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说有京味儿,有海味儿等;戏剧更具地方性,如黄梅戏、越剧、赣剧、京剧等.我想,那种全国通甚至全球通的小说或戏剧,欣赏的人恐怕不会多.  相似文献   

2.
不少语文教师常困惑于作文教学的举步维艰,困惑于弟子们的写作水平太过低下,困惑于自己不能尽快让学生们大面积、大幅度提高作文成绩。那种无奈、那种茫然、那种苦情,几乎皆然。笔者认为,现在的学生,他们的主要问题不是写不出作文,而是写不出有个性、有思想的好作文。他们的脑海中,思维形成定势,作文形成模式“,僵化的”“、固定的”框框限制着他们,因而难以写出佳作。如果我们借新课改的东风,源掘深“泉”,巧引活“水”,就能够使学生写出一篇篇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一、标新立异灵感现作文教学更离不开创新,它可以给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3.
中考作文结构创新富有个性是当今考场获取高分的重要途径,常规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已经不再是考场作文写作的主流模式。通过一些考场满分作文的独特结构的阅读和观赏,我们可以发现:大胆使用有独特个性、有创新特色、样式新颖的文本,写出的文章肯定是有个性的。比如采用日记的形式,如同自己倾诉心里话,给人真实亲切的感受;采用讽刺小说诉说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吸引人;借助戏剧剧本进行创作,矛盾集中,中心明确;采用数学公式证明,格式新颖,富有个性。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历来有两种价值取向:一是教会学生写各种实用类文章,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二是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我从教二十多年,有时真觉得作文越来越不会教了。因为,时间越长,困惑越多;困惑越多,就越不知道自己教得对还是不对。困惑一: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什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长期以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是一座久攻不下的堡垒。这与我们的作文教学思想、作文教学观念的陈旧落后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想让学生写出有悟性、有灵性、有个性的好文章来,就要我们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撑起一片创新的天空。  相似文献   

6.
作文与个性     
(一)这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个提倡。多年来的考试本位思想,八股式标准化作文命题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远离生活。远离学生实际,偏离了其原本表情达意的重要功能和训练思维、学习创造的高远目的,一个个有个性的学生写出的竟是些毫无个性的文字垃圾,作文有话说,说真话这一起码的作文要求,成为当前作文教学中一个无法逾越的难关。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正本清源。作文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说心里话,写心里话,写出独到之处,写出个性。(二)首先,让学生有话可说。目前,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不少作文课依然沿用着诸如“说勤”这样的作…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作文教学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写好作文,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丰富的人,写的文章内容丰富、充实、生动形象。而缺乏想象力的人,会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写出的文章平淡无味。就是写真人真事的作文,在许多细节的描写上,也还需要一定的想象,否则形象不易生动具体。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冬季,如果我们以《窗外的树》为题,叫学生写作文,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如果作文教学中缺乏想象力的训练,学生大概只能写出如下的内容:我看见教室外有几棵树,树叶全落了,只剩下树  相似文献   

8.
刘晓军 《现代语文》2011,(1):130-130
生活是写作的直接源泉,有生活的地方必定有作文的材料,但是学生的生活空间太小,太窄,若要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一篇另人满意的作文来,那的确是有些勉为其难。  相似文献   

9.
地方教材的地方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地方课程的教学必须坚持课堂内外结合。两年多来,我们在地方课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内外结合,引发学生兴趣,增加教学情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地方课程的教学发挥了其应有的教育功能。我们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展示地方特色,激发教学情趣 有地方特征的人文现象、工农业产品等,是地方性的集中体现。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地方课的兴趣,我们根据学生对“身边事”兴趣浓、感情丰富、易受感染的特  相似文献   

