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云卿 《上海集邮》2023,(2):26-29
<正>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在取得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胜利之后,马不停蹄地吹响了渡江战役的号角。国民党政府已摇摇欲坠,通货膨胀急剧,民不聊生。在这特殊的一个月里,国内平信邮资从3月31日的金圆50元到4月27日的银元(基数)4分(以汉口当日银元和金圆的兑换比率1:175万计算,折合金圆7万元),上涨了1400倍;国际平信邮资从3月31日的金圆800元到4月29日的银元(基数)10分(按上海当日的兑换比率1:100万计算,折合金圆10万元),  相似文献   

2.
郑挥 《上海集邮》2005,(4):37-37
邮市长期持续低迷,与其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清民区票及其实寄封在国内外大型拍卖会中行情火爆。上海拍卖行去年秋拍中的1155号拍品,为一件建国初期邮寄上海本埠的实寄封,封背贴华东区进军图70元票1枚(此票市价不到2元),看上去并不十分起眼,但从3000元起拍,最后以10500元落槌。此件因1949年10月1日调整国内邮资,平信由70元增为100元(1949年8月1日至9月30日国内平信邮资为人民币70元),  相似文献   

3.
美国邮政可能从2007年5月6日起调整邮资。一盎司以下平信上涨3分至42分。明信片邮资上涨3分至27分。1月俄克拉何马州百年纪念、爱的邮票—荷西的吻和黑人传统系列—埃拉·费兹格拉尔德各1枚(各39C)  相似文献   

4.
张春清 《上海集邮》2004,(10):12-13
邮资信卡(XK)是国家邮政局于2000年开发的一种邮政用品,至今共发行XK1至XK6共6套、HXK20041套,面值大多为80分,少量为“国内邮资已付(平信)”、港澳、国际信函资费。但在2000—2002年,上海、广东等11个省、市委制的广告邮资信卡中,出现了用普通邮资片邮资图作为邮资信卡邮资图的品种,既不符合专用邮资图不得混用的规定,又不符合邮资信卡按国内平信(外埠)收费的邮资标准,显然违规。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所发行的加盖改值邮票,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邮资调整的需要。“改作贰角”邮票却是例外,其发行缘起,是为了节约物力、清理库存。 1942年12月,国内平信邮资由本埠8分、外埠1角6分,分别调整为2角5分和5角。挂号费亦由原来的2角6分,调为1元。自此以后,所有的1角3分、1角6分、1角7  相似文献   

6.
正如果说因为寄件人不了解邮资调整,所寄信函因欠资而被退回,然后补资再寄出属于正常的话,那么,补资后再欠资,再退回,再补资,再欠资……相信您快被我绕糊涂了,但这样的事还真的出现过。这是一枚上海寄河南许昌的平信(图1),贴普23上海民居20分邮票一枚,云南民居10分邮票两枚,销有三枚不同时间和地名的日戳。在一枚普通信件上出现这样的情况,估计是因为外埠平信资费刚刚从1996年12月1日由20分调整为50分,而寄件人不清楚,所以贴了20分  相似文献   

7.
陆俊德 《收藏》2006,(2):139-139
这是一组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印有邮资图的信封。这种信封有两种面值,8分是平信,10分是航空平信。售价是每枚信封除邮资外,再加1分。  相似文献   

8.
1951年全国币制统一,东北地区的邮资从5月1日起改按人民币计算,国内平信即由原东北币5000元折算为人民币525元。7月1日起取消东北的地区性邮资,改为全国统一的邮资,国内平信为800元。本期封面所刊是这一邮资变动时期的欠资封。 此封自延吉寄天津,贴“改9”25元和“普3”500元各一枚,为5—6月间东北地区的国内平信邮资,但收信局所盖邮戳为“延吉/2.7.51/YENKI”三格小圆戳,时间已是7月,所贴邮资不敷,故又盖以“欠资”指示戳。到天津后,贴“欠1”100元和200元各一枚,以“天津十一甲/51.7.619/TIENTSIN 11”点线三格戳盖  相似文献   

9.
普22《祖国风光》(影写版)全套有面值3分、4分、8分、10分、20分共5种,齿度11.5。其中4分票发行于1982年9月10日,8分票发行于1981年9月1日。这两种面值邮票符合1990年7月31日前国内本、外埠平信邮资。其印刷量极大,不可能一次印就,在多次印刷中,势必会发生一些差异。 《上海集邮》1987年第一期曾报导4分票除齿度11.5者外,并有齿度11.5×11者存在”。在此报导后,  相似文献   

