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乐演唱包含了情感、思想、字词以及声音等多种因素,审美想象及情感表现在声乐演唱中均有着重要的作用。演唱者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演唱以及二次创作等,均离不开审美想象及情感表现。文章对声乐演唱中的审美想象与情感表现进行阐述,着重分析了二者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声乐演唱需要将审美想象与情感表现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展现音乐作品的意境,增强声乐演唱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极具音乐表现力,能够较好的诠释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声乐钢琴伴奏,是钢琴众多演奏形式中最为独特的一种,它是一种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的艺术,在声乐演唱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学者都对声乐演唱和钢琴伴奏之间的联系做过相关的理论研究,但多是对于声乐演唱和钢琴伴奏如何合理的配合等方面的研究,本文试从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相互之间的关联,来分析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艺术影响,以便在实际演唱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将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好的演绎作品提供一些可作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合唱音乐作品在演唱用声风格上存有差异,中国合唱音乐作品在演唱方法上与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亦有不同。造成这种差异与不同的深层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群众合唱、艺术合唱、民歌合唱、古曲合唱等各种类型中国合唱音乐作品在演唱用声方法上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1.欣赏:《月之故乡》《弯弯的月亮》《阿细跳月》 2.知识点讲授以“月亮”为题材的音乐作品及相关音乐文化知识扩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材与学生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月亮颂》单元为初三音乐课第一单元内容,这个单元所有的欣赏曲目全是围绕着“月亮”的主题展开,总体的要求是,通过欣赏和演唱不同艺术形式的与月亮有关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及相关文化艺术在塑造月亮题材时的审美特征。本单元通过让学生演唱、聆听、配乐诗朗诵、听乐赏画等活动,感受不同的艺术形式的不同的表现魅力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密切关系。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有音乐作品的创作、演唱、演奏最终都是为了欣赏。音乐欣赏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创造能力的培养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德国著名音乐家舒曼说过,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6.
歌唱艺术不仅能够表现出演唱者对唱歌技术的掌握程度,也能够反映出演唱者能否准确的表达出被演唱曲目中所蕴含的情感,相较于其他艺术来说,歌唱艺术对于演唱形式和演唱内容能够高度统一。而实际上,一个歌曲的演唱者想要练好声乐,他就应该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鉴赏,以帮助自身能够更好的理解歌曲,以便于更好地演唱出来事实上,要想学习好声乐,就需要对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只有对演唱曲目进行充分地分析,才能够帮助演唱者更好的掌握曲目的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7.
钢琴艺术在我国的百年发展历程中,走出了一条特色化、民族化、本土化之路.在传统文化审美的驱动下,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进行了卓越的艺术探索,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学意蕴.因而,本文以钢琴艺术审美视角为切入点,探讨钢琴艺术民族化进程中的创作实践和审美内涵,结合知名作曲家的经典钢琴音乐作品进行美学意蕴的分析和探索,从而进一步突显民族化钢琴音乐作品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声乐艺术蕴含了深刻的审美内涵,因而在声乐的演唱实践中声乐演唱者要对声乐审美要素进行把握,并对审美要素进行深入的探索和诠释。从美学角度把握声乐演唱的审美风格和特征,加强对审美要素的艺术实践,从而彰显声乐演唱的美学价值和美学意义。本文将通过对声乐演唱中审美要素分析以及在演唱实践中对审美要素的实践进行研讨,以期能够在声乐二度艺术创作过程中掌握审美心理及规律,加强声乐表演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伴随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文化水平不断提升,人类鉴赏艺术的视野逐步拓宽化,传统演唱形式已经不符合人们的音乐审美需求,为了适应现代文化的发展进步,唱法跨界产生了.当前唱法跨界又视为跨界演唱,属于现代化声乐艺术界时尚的现象,通过唱法跨界突破了单一演唱形式,说明了声乐艺术发展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人们的声乐认知得以丰富化.唱法跨界的兴起是社会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针对声乐艺术唱法跨界进行具体的研究,希望为声乐艺术跨界演唱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染的一座桥梁。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审美的目的。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  相似文献   