10.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写真话、抒真情;要让他们放开手脚,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写作个性;要让学生学会深层思考,写出"人无而我有"人有而我新"的独特感受。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郑磊 《考试周刊》2011,(91):38-39
在中学语文圈子里,流传着这样一句戏言:“学生上课有三怕:作文、古文、周作人。”这说明在白话文的教学中,鲁迅的文章是出了名的“难啃的骨头”。我们当然不能因为学生怕学就避重就轻,而应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准切入点,顺势而为,沿着文理来分析思考,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孔乙己》是鲁迅众多小说中最受他本人认可的一篇,作者写出了“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下笔从容不迫,  相似文献   

12.
当前,许多中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或者写不出高分作文。根据我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写出高水平作文是困难的,但是,只要我们有作文的兴趣,能认真地去观察、去思考、去感悟、去总结,是可以写出好作文来的。  相似文献   

13.
胡晓昕 《中文自修》2022,(11):45-49
<正>文学短评,是一种精短的,以作家作品等作为评论对象的议论性文章,它既有议论性,又有文学性,是理、情、文的统一戏剧评论是文学短评的重要组成部分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中,也对阅读与评议剧本提出了要求本期《作文魔方》,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赏析戏剧,写出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相似文献   

14.
<正>从古代的八股文,到如今占分比率最大的考场作文,无不说明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作文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最能反映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可相当一部分学生偏偏对作文不感兴趣。仔细观察我们的作文课,每当老师提到今天要写作文时,学生总像是霜打的茄子,心中往往有一种抵触情绪,在这种情绪下,很难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每次写亲情类的  相似文献   

15.
长时期来,作文课基本上是“教师命题,学生作文”封闭式的作文教学,教师为了出题目,冥思苦想,深怕学生找不到写的;学生为了做作文,象赶鸭子上架,搔头抓耳,总难使教师称心如意.随着开放的意识在国民的心目中已渐趋强化,因而那种传统的封闭式作文教学观应该摈弃了.一、单纯的教师命题观不科学文学理论的研究表明——生活是作文的唯一源泉.我们仔细分析学生的作文情况亦可得知,学生作文表达能力培养有这样一个规律:积累(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借鉴→创造.因此,要让学生写出好作文,就必须让他们“我手写我口”,去写他们的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怕作文 ,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一大现象。要让学生喜欢作文 ,就应在作文教学中解放思路 ,冲破旧观念 ,淡化各种“清规戒律” ,让学生自由想象。一、淡化命题 ,自由表达小学生习作是起始作文 ,只要有话写就可以。如写人的作文 ,可让学生在“写人”这个范围内自选素材、自拟题目。可写爸爸 ,也可写妈妈 ;可写老师 ,也可写同学 ;可写大人 ,也可写小孩 ;可写好人 ,也可写坏人……只要学生能用具体的事例写出这个人的特点就可以了。他即使写了个坏人 ,只要他能把这个坏人坏在什么地方写出来 ,就可以。同样 ,如记事的作文 ,也可以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7.
刘晓锋 《成才之路》2009,(21):I0007-I0008
面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如何让学生在限时限题的情况下写出一篇文质兼美的作文呢?我们在教学中不妨从模仿优秀文本入手,让学生在模仿中领悟作文技巧,在掌握一定量作文范式的基础上进行作文创新,最终能让学生写出一篇具有个性化的作文。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重点是教学生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话.笔者以傅园慧网红事件为例,从读写要紧密结合、评价要及时改变、作文要贴着人咬着人、语言要鲜活有生命等四个角度,系统阐述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捕捉自己心情的瞬息变化,从而写出能充分表达自由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真情实感的好作文。  相似文献   

19.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极其薄弱,不少教师对作文教学的本质认识不清,教学策略不当,缺乏方法,致使小学生常把作文视为负担,每逢看到作文命题便愁眉苦脸,迟迟不能下笔,即便写出文章,也枯燥乏味、空洞无物。如何让学生写出的作文有内容、有真情、打动人呢?  相似文献   

20.
正"文似看山不喜平",结构平淡无奇,行文直来直去的文章自然很难引人入胜。因此,作文须知兴波之法。而文章的曲折变化也非止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议论文写作同样可以从论点的表述、论证的方法以及行文的结构等方面入手,精心构思,写出波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