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斌 《新闻实践》2008,(5):F0003-F0003
4月1日,有同事托我向《都市快报》索要刊登在当天五版的一张照片,是网友拍摄的,标题叫《思念》。他说是好友觉得不错,辗转找人,想作为个人收藏。于是,我便让快报摄影部主任傅拥军在征得作者同意后,把照片传给我。我一收到这张《思念》照片,第一眼就感觉心头猛然一抽,一种感动便在浑身弥漫开来。  相似文献   

2.
黄顺铭 《新闻记者》2004,(12):71-72
2004年11月12日,《南方都市报》第A05版(第一重点)报道了一则新闻:《阿翁走了》。上半版是一幅压题通栏黑白照片,照片右下角有三行文字说明:"在这张2000年摄于巴勒斯坦伯利恒阿拉法特官邸的资料照片中,阿拉法特(中)正远离镜头而去。"文字说明中的"资料照片"是过去某个时候拍摄的,从时间的角度讲,它也就是"历史照片"。这是一幅精彩之作,堪称历史照片化为新闻照片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一般人都认为,广播电视报是介绍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好的节目、好的剧情介绍,会吸引不少读者。可是,现在读一些广播电视报,发现此项职能正在削弱,一些与广播电视内容毫无关联的所谓社会新闻,如凶杀、强奸、三角恋、婚外情,以及一些明星的奇闻轶事,大量充斥版面,左看右看都不像一张专业报纸了。顺手拿来一张不久前某省出版的广播电视报,其中A1版:特别报道:《痛忍四年性骚扰的女教师打破沉默24名受害女学生纷纷指证××揪出一“禽兽教师”》,受害女生未经模糊处理的侧身照片;A2版:相关链接:《两起“禽兽教师”恶性案件全国通报》、《江西某小…  相似文献   

4.
用镜头说话     
《中国体育报》为了全面报道本届奥运会盛况,自9月11日至10月2日推出《奥运特刊》,在强调内容丰富的同时,对版面设计特别是新闻图片的运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视觉的冲击力是各报竞相追求的目标。《中国体育报·奥运特刊》在图片的运用中采取了突破性方法。开幕式当天以一、四版通版的方式,在两版中间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地方安排了九栏双主大标题,用一大三小的四张照片占满九栏,使图片的冲击力达到顶点。为了使版块平衡,又在通版左上角安排了一张反映开幕式文艺节目的不规则组合照片;通版右下角放一张竖片,整块版面美观、大方、平衡、有震撼力。  相似文献   

5.
这里所说的“137”,是指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三、七版上稿子的事。去年10月18日,海外版一版刊登了一张我拍的新闻照片: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新购买的一架波音747—400大型豪华宽体客机到达北京。三版上刊登了我写的一篇人物通讯:《鹰击长空飞万里》,同时也配发了一张我拍的照片。在七版副刊上又刊登了我的一篇特写和照片:《在天安门广场看秧歌》。  相似文献   

6.
《新闻世界》2008,(11):14-14
今年8月26日至29日,新安晚报持续关注合肥市窖井伤人事件,并推出“窨井追问”系列报道。26日A1版的《“吞人”窖井仍旧张着大嘴》,报道女青年刘燕回家途中跌入一口无盖窨井,造成脾脏破裂和两根肋骨骨折;27日A7版的《无盖窨井“吞噬”七旬老太》,报道73岁的程志桂老太太被无盖窖井吞没身亡;  相似文献   

7.
我是谁     
14年前一个夜晚,凯文·卡特在汽车里亲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作为一名自由摄影记者,至今仍为人所传道的重要原因是他的那张获得普利策奖的照片——《饥饿的苏丹》。这张照片记录了一名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  相似文献   

8.
说长道短     
解放日报今年5月18日第7版《海外博览》中刊登的《我看到的胡志明市》一文,作者是美国人波拉克先生。文中试图客观地反映如今胡志明市的人情风貌。文章一开头,就点明了时间:“这几年……”。可遗憾的是,编辑同志为该文配了一张照片“衣不遮体的越南少女”,居然是50年代的照片。这张照片是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先生于1957年摄于越南的,原题为“战后”。据《海外星云》旬刊今年第8期封二对这张照片的介绍云:“这是一幅难得的写实作品,表现法国退出越南后,饱经战乱的越南人民又面临分裂的局面……,这幅作品比较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的情形。”  相似文献   

9.
这里所说的“137”,是指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三、七版上稿子的事。去年10月18日,海外版一版刊登了一张我拍的新闻照片: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新购买的一架波音747—400大型豪华宽体客机到达北京。三版上刊登了我写的一篇人物通讯:《鹰击长空飞万里》,同时也配发了一张我拍的照片。在七版副刊上又刊登了我的一篇特写和照片:《在天安门广场看秧歌》。上面说的是同一天报纸的一、三、七版登我拍摄照片的事实,我称之为“137”。一天中登了三幅照片。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但是有必然性才会有偶然性。  相似文献   

10.
一、“A:B”式报纸标题及其研究概况“A:B”式报纸标题指的是带有冒号的报纸标题,A、B分别代表冒号前后的内容。在“A:B”式报纸标题中,A既可能是体词性成分也可能是谓词性成分。例如:(1)斯里兰卡:“狮子国”的遗产(《文汇报》2006年5月4日第8版)(2)黄霜:笑傲文化江湖的不羁才子(《参考消息》2004年11月30日第13版)(3)贷款利率上调:2006年宏观调控第一炮(《中国青年报》2006年4月28日第7版)(4)国资委出新规:国有大型企业管理层持股解禁(《南方周末》2006年1月19日C17例(1)一(2)中的“A”是体词性成分,例(3)一(4)中的“A”是谓词性成分…  相似文献   

