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曲辰 《档案时空》2007,(5):18-18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当时国民党甘肃省主席贺(光夭)祖的妻子倪裴君和人民群众一道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思想逐步被"赤化"了,她十分钦佩共产党人为国为民的献身的精神,多次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党组织碍于她的特殊身份没有批准,但她毫不灰心,仍矢志不移地为党工作.  相似文献   

2.
新管上任先"洗脸" 1999年,张宁同志10年媳妇熬成婆,机遇把她推上了局长的位子.但她面临的工作并不轻松.  相似文献   

3.
同事去采访一个家庭的悲剧故事:女儿长得端庄大方,成年后,嫁给一个日本人.感情不和,后改嫁新西兰农村.语言不通,最后又回到故土.此时,女儿已身心疲惫,精神失常.记者采访的是母亲,有一句话令我印象特别深刻,她是在一次通话时发现女儿情况不妙的,女儿在电话里竟然跟她说起自己非常隐私的那些事,做母亲的立即设法将女儿接回来,知道她一定已经病得不轻.  相似文献   

4.
"情书"     
三十年前,一幢公寓楼的三楼新搬来了一户人家:大卫是这户人家的独生子,高中刚毕业,说是将要报考医学院.大卫好像是一个书迷,大部分时间都泡在附近一家小型图书馆里.图书馆里有一个名叫莉莉的女管理员,年轻漂亮,说话柔柔的,脸上的表情常是笑眯眯的.小伙子们都喜欢她.如果他们有找不到的书,总会请她帮忙,她也会乐意地停下手头的工作,为他们服务.她是一个很敬业的人.  相似文献   

5.
一天下午,鲁艺的学生到城里开大会.散会以后,鲁艺的队伍走出城门,爬上校舍所在的半山坡.莫耶和几个同学站在窑洞前的土坪上,远望着一队队抗大的同学从城里走出来,他们的歌声和口号声清晰可闻.这时,她感到自己身上的血流加快了,胸中涌起了潮水.来自朝鲜的音乐系同学郑律成,站在她的身边,看出了她的心情极不平静,就对她说:"给我写个歌词吧!"  相似文献   

6.
吴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影剧界进步演员,她是南国社、电通影片公司、青岛剧社、业余剧人协会和上海救亡演剧队的活跃成员.在夏衍编剧、司徒慧敏导演,电通影片公司拍摄的<自由神>影片中,吴湄扮演女主角,获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很高的评价.她主演的独幕剧<小丈夫>、进步戏剧<女子公寓>、<阿Q正传>等也颇受赞赏.她参加中共地下党和文艺界左翼人士组织的活动,以戏剧为武器,积极宣传抗日救亡,反对妥协投降;"孤岛"时期冒着生命危险,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募捐、义卖、办难民收容所等;上海沦陷后坚持隐蔽斗争,办进步文艺沙龙,进步刊物;解放战争时期继续坚持地下斗争.可是由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她在上海与蓝苹(即江青)的一段交往,在十年动乱中,一场弥天冤案,给她带来了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7.
周晴 《编辑学刊》2002,(4):65-66
和郑春华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那时,我刚刚进少儿社,在<巨人>杂志工作,记得那时<巨人>上,将发表她的一篇低幼文学作品<贝加的樱桃班>.那年我23岁,才出大学校门,而春华已经小有名气了.我是拿着稿子去请她修改的,以我当时一个大学生的眼光,提出了文章中的一个细节让她改一下.我至今记得,那细节中,她写手指受伤的贝加将手指跷得老高老高!而我认为,生活中男孩子应该不会这么夸张!  相似文献   

8.
她,结婚才84天就遭遇人生变故;她,高位截瘫并高位截肢却写出11万字"生命日记";她,感动得网友给她捐赠了笔记本电脑;她,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却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顽强的毅力与死神抗争.人生厄运:结婚84天新娘遭飞来横祸  相似文献   

9.
蒂娜·布朗是叱咤欧美出版界的著名女编辑,她临危受命历任程闲谈>,<纽约客>、<名利场>的总编,让处于困境之中的杂志改头换面,起死回生.她曾开过一张办刊"药方":.名人效应+引人人胜的报道+新闻敏感性=金钱".综观她几次担任杂志总编的经历,不难发现她多次让杂志起死回生的战略正是这"药方"中的三味.药材"--名人效应,优质报道、敏感话题.  相似文献   

