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一般呈现为特稿形式,作者通过文学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进行叙事。《大兴安岭杀人事件》是一篇较有影响力的非虚构新闻作品,叙事功力是其取胜之道。本文从叙事者、叙事话语和叙事结构三个方面对文章进行分析,发现文章通过叙事聚焦和多元叙事充分展现细节并遵循新闻的真实性,作者通过情景事实、背景事实和图片的应用,向读者告知以事,用事实说话。通过对不同事件的复杂组合最终构成文本的事实建构,但其不足之处在于缺乏深度。  相似文献   

2.
将客观发生事实或现象用主观倾向性的语言和特定叙事方式进行复制、再现的新闻写作环节,需要遵循一些符合法律专业精神的规范意识:有一定材料依据的“可能情况”推断不能当作已经发生的“既成事实”材料处理;考虑作品叙事情节的完整性必须基于客观发生的事实而力戒“合理补充”缺失细节与环节;作品应呈现事实的尽可能样态而非为了预存报道意图对事实材料人为过滤与取舍;关键性事实材料不扎实,或涉及应受保护的个人隐私内容,以人物“化名”处理作为策略难以有效规避侵权纠纷;客观直接引用事件当事人评价语词或语言表达的修辞运用谨防言辞性侮辱.  相似文献   

3.
王勇 《新闻战线》2023,(8):59-62
作为新的国际传播叙事方式,“行走的评论”有三大要素:行走、细节和联想。新闻评论要拓展国际视野,创新叙事方式,沉下心、俯下身,到田间地头、大街小巷观察体验,发现生动感人的事实,记录原汁原味的话语,开展“行走的评论”,从而引发读者共情。  相似文献   

4.
陈晨 《新闻世界》2009,(12):15-16
叙事是一种思维和表述方式,它能够引领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新闻再现原初事实的过程正是一种叙事过程,把握一定的叙事策略无论对事实信息有效传递还是对观点的传输都具有积极意义。本丈通过对叙事的三种策略分析,认为一定的叙事策略可以提升舆论引导效果。  相似文献   

5.
史家叙事,既求简练,亦求蓄意,把作者的观点寄托在事件之中,在事中寓理、寓情、寓气,寓识,隐去一切议论痕迹,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叙事当以穷尽事理为主要目的,字面上看来在叙事,其实在说明蕴于事中之理。清人刘熙载称赞司马迁的史笔:“太史公寓主意于客位,允称微妙。”主即道理,客即事实,把道理藏于事实之中,通过叙述娓娓道来,才真正称得上精微奥妙的笔法。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写了从将相失和到将相和的全过程。虽然作者没有站出来直接说理,但“主意”已寓于“客位”:将相失和的原因是争个人名位的高低,一旦捐弃个人名位,以国家大局为重,他们便结成刎颈之交。“寓主意于客位”的写法最有说服力。事实胜于雄辩,由事实站出来说话总比空讲道理更能使人相信,离开事实的空讲,读者总感到缺乏事实根据。  相似文献   

6.
伍一婷 《视听》2023,(5):142-145
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面临着诸多困境,生存空间进一步缩窄,但深度报道依然有其存在价值,与短视频融合是其突围之路。深度报道短视频化的优势在于:多模态语言建构具象感知,系列视频报道构建关于新闻事实的“整体图景”,在与受众的互动中延展报道的“意义空间”。深度报道短视频化的具体出路包括:思维上从文字思维转向视频思维,叙事上“故事叙事”与“场景叙事”并包,内容上以思想性和深刻性打造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7.
在以反映新闻事实为宗旨的新闻作品中,技巧技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叙事技巧,可以使新闻更另具体,更加形象,从而更加令人信服,可以说,叙事技巧决定着新闻作吕的优劣,叙事技巧包括了叙事的方式等等,因此,要提高新闻作品的质量,就不能忽视新闻的叙事方式,作为新闻的一种叙事方式,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具有真实,可信的特点,因此受到记者的受众的欢迎,被长期广泛地采用和传播,近年来,随着新闻实践的不断深化和探索,传统的新闻叙事方式开始发生演变,为方例表述,姑且将其称之为新闻的“第二种叙事”。  相似文献   

8.
按照传统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当事实构成新闻的本源和主体时,叙事也就成为对事实陈述的主要手段。不仅法国结构主义叙述学代表人物热奈特列举的叙述类作品中,新闻名列其中,我国著名新闻人穆青也认为“新闻是一种叙事文”。都市新闻因其自身的可读性和与大众生活的贴近性,而成为市民消费信息的主流,为吸引更多的眼球,都市新闻也需要讲究叙事艺术,遵循叙事规律,掌握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9.
国内新派纪录片的叙事有更大的自由度,往往围绕一个事实核心,从多种角度和多个视点审视,用多样化创作手法来增强纪录片的深刻性、故事性或趣味性,追求个性化的叙事风格。探讨新派纪录片的叙事艺术,是在整体性上对诸多作品的选题、叙事视角、叙事形式进行把握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人们都认为,新闻作为事实的报道和传播,借助的是叙事手段。任何信息都是事实的传播,对整个新闻事件,如果没有叙事就无法把信息传递给受众,所以叙事是构成新闻必不可少的体式。本文以"习近平访韩"事件为例,选取《纽约时报》、新华社和中新社的报道,从新闻叙事视角、新闻叙事顺序和新闻叙事表达,这三个方面比较中西新闻叙事方式的差异,以及探讨如何改进叙事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聂晓阳 《中国记者》2023,(1):102-104
<正>“叙事”理论诞生于20世纪的法国,近年来成为国际政治、外交和传播界的热门话题。一些学者认为,在叙事传播框架下,事实和真相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们相信什么样的事实和真相;人们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理解,更多来自叙事,包括民间传说、古老寓言、历史故事、个体讲述、公众舆论等;人类个体乃至群体的政治、社会行为和经济活动,除了受到利益驱动和绝对理性影响之外,  相似文献   