11.
1880年3月4日,纽约《每日画报》首次刊登一张由管理制版装备的摄影师斯蒂芬·H·霍根制作的网版照片——牛顿拍摄的《纽约棚户区违章建筑》。这是新闻摄影史上印刷技术的最重大的突破,为新闻照片的广泛使用开辟了新天地。在此之前。报纸上用的图片都是  相似文献   

12.
英国报纸的历史怎么只有10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监督别人通常理直气壮,但是也需要自己监督自己。特别是关于自己行业的历史,出了错误,更应该反省。 《北京青年报》2006年5月26日A2版“图说天下”,报道了国外同行的一条新闻——5月24日大英图书馆举办百年报纸展览,并配发图片《看报的女子笑了》,其说明写道:这是“大英图书馆举办的庆祝英国报纸出现一百年的‘首页’展览”。同一天的《新京报》A30版也发表了这次展览的照片.文字说明强调这是“纪念英国报业诞辰100周年”的展览。北青报还谈到大英图书馆装报纸的书架总长48公里。  相似文献   

13.
案例 2004年3月14日,云南《都市时报》刊发了题为《痴情女子为情轻生,消防兵绳降救下跳楼女》的报道,并配有新闻图片。后来,此事件中一张未能上版的照片被摄影记者发至西祠胡同论坛,没想到,照片便被反复传播,渐渐变为“协警抓小姐”、“城管抓小姐”。  相似文献   

14.
在重庆《新华日报》1939年的合订本里,10月20日这一期报纸是一张没能发行的报纸。1939年10月19日的《新华日报》,用半版篇幅刊登了9月16日毛主席在延安边区招待处会见中央社记者刘尊棋、新民报记者张西洛、扫荡报记者耿坚白的谈话,题为《毛泽东同志与中央社等记者的谈话》,并配发了毛泽东的照片。报纸是在“送检”的同时排印的,当检查官发现有“问题”,在送稿簿上盖了“缓登”戳记、扣下稿子,将一封公函交送稿人带回时,这张报纸已经张贴在重庆的大街小巷,送到了订户手中。为此蒋介石大骂新闻检查  相似文献   

15.
五十六年前,上海新闻界发生了一件趣闻,这就是当时轰动一时的“时报照相问题”.事情是由一张体育新闻照片引起的.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二日,上海市运动会开幕.一向重视新闻摄影工作的上海《时报》,每天用两个版的篇幅刊登大会的消息和图片,报道有声有色,颇引人注目。《时报》在第六版报道了大会第二天举行的女子五十米短跑决赛的成绩,并在显要位置刊出本报拍摄的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的一张大幅照片.照片上运动员的前后次序,与大会正式宣布的名次发生了矛盾。三六六号运动员马毓芳明明第二个到达终点可是在正式公布的成绩中连第四名也没挨上。于是,一幅体育照片在运动会内外掀起一场不  相似文献   

16.
张克非 《新闻传播》2005,(11):65-66
《牡丹江晨报》是一张8开32版的都市类报纸,由于主编对图片的重视,几年来图片在报纸上一直很抢眼。遇到重大事件,编辑部有一种共识:让摄影记者第一时间到达现场。2005年6月10日,宁安市沙兰镇发生200年一遇的洪灾。编辑部闻讯后立即派车让笔者和一位文字记者同往。由于我们两人是全国各家媒体中第一个到达现场的记者,笔者拍摄的照片在本报第一时间刊出后,新华社以通稿的形式向国内外发布。沙兰洪灾期间本报的新闻图片多次以一版组图的形式刊发。  相似文献   

17.
《新闻记者》2012,(4):57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德国最受欢迎的报纸之一《图片报》近日结束了长达28年的在首页刊登裸体女孩照片的传统。3月9日的《图片报》头版上出现的波兰女孩爱娃的裸体照  相似文献   

18.
首发在2011年7月15日《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并在同日5版配发3张现场照片的消息《我军第一代女导弹操作号手高原亮剑35名平均年龄不足23岁的军中女“剑客”首次实弹发射圆满成功》,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最近看了刊登在《人民日报》和《新华日报》上的一幅新闻照片后,发现同一幅新闻照片,由于不同的文字说明,引出了不同的效果。现将两张报纸的文字说明摘引出来,作一比较。《新华日报》二月二十二日第三版刊登照片的文字说明  相似文献   

20.
新闻职业道德亟待加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10日,数家新闻网站转载厦门《东南晚报》记柳涛发表的骑车人在暴雨中摔倒的连续动作照片,关于记行为边界的讨论随之在网络上热烈展开。2006年7月12日,国内数家门户网站转载了一篇题为《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女记曹爱流泪伤心的模样》的帖子,报道了河南电视台女记曹爱为抢救危在旦夕的溺水女孩,毅然放下采访任务为女孩做人工呼吸的事件,并配发了曹因抢救没能成功而伤心落泪的照片,23岁的曹爱被网友赞为“中国最美的女记”,这两件事情也在全社会掀起了有关新闻职业道德的大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