殴打; 11月 22日晚 10时 50分,《北京青年报》记者,赶往北京朝阳医院采访毛宁被刺事件时,遭到毛宁身边的人殴打,并把记者拍摄的胶卷夺去曝光;12月1日,广东东莞的一幢楼房倒蹋,清理现场当晚,当地戒备森严。赤岭村委会大门口还站着一条大狼狗,不少前去采访的媒体记者遭受到村治保员的驱赶及威胁;12月3日,山西省河津市的天龙煤矿发生重大瓦斯爆炸,次日《华商报》4名记者赶去采访,遭到围攻…  相似文献   

14.
科技的高速发展也推动了新闻行业的发展。本文围绕新媒体记者在新闻采访工作中的应对与创新策略来展开研究。第一、二章分别介绍了新媒体具有与科技关系密切,突破时间的限制等两个特点以及记者在新闻采访时面临的四个挑战。第三章叙述了三个创新层面,即技术上、表现形式上和语言表达上创新。第四章展开描述,分别从新闻素材、新闻时效性、新闻内容、表达方式以及准备工作等五方面来分析具体的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开始学写章到现在只有短短的一年半时间,但我却得到三位主任的关怀,是他们钟爱新闻的情结,让我走上了新闻写作之路。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记者向一家企业勒索财物遭到拒绝,恼羞成怒之下他编造并发表了一条有关这家企业产品质量有严重问题的假新闻,事情很快败露。这里我说的只是"一个记者",事实上,在今天的媒体队伍中这样的记者又何止一个。  相似文献   

17.
《新闻窗》2005,(1):37-37
贵州民族报1月1日第7版《负心汉横眉冷对结发妻/七旬爹怒诉逆子泪涟涟》一文,由于编校工作粗糙,差错或疏漏较多。差错如“淋沥(漓)尽致”,“变本加利(厉)”,“这2个月杨永萍究竟是怎样渡(度)过的?”疏漏如“哄骗70龄的父母”,一般应讲“70高龄”或“70岁”;“一起带到回”,应为“带回”;“今年6月28日”,应为“去年”;“赶去了家门”,  相似文献   

18.
财经时报今年7月10日发表《农行常德分行46亿巨额不良资产剥离真相》,被中国农业银行指为“完全是用谎言炮制而成一篇虚假新闻”。两个月后,事情有了进一步的结果。9月25日,财经时报在网站发布公告,称“上级主管机关决定对财经时报实施停刊整顿三个月的处罚”。至今已过了很多天了,没有见到官方对此公告内容提出异议,所以公告应该视为可以作为引用依据的文献。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新闻”,人们已经做了和必将去做许许多多的章,本只涉及会议新闻与社会新闻的两个问题的两个小角度,与新闻界朋友探讨之,并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篇章都得有标题。人们常说题好一半,也就说明了标题在章中的重要性。绘画有画龙点睛之说,其实,就写章而言,标题通常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多年的采写中,自己比较注意对章标题的制作,即使是一篇小稿也不放过。这些年来,林林总总有些感悟,特记之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