12.
与消息比较,通讯是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入而详细报道的一种文体。不过,从叙事视角考察我国的报刊则不难发现,近年来发表的通讯报道仍多以全知视角为主,而且比例还在扩大。作为一种叙事视角,全知视角叙事有长也有短。由于全知视角无所不能,无所不晓,这就极易使叙述人趋于上帝态或教师爷态。这种高高在上的叙事视角之于整体素质正日益提高的我国受众而言,往往事与愿违,接受效果反会大打折扣。因此,除了适度地运用全知视角进行通讯报道外,报道者还应该重视人物视角,多考虑如何因事因文而适当采用人物视角来报道新闻事实,从而使通讯报…  相似文献   

13.
新闻作为一种叙事性存在 ,是对新闻所作的一种开放式诠释 ,其知识视角是将新闻本身作为一种叙事 (discourse)加以分析 ,认为意义建构是新闻叙事的主要功能 ,强调风格叙事方式、话题叙事方式与社会利益、权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强调因之而形成的新闻叙事的流转与变化。这与“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本质定义 (强调新闻的事实性和信息性 )互相支撑 ,形成了对新闻的全面科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李政 《青年记者》2017,(20):76-77
纪录片是一种与电影相伴而生的影像叙事文本,也是一种影像建构的历史话语.①综观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故事化”是其经久不衰的呈现技巧之一.从学理层面讲,“讲故事”属于叙事学的范畴,其本源来自于对神话及民间传说的研究.按照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的观点,叙事包含三个层次的概念:叙事话语、故事和叙述行为,在叙事文本和想象世界之间存在着“顺序”“时间”和“视角”三种关系.②叙事者采取何种视角、使用何种语法规则,以及如何呈现事实来建构故事,直接关系到叙事客观效果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新闻以事实说话,各种新闻媒体都应以自己擅长的叙事功能挖掘事实,反映真实、而电视与其它媒体比较,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它不仅有音响而且有画面。适当强调电视这种“声画并茂”的叙事功能,是电视新闻类节目体现电视特色的主要手段。一、重视非语言符号电视新闻中的解说、采访同期声及主持人的现场解说,专业上称为语言符号,但电视镜头除了传播语言符号外,还传播大量的非语言符号。这些非语言符号,有包括记者在内的现场人物的体语——手势、眼神、表情、穿着打扮等,有现场的景物、装饰、气氛、标志,还有各种声响等。我们在电视新…  相似文献   

16.
新闻的传播,无论报纸还是广播,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叙事状物的。古人说:“情欲性,辞欲巧”说的是写文章不仅应有真实的思想感情,还要讲究语言表达艺术。新闻作品语言也要有美感。才能抓住读者心,给人以美的诱惑力。如果说事实是新闻的灵魂,那么语言美则是新闻的魅力所在。什么样的新闻语言才有美感呢?笔者以为,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准确美:优美的新闻语言应具备鲜明的客观性,只有表达准确,恰如其分,不空泛,不含混,才能真实地反映新闻事实的本来面貌,给人真切感、可信感。以深厚文字功底见长的中外名记者的优秀新闻作品,无不以叙事  相似文献   

17.
新闻是一种叙事文体,是现代人类用以记载最重要经历和事件的方式。不过,现今的新闻似乎渐渐悖离了叙事的本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克拉克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森斯特,在联合出版的《极速》一书中就“抱怨”新闻报道的“事实”太少,认为媒体空间被大量的“评论、聊天、猜测、意见、争论”所占据。他们在分析了美国“克林顿绯闻”的报道后发现,有41%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而是分析和意见。庆幸的是,这一状况已经引起了新闻传播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中期,传播研究者开始注意到“新闻与说故事”的关联性,并把新闻直接描述为具有叙事…  相似文献   

18.
四月二日,大众日报一版新辟了署名“小清河”的《一事一论》专栏。《一事一论》最明显的特点是:每期发表一篇文章,每篇文章都是先叙事实,再发议论,有事有论。“事实”不是信手拈来的琐碎小事,而是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领导、一个干部、一个社员的新的思想、新的作风或好的工作方法的生动事例。作者分析这些事实,借题发挥,阐明道理。因而这些短文都是有的放矢的,很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9.
社会需要更加厚重而深刻的叙事,需要叙事建立起码的对社会事实的共识,这样的叙事不仅仅初显于新闻报道,更多的应该在于民族志方法对社会事实的呈现。科学性的讨论对于民族志叙事而后进入人们的话语系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在哈贝马斯先生所讨论的现代国家的公共领域中,共同思想的产生与达成与共同议题的引导是密不可分的。看到思想的表达,才见到人之成为人:在共同思想中才见到社会。  相似文献   

20.
顾军 《今传媒》2008,(1):67-68
新闻记者作为新闻叙事视角的选择者,他选用怎么样的视角进行叙事,不仅关系到新闻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外在形态,也涉及到建构新闻事实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几篇有影响的报道的分析,来阐述叙事视角在新闻写作中的一些应用,并揭示因视角运用不当产生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