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三忠 《学子》2013,(4):48-49
一、读书促感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感悟是传统阅读教学经验的精华,它追求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当然,读书有一个方法问题,学生只有学会读书,才能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1.在轻读想象中了解课文内容。在学生轻声读课文的同时,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借自身的经验、经历帮助了解课文内容,达到初步感知课文,为继续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理念,实际上就是以“自主实践”作基础,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自主体悟,以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在阅读教学中,“自读自悟”是达到这种“自能状态”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具有体验感悟学习的能力是语文新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为学生设计体验、感悟性的活动并有效地实施体验、感悟学习呢?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 “语文课文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于伟.”这是叶圣陶先生对“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所作出的精当评价.诚然,“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体验、感悟学习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每教一篇文章,我们都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走近作者,走进作品;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作品的内涵,与作者心灵相通.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让感悟叩开语文学习之门,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乐趣,习得知识,陶冶情操,获得发展,更多地体会语文的魅力。"读悟式"阅读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读"为主线,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思结合,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悟"中提高自己,认识自己,形成读书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着重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把读书与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力求达到“读中有思,思中有悟”的理解境界,从而获得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梁林 《陕西教育》2009,(5):43-43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是:“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加大课内阅读量,以读促悟是我校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改进阅读教学方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习具有重感悟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习文本语言.让学生因意会、理解、体验而有所领悟。笔者以人教版第八册《生命生命》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让感悟成就阅读教学的精彩。  相似文献   

8.
浅谈阅读教学中践行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选准"读、写"结合点,抓住"读、写"契合点,在写作训练中锤炼"读、写"融合点,并通过以读悟写,以写促读,创造性地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阅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写作提高其表达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些表述,集中强调了“阅读感悟”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须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重教师讲解轻学生自悟,重肢解分析轻整体感受,重刻板理解轻多元解读,重抽象轻形象,重理性轻感性”…  相似文献   

10.
读出魅力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从这可以看出,新课程理念对"读"的重视,因此,结合新课程理念精神,教师要尽量少讲或不讲,要能够通过读来展示出语文教学的魅力。魅力之一:在读中感悟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时也是为了帮  相似文献   

11.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充分表明了语文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精神与要求,即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教师是阅读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阅读教学应体现学生自读自悟,鼓励探究性、创造性、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12.
“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这已被所有语文老师所公认。“读书百遍,其意自见”也说明了读的重要性。然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读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具有独特的内心体验,教师就“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读出真实的感受。一、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学生对课本的领悟、感受和认识都统一到自己的标准答案下,追求一致的情感体验,而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应付考试,注重知识积累忽视整体感悟,注重课本教学忽视课外读书,注重精读讲解忽视泛读积累,最终淡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负担和痛苦,学生"以读为苦,觉得读书很累"的问题比较突出,不能读、不会读、不想读的现象困扰着阅读教学的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充分表明了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教师是阅读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阅读教学要体现学生自读自悟,鼓励探究性、创造性、个性化阅读。作为语文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学生创设个性化阅读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马建荣 《考试周刊》2012,(37):52-52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体现新教法?我认为要坚持以朗读为基础,以质疑探新知,以自悟近感知,以想象来理解,以合作促感悟,以体验知情感,以读写促表达。一、以朗读为基础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促进其读书感悟呢?本文以苏教版教材第五册为例,谈谈实践体会。一、反复练读,读中感悟“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自然段时,我采用“放扶”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有层次读课…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读是根本。它是学生感受、品味、揣摩、领悟课文思想内容最基本的手段,是阅读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通过朗读去理解和体验课文的思想、感情、意境、情趣等,也就是通过读来实现悟,才是读的意旨所在。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以下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并在读中促思、读中悟道。一、注重范读,培养美感在近年的语文阅读课上,学生朗读的次数是增多了,但他们却不见得喜读、乐读,而只是机械地读,并没有真正把情感投入到课文内容中去。因此,提高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和朗读水平,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语文学习中朗读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个良好的作用不断凸显出来。文章的意境是靠朗读来感受的,读能发现美,读能产生美,读能欣赏美,学生只有在读中悟义、悟情、悟理、  相似文献   

19.
苏渊 《云南教育》2004,(25):22-23
近年来,尊重学生,把个体生命发展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在语文教学中,“感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翻开《语文课程标准》,你会发现:“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但这种感悟不是回到“自读自悟”的老路上,而是需要教师思考怎样提高学生感悟效率的方法。因此,语文感悟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语文学习中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感知经验,激发自己  相似文献   

20.
新大纲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许多教师知道了阅读教学应走读书训练之路,并且在课堂上也这样做了。但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读读读,没有正确的牵引与指导,让人觉得还是老一套,甚至对以“读书内化”为手段的阅读教学产生了动摇。“读中求悟”听之简单,操之则难。如何在实际的课堂中操作呢?一、我们需要解决一个“读”字1.读书,要会读宋人郑侠有《教子孙读书》:“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眼见口即诵,耳识潜自闻。神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