10.
按照1923年出版的《中华民国十一年邮政事务总论》记载,原在上一年总论中所期望的1922年邮政扩张而带来的营业收入增加并未实现,而开支反有增加。因此不得不将各种开支尽量紧缩,又在同年11月1日起将自1910年8月5日(宣统二年七月初一)以来基本不变的国内外邮资进行调高,如国内起点平信邮资由3分调为4分,国际起点  相似文献   

11.
1997年10月8日,一封由广西柳州寄广西南宁的平信,因超重贴改退批条,要求补贴邮资50分再寄。但邮局为慎重起见,在改退批条上加盖一个规格为10×60mm的戳记,文字为“补足邮资后,将该批条撕下”。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为迎接建国100周年,发行了《澳大利亚的脸》邮票25种,面值为国内平信邮资45分,图案是国内  相似文献   

13.
苏雷 《集邮博览》2013,(11):34-34
近日,笔者在整理邮品时发现了一枚22年前的挂号实寄封(图1),由于地址没有书写清楚而被退了回来。该封是我国第八次调整邮资的首日实寄封,是很好的邮政资费变更记录实物。1990年7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邮电部发出通知,对国内邮政资费进行建国以来的第八次调整:将信函平信的本埠资费每重20克从0.04元调整为0.10元、外埠平信资费从0.08元调整为0.20元;明信片的本埠资费从0.02元调整为0.10元、外埠资费从0.04元调整为0.15元;印刷品的本埠资费从0.015元调  相似文献   

14.
1950年1月1日全国邮政总局成立,1月10日发布第一次全国通用的邮资表,平信为500元,后曾改为800元、1000元,至5月11日起恢复平信800元邮资,挂号费、回执费均按3个单位平信邮资核定,各为2400元,故初重信函的双挂号邮费共为5600元。 笔者收藏一件双挂号信封,正面贴挂号签条并盖有“双挂号”戳,封背贴华东区三一版毛泽东像邮票1000元5枚,“改1”200元3枚,共贴邮资5600元。销票戳为河南孝义1950年5月11日12时。落地戳为西京(今西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为庆祝华裔公民农历蛇年,1月5日发行其第五套生肖邮票,依旧是邮票和小型张各1种(图见封面)。由于恰逢加拿大调高邮资,因此这套蛇年邮票成了调资后的首套新面值邮票,其中大张邮票的每枚面值为国内平信基本邮资0.46加元,小型张邮票的面值为国际平信基本邮资1.05加元。  相似文献   

16.
答案公布     
假封二的判定依据(封见2249页): 此封的日戳的盖销部位太为特殊。凡是邮戳形式超逾常情,都应加以注意。这个信封也存在着邮资和邮票的问题。 一、邮资不符 按1955年1月1日起至1977年1月1日止,国际平信20克以内邮资为0.22元,设若超重,为20克至40克以内,应再加贴0.13元,合计  相似文献   

17.
2000年11月16日国家邮政局下发了《关于做好“圣诞节快乐”、“新年快乐”邮资信卡销售工作的通知》(下简称《通知》)。邮资信卡是我国邮政业务又一新型品种,由于其设计新颖,有一定的艺术性,且使用方便,与明信片相比具有保密性,更易于客户接受。通知规定: 国家邮政局自2000年12月1日起发行编号为XK1 “圣诞节快乐”,XK2“新年快乐”邮资信卡,其邮资图均标注国内邮资已付(平信)字样;《通知》要求邮寄时不分本、外埠。由此这种新型邮政用品得以面世(图1)。但由于邮资信卡上的邮资图标注的是“国内邮资已付(平信)”字样,故而使得邮局工作人员一时间也不好认定这种“平信”到底是按信函0.8元资费还是按明信片0.6 元资费。因这两种资费都在“平信”范畴之内,这种看似  相似文献   

18.
丁金林 《上海集邮》2008,(12):35-35
这二则史料为《国内外邮政资费本月一日起调整》、《邮资加价平信一千五》,分别刊登于民国38年(1949年)4月2日、17日的《武进新闻》报(图)。从中可知,1949年4月1日起,中华邮政调整国内外邮政资费,调整率约上涨百分之百,  相似文献   

19.
寄信要缴纳邮资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寄信也可以少花邮资,这不是投机取巧,而是邮资设置的原因。 2000年12月1日中国邮政发行XK1《圣诞快乐》(图1)和XK2《恭贺新年》(图2)两种信卡,邮资图中标注的是“国内邮资已付(平信)”,当时国内刚刚开始发行信卡,信卡邮资和国内外埠平信相同,这个“国内邮资已付”就相当于付费0.8元,而现在信卡邮资应该是12元,这个邮资信卡还是可以寄的。  相似文献   

20.
一、邮资不足 1949年6月1日起,外埠平信起重邮资为70元,此封只贴52元,差距甚大,邮局不可能遗漏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