10.
黑夜,电脑前,轮椅上一个孤傲的女人敲打着自己心中的文化,这是<穿越激情>中的蒋雯丽-一个原创作家.透过她的神情,除了感受到她的寂寞与渴望,我也沉思起图书出版业的现状来.  相似文献   

11.
两千多年的苏州充满风韵古城,苏州以她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在向世人诉说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但当她跨进21世纪门槛的时候,人们却发现,她依然是那样楚楚动人,充满了古朴典雅的风韵.……  相似文献   

12.
[相关链矮] 侯莉君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她生在旧社会,父亲早早病故,为了维持生活,十二岁就拜师学艺,饱受旧社会对艺人的凌辱和欺压.新中国诞生后,她毅然走出家庭,参加了评弹协会,成为人民艺术家.她演过祝英台,唱过赵五娘,起过秦香莲,扮过孟姜女.为了抒发对这些被压迫女性的同情与爱怜之情,她在传统曲调(俞调、蒋调)中,不断化进悠长低回的京昆唱腔,融会贯通,化为一体,逐步形成具有独特风格、委婉动听的"侯调"流派唱腔,深受广大听众的赞誉和欢迎.  相似文献   

13.
还记得<红高粱模特队>里的"小辣椒"么?明澈的双眸,诠释生活中的万种风情.对,她就是那个<大姑娘美>的<关东女人>:有"小辣椒"的火辣;有<葡萄架下>的柔韧;有<节日金钹>的喜兴.她舞动异域的风景,掀起亮丽的骤风.  相似文献   

14.
徐慧颖 《视听》2022,(3):70-72
继大型户外明星真人秀纷纷走向疲软、令观众审美疲劳之后,生活情感类慢综艺崭露头角.其中,"她综艺"发展势头强劲,成为众多综艺类型中精准营销的典型范例.从时代背景看,"她综艺"是"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时代产物;从传播思路看,"她综艺"在制作中围绕女性群体巧妙设计话题、安排情节、精准进行广告营销,收获良好效果;从社会效应看,...  相似文献   

15.
9岁女孩的双重身份在河北省霸州市杨芬岗乡赵家柳村,她叫王月,是王富利、高雪红夫妇的三女儿;在天津市杨柳青镇大柳滩村,她叫于炜鑫,是于景山、陈玉荣夫妇的养女.  相似文献   

16.
田永清 《出版参考》2005,(26):43-44
二月河自述: 母亲墓前的沉吟 我的母亲是一位性情刚烈的女性,她常常没有握针,而是擦枪--她是与新中国共同诞生的第一代警察,一九四八年是县公安局的侦察股长.除了打枪,她还骑马,过黄河进伏牛山.能打枪会骑马,母亲在我心目中不是倚门盼子灯下走针的女人,而是英雄.  相似文献   

17.
避免"残忍"     
有一位电视记者做了一条"为了一个美丽的心愿"的长篇报道,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得了绝症,她父母在痛苦之余,想到女儿的眼睛非常漂亮,决定将她的眼角膜捐赠出来.  相似文献   

18.
吴健雄(1912-1997),出生于江苏苏州太仓浏河镇,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为世界现代物理学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她曾在制造原子弹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诸多物理领域的难题.她还验证两项著名的物理定律: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与和β衰变中矢量流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9.
阿新 《档案时空》2007,(9):20-23
她只是初中毕业,却自学"催乳术",并留学取得"催乳师"洋文凭回国创业;她是一个下岗工人,却又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催乳"专业公司,并出任总经理;她灵巧的双手总是与乳房打交道,她手里的乳房托出的不仅仅是喷薄而出的乳汁,更是一个个年轻生命的健康和希望……她就是中国第一位"催乳师"李虹.  相似文献   

20.
蒙古族永远值得骄傲的一位女杰--巴力吉特,这位蒙古族历史上第一位女王,也是最后一位王爷.她的传奇故事虽然不为许多人所知晓,但她从一个至高无上的女王到普通的百姓,从曾经是改造的对象到社会名流,多舛的命运以及个人情感世界的悲欢离合,大起大落,无不令世人怆然而泪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