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围绕"公元"纪年法展开论述,尤其是"公元前"纪年法的兴起过程,为此对基督教欧洲历史上曾经流行过的"世界纪年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在公元1700年左右,纪年法从基督教经学的附庸转化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从揭示历史的宗教意义转化为标定历史事件的年代,使得"公元前"纪年法兴起,取代"世界纪年法"并与原有的"公元"纪年法结合,成为最受欢迎的纪年法体系。文章最后略为梳理了公元纪年法在中国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教材中,有关历史纪年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新课程改革教材的三种版本(即华东师大版、北师大版、人教社版),虽然各自侧重面有所不同,但都集中体现在学生对公元纪年法的运用上,如课文后面提供的查找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大事年表;而对有关农历纪年法和古代帝王年号纪年法这两种纪年法的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空缺。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之友》2007,(3):61-61
我国历史上通常使用的纪年法有三种:①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以十干和十二支循环相配,可配成六十组,通称为“一个甲子”,用来表示年历,每六十年一个循环,周而复始。  相似文献   

4.
一、纪年法 理清年代顺序的方法称为纪年法。我国历史上使用的传统纪年法是“干支纪年法”和“年号纪元法”。先秦纪年多以王公即位年次年号纪年,各国不一,较为混乱。  相似文献   

5.
鲍亚民 《新高考》2010,(4):38-38
我国历史上使用的传统纪年法是“干支纪年法”和“年号纪元法”。先秦纪年多以王公即位年次年号纪年,各国不一,较为混乱。  相似文献   

6.
纪年是人们给年代起名的方法,我国历史上采用的纪年主要有帝王纪年、干支纪年、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对于历史学习而言,应该掌握历史纪年的换算,构建历史时序。  相似文献   

7.
“历史总离不开年经事纬”,有了这个我们才会在学习中省去不必要的麻烦。就拿纪年方法来说,历史上的纪年方法很多,好多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对纪年方法颇感难以下手。我国“历史优久,年代遐长,史籍浩繁,事迹错杂”,为此我们更有必要将头绪纷纭的历史事件提纲摘要,纪年方法不失为一种很好方法。但纪年法也异常复杂,大致有七种之多,本文根据纪年法的演进过程作一简单的介绍。1.我国最早的纪年方法是以帝王在位的年代起讫来计算的。在《书经·尧典》中就曾有这样的记载“朕在位七十载”等话,在《舜典》也有类似的记载“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就…  相似文献   

8.
干支纪年法是我国一种独特的传统纪年法,大约从殷商开始沿用至今,在我国历史上得到广泛应用,有很多重要事件都是以干支来命名,例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等。但是,现在的大部分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并不了解这种纪年法,本人在此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公元纪年现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通用的纪年方法,人们在表述公元元年以前的历史事件时,往往不能一目了然地感受它们距今的时间以及对各国的历史便捷地进行横向比较,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公元纪年进行改革,建立一套新的清晰而直观的时序。新的纪年必须涵盖世界各文明古国历史的各个阶段,且对公元纪年的改动(相应换算)不会带来混乱甚至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10.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最常用的纪年法。纵观中国历史文献资料,干支纪年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掌握一些干支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对我们研究历史文献资料和欣赏文人字画,是非常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1.
在那将近一千年的基督教处于“万流归宗”的历史时期,西方史学虽在僧侣的庙堂,叙述着空缈的彼岸世界,呈现出一派落后的景象.但是其在历史时间框架上的贡献,公元纪年法的出现,不失为黑暗当空中的一轮明月.  相似文献   

12.
书画纪年落款是书画作品的艺术元素之一,也是收藏、研究、学习或其他社会活动需要者的准确资料。古今书画作者多使用干支纪年法作年款。然而干支纪年既不便记忆,又不便流年累计,还容易致误。新中国成立后,公元纪年法是我国法定的纪年办法,因此,书画作品也应以公元纪年为准。  相似文献   

13.
"阴阳·五行·十二兽相配纪年法"非吐蕃所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阴阳、五行和十二地支均为汉族传统文化.汉文、粟特文和回鹘文文献的记载也表明,"阴阳·五行·十二兽(地支)相配纪年法"为汉族道家所创,是汉族僧侣所习用的纪年形式.如若根据创制者和最初的使用者命名,可称之为"汉族僧侣纪年法",而不宜称作"吐蕃纪年法".  相似文献   

14.
邓文宽 《家教指南》2006,(6):97-102
本文再次论证了"吐蕃纪年法"始于吐蕃民族的观点.大概在唐代武则天末期,一种变异了的六十干支表由汉地传入藏区.约在8世纪下半叶至9世纪初前后,藏人木雅·坚参白桑据之创造了"吐蕃纪年法".对于吐蕃这种纪年方法,我认为是他们积极吸收汉族的干支纪年法并加以改造的结果,这套方法用于纪年始于吐蕃民族.本文还纠正了有的学者认为这种纪年法为"汉族僧侣纪年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以干支来命名的着实不少,近代史中更是如此,例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等。所以,了解公元年数与干支纪年的换算关系,是很有实用意义的。我国民间沿用干支纪年的方法已有好几千年的历史,每年新生婴儿的生肖属相也由此确定,同时集邮的人也对“龙年”、“虎年”、“猴年”的邮票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6.
庚子年来了     
热闹的2019年已经过去,同学们拿到这本杂志的时候,2020年已经到来。翻翻家里的农历日历,同学们会看到2020年是鼠年,还是庚子年。庚子年属于我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大家听过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就是用干支纪年法命名的,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相似文献   

17.
《社会》第三册课文学习了公元纪年,《社会》第四册课文和我国现在印制的日历一样,其中均涉及到我国传统的干支纪年,如第四册第七单元第三课甲午中日战争的“甲午”,第四课戊戌变法的“戊戌”,第五课中的《辛丑条约》和庚子赔款的“辛丑”、“庚子”,第六课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辛亥”等。我认为,应让学生了解干支纪年知识,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并加以应用。一、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1郾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1)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2)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2郾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将十天干和十二地…  相似文献   

18.
神农纪年蕴涵着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同时使用神农纪年和公元纪年,既能与世界沟通,又能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既不崇洋媚外,也不故步自封。我们要通过使用神农纪年来学习、继承、传播中华文化,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论晚清“孔子纪年”与“黄帝纪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社会出现了废除年号纪年,改以别种纪年法的要求:康有为出于倡立孔教的目的,呼吁改以孔子纪年#革命派和留日学生基于排满复汉的种族主义精神,要求改以代表汉民族的黄帝纪年.上述要求反映了晚清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的关头对救国之路的探索,其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政治诉求,也显示了正在崛起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干支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仅需做整数的算术四则运算,该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