11.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将语言、音乐、表演融为一体;同时也是再创造艺术,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品种繁多.孩子们在演唱中广泛接触音乐,能使孩子们不断了解生活,熟悉生活,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各种不同的音乐作品,提高孩子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审美能力.在少儿声乐艺术中,有诸多的演唱技巧需要孩子理解和掌握.只有做到以下几点,才能使孩子们真正了解声乐,喜欢声乐,从而热爱声乐.  相似文献   

12.
试论音乐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教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足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欣赏等教育活动,把受教育者带进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使人们接受美的熏陶.随着音乐教育的深化改革,市美教育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中逐渐引起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声乐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声乐演唱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其主要是以人声为乐器通过音乐和语言相结合诉说情感,并使人们获得美的感受的艺术表现。声乐演唱中的审美想象和情感表现是演唱成功、使声乐演唱具有艺术魅力的重要的条件,所以在声乐演唱中情感的表现和审美想象的运用对歌曲的创作内涵和艺术魅力的展现具有重的意义。下面本文重点进行分析情感表现和审美想象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想象是声乐艺术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思维,可使声乐学习与演唱变得更为形象化、具体化,一方面可帮助学习者认识发声含义、掌握发音技巧,改善学习效率,一方面可促进达成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创建出作品内在的艺术意境。文章通过分析声乐中的想象,对想象在声乐学习与演唱中的实践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声乐学习与演唱有序开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音乐教学中,学习、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是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必须通过音乐作品对学生进行情感、情操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审美教育,在教学中贯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声乐艺术是一种把演唱和表演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艺术,而花腔演唱艺术在美声唱法的基础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成熟.花腔演唱艺术其主要的特点是通过声音技巧、情感体现和演唱格调来进行表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花腔的演唱艺术在现代的音乐艺术中显得更加的重要.本文主要是对花腔演唱在美声唱法中的审美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声乐作品和其他音乐作品一样,若没有歌者对其进行二度创作,我们无法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魅力,无法体验对歌唱艺术美的认识,那么它的艺术价值就不能得到体现。歌唱艺术二度创作还要看它的美学本质所在,它不仅是忠实地再现原作,而且通过演唱者从理解作品入手,发挥想象与联想的心理技能和演唱技巧进行创造性表演,使声乐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本文以对歌唱艺术的二度创造为切入点,试从二度创造的重要性和它在声乐演唱中的实际应用,从对歌唱艺术感性认知的角度出发结合审美体验进行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你是我,我是你》选自歌剧《原野》。笔者通过对其相关资料的仔细查找和反复聆听、演唱,对其演唱时的处理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得出结论,在演唱歌曲时必须把握好对歌曲的艺术处理,从而使歌曲的艺术特性完整地展现在观众和听众面前。如何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是本文的关键所在。笔者从演唱时力度的控制、演唱时音色的处理、演唱时整体情绪情感的把握及演唱时作品风格的表达这四个方面,结合作品,浅谈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为演唱者如何表现音乐作品提供可参考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音乐实践包括创作、表演、欣赏三大环节。在音乐创作中,创作者主动寻求和创造符合自己审美意愿的音乐,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从乐谱变为生动的音响,必须通过演唱、演奏者的表演活动。在音乐表演活动中融汇了表演者的心血和对音乐的再创造,即音乐的“二度创造”。因此音乐表演也是充满创造性的艺术活动。音乐欣赏是欣赏者(主体)与被欣赏的音乐作品(客体)相互交融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欣赏者不断将自身的情感和想象等投入到音乐作品中,把音乐作品这个外在的审美客体,变为欣赏者主体的审美感受。因此,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活动也是一个…  相似文献   

20.
声乐演唱作为一项丰富的艺术实践,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蕴含了深刻的审美内涵。对于声乐演唱者来说,他们在演唱过程中的艺术诠释就好比在创作一件精彩的艺术品,呈现出丰富的美感。同时,声乐演唱者还能够在创作的过程中带给欣赏者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在本文的研究中,将从声乐演唱者和欣赏者两个方面探讨声乐演唱中审美内涵的渗透和表达,使声乐的二度艺术创作更加的具有美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