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大家好!我是虎虎生威的小帅虎。今天,我要跟大家说说我们虎家族的“虎文化”。你知道吗?中国是我们虎的故乡,虎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虎形象也无处不在:中国文字、语言、文学、雕塑、绘画、戏曲、民俗,还有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歌……都有我们虎的身影。今天,请大家来听我说说有关“虎”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2.
你好,虎年     
新年啦!这是你们上小学以来经历的第一个虎年。提起老虎,你们会想起什么呢?是动物园是额头上有“王”字的“大猫”,是“生龙话虎”“狐假虎威”等与虎相关的成语,还是《水浒传》里“武松打虎”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虎是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三的动物。在生肖的故事中,虎的形象总是勇猛无比。它雄霸山林,额头上的“王”字更是彰显着它“百兽之王”的风采。故事之外,现实之中,有人认为虎的数量还有很多,动物园里的老虎都是从野外捕获的;有人认为老虎有很多种,比如黄老虎、白老虎;还有人听闻老虎伤人事件的报道,于是谈虎色变在中国农历虎年来临之际,我们不妨聊一聊虎。  相似文献   

4.
美丽而动听的故事传说,总是让—些历史名胜蒙上神秘的色彩,有“好事者’会千方百计找机会去探个究竟。我认为,它们之所以“名”是因为有故事,之所以“胜”是因为有色彩。  相似文献   

5.
虎啸山林     
今明 《少年月刊》2010,(4):54-56
一听过老虎学艺的故事吗?这可有点丑化我们的虎大王了,虎虽然生性凶猛,却“仪表堂堂”,威风凛凛。它们生有圆滚滚的脑袋,两颊长长的鬃毛,颇有王者之气,  相似文献   

6.
《聊斋志异》向杲化虎复仇,是一种复仇主体精神压抑释放的奇特方式。化虎之后的人而虎,虎而人,虎外而人其内,使主人公向杲与“复仇相助者”合二为一,复仇主体具有了隐身和复仇的能力。化虎道具,在以往故事中即有。化异类以复仇,来自佛经故事的基本艺术机杼。在“六道轮回”的佛教理念中,前世仇怨可在今世雪报,而报仇的复仇主体可能转世为某种动物。“虎皮”,与其他相关道具一并得蒙蒲松龄青目,也可能模仿了佛经叙事。佛教生死观也被吸收融合,幻化故事为之更具有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7.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已为人们所熟知。蔡桓公作为“讳疾忌医”的反面教员形象,至今还对我们起着借鉴的作用。不过,我这里想谈的,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即:在蔡桓公由于讳疾忌医而自丧其身的错误里,有没有扁鹊的一部分责任呢?从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蔡桓公之所以“讳疾”,是因为他并不知道自己身上有“疾”。有些  相似文献   

8.
“熊有熊样,虎有虎样!”这是我拿到雅诺什童话集,看了第一个故事之后的第一声感叹。这算什么感叹,太简单了吧!这个“简单”其实来自于雅诺什与其他图画书之间的强烈对比。  相似文献   

9.
猜猜看     
孙兴华 《老年教育》2013,(11):37-37
小女生:“你知道老虎头上为什么有王字吗?”小师兄:“因为老虎是‘老’虎,所以有抬头纹。”小女生:“可母老虎为什么没有呢?”小师兄:“那是因为母老虎会保养!”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2015,(2):44
“近日,北京数十名家长自发到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寻求专家的帮助,讨论如何应对家里的‘熊孩子’们.初中男生小虎的妈妈来求助,是因为被老师要求到校“陪读”——小虎在学校老是闹着要辍学.小虎表示,自己家里有12套房,光收租就够吃三辈子,为什么还要上学?”(10月29日《北京晚报》)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您好,我学的是财务管理专业,但我自己平时做事有些马虎,感觉自己有些不太合适,请问我该怎么办? 答:关于“马虎”,有这样一个口耳相传的寓言故事故事:宋代时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  相似文献   

12.
陕西“华南虎事件”终于有了一个令人“欣慰”的结果。 人们欣慰,是因为“虎照事件”的核心,已不只是照片的真假,而在于面对网民的追问、舆论的质疑,政府和公权究竟应当如何处置。  相似文献   

13.
夏七夕:各位,虽然我写得不容易,不过大家看到这里也需要勇气。哈!我的责编说,里面的脏话比较彪悍。有些坚持没删,是因为我们女孩子偶尔会用这种爆粗口的方式发泄一下,我相信大家看到会觉得更亲切。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一段轰轰烈烈的故事,希望,在“后来”这个故事里,我们有一样的共鸣。  相似文献   

14.
我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多得数不胜数的故事。故事有好有坏,有悲有欢。有的故事已随着时间的消磨慢慢淡忘了,可有些故事我至今还记忆犹新。有些故事刚刚发生,有些故事已过数年。我也有许多的故事,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故事当然更美好,我只有12岁,当然发生的都是生活中的童年故事。我的故事如果用笔一件件地记下来,那是写也写不完的。可让我具体写几件事,那我一定会写三件事:“欢”“悲”  相似文献   

15.
日记三则     
5月1日:“故事”扣子找到了 今天,我终于又和“故事”扣子见面了。 之所以叫“故事”扣子,是因为这颗扣子经历了很多故事。比如,从四楼掉到一楼,还被人当成硬币投进了饮料机,有一次还不小心掉进了浴盆……  相似文献   

16.
星星凝视者     
照片上的“白虎”被称为“星星凝视者”,因为它们蓝色的眼睛老是看着天空。另一些人把它们叫做“雪虎”,是因为它们有与众不同的雪白的皮毛。白虎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给动物园、马戏团和魔术团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相似文献   

17.
故事里,有人向国王报告说王宫里来了一只虎,国王不信;接着第二个人声称有虎,国王仍是不信;直到第三个人再次这样说,国王终于信了,于是拔腿仓皇逃命。其实呢,根本就没有虎,是这三个人编出来骗国王的。这就是成语“三人成虎”的由来。  相似文献   

18.
《厉归真画虎》是一篇情节性强、颇具哲理的故事。学生容易读懂文本,但对故事的含义不易体会。教学中,教师先和学生一起理清文章脉络,再以一个中心问题为切入口,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用文中的语句说明“笼中之虎”与“山中之虎”的区别在哪里。在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和指导后,教师利用随堂的语句和知识点引发想象,将生成一批较有童趣的短文。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不少学校都要求教师每学期写一篇论文,而近年来,有些学校把这个要求改为写一则教育故事。写教育故事,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是有事可叙、有话可说、有感可发的,照理讲要比写教育论文容易些。可是,也许是因为写规定套路的“论文”已成为习惯,驾轻就熟了,乍一用记叙的方式去表现自己所面对的教育现象和问题,反倒无所适从,无处落笔了。 倾听同行的教育故事,可以从中领悟如何撰写自己的教育故事。 《阅卷》的故事叙述的是对一道  相似文献   

20.
哪朵花蕾不争春?哪个少年不青涩? 可这花蕾正是明日的春光,可这少年正是将来的传奇.花蕾不必为已经盛开的花朵胆怯,少年更不必为自己的青涩胆怯. “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更多地把这句俗话当作激励,但牛犊不怕虎的原因并非只是初生,更不是无知者无畏,是因为虎并非个个都令人害怕,也有“病猫”“纸老虎”,也有见了初生牛犊而露怯的虎.这就是丛林真相.你正为自己的青涩瞻前顾后,也许别人正敞开门,准备迎接一个新人的到来,青涩正是你的无限可能,何必为子虚乌有、夸大其词的传说而裹足不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