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1.以读为主线,读通读顺整首诗,读出节奏,读懂诗意,读出感情。2.以思为主导,引导学生品味诗句意蕴,体会作者情感。3.以思乡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张籍的思乡情、古今诗人的思乡情。4.通过主题拓展,积累诗句,提升情感。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悟 ,让学生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2 .通过情感熏陶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之情。 3.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能力、品悟语言的能力、自学探究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去感受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 :对诗中四种意象的体会把握。设计思路 :诗是最精练的语言艺术 ,它用最少的字句、最简练的结构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有无言之美 ,无尽之意。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以一组偏实的比喻性意象抒发了海外游子对故土故国的思念与热爱之情 ,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中教者应引导学生走进诗人…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组第4课。【教学目标】1.会认"径、斜、枫、于"4个生字,会写"于、枫"等生字。重点理解"远上、斜、生处、坐、爱、于"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背诵其他描写秋天的古诗。【教学重点、难点】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美丽秋色;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教学过程】一、读题解题,导入新课1.知诗人。师:谁能通过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诗歌《山行》的作者?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两首》中的《山行》。设计理念古诗教学,关键在于反复诵读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为了帮助学生进入古诗《山行》的意境,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看图,图文结合,体会诗人的情感。同时,重视古诗教学中朗读的作用,让学生反复读诗,抓住诗中的关键词"爱"和"晚"组织学生多角度品读感悟,并发挥想象,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会“螺、眉、溪、峡、君”等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磨、和”和生字“潭”;体悟重点词句的情味,在融情想象和比较诵读中感受诗歌意境,体验诗人情感。  相似文献   

6.
意境是一首诗最美妙的部分,它包含“意”和“境”两方面,“意”是诗人的思想情感,“境”是诗中事物的意象。只有进入诗的意境,才能真正体会诗人情感,感受诗境意象,获得美的享受。把学生引入古诗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下面以《夜宿山寺》为例,谈谈笔...  相似文献   

7.
诵读是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景物、体会情感、领悟意境的重要途径。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走进诗中之景,体会真情实感,领悟深远意境,实现“景·情·境”的关联融通,让学生在诵读中逐步进阶,培养文化自信,感受古典诗词之美。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标 借助有关注释,结合课外资料,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调动生活经验,贯通语言认知,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古诗意境:对比诵读,同中求异,体会情感表达上的细微变化与韵味差别: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感受诗歌画面,体会诗人孤独、苦闷、彷徨而又顽强不屈的精神,初步感受"情景交融"的写法。教学重难点:(1)对"景语皆情语"意境的体会;(2)用自己的语言描写江雪的画面。一、情境导入,诵读积累。1.师描述:同学们,冬天虽然是寒冷的,但是大自然却赐予我们一件美丽的礼物,那就是——雪(引出雪,播放图片)。多美的雪啊,古往今来,赞美她的诗可不少,咱们今天也来个咏雪诗会。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晖”,能正确理解“泊、数重、游子、寸草心、三春晖”等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会默写。3.理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诗人思念家乡 ,热受母亲的真挚感情 ,培养审美情趣 ,丰富学生的情感。4 .通过本课学习 ,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 ,并提高鉴赏能力。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 ,有感情地诵读诗句 ,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教学难点 :体会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教师 :CAI课件。学生 :查找有关诗人的资料和作品 ,带字典和词典。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相似文献   

11.
王晨 《文教资料》2006,(30):169-170
诵读吟咏是诗歌教学的基石,从古至今,诵读吟咏就一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语文学习手段。尤其是古典诗歌,讲求韵律节奏,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美。这种音乐美本身是诗人复杂多样的情感在诗中的自然流露,是“音乐和有趣的思想的结合”,它能直接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缓急疏密等韵律节奏传达出极为丰富的情感。缺少诵读,就无法感受古诗的音乐美,也无法感受蕴藏在这种音乐美中的诗人情感。本文从古诗的特性出发,阐述了诵读和吟咏的重要性,细致地分析了诵读和吟咏的区别,并着重介绍了古诗中诵读和吟咏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古诗诵读”的教学程序下表是一个以“欣赏-领会-创造”为特色的“古诗诵读”的教学程序。其主旨是以“读”为核心,以“情”为主线,以“美”为衬托,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反复诵读,整体感悟,感受古诗文语言的优美,激发其情感的升华。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2.理解古诗的内容,能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意境。3.品赏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4.在充分领悟意境的前提下,将古诗改写成散文。  相似文献   

14.
贾文雅 《新教师》2023,(2):82-83
<正>【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能理解古诗的大意。2.抓住“暗”“孤”等关键字来感受诗歌苍凉的意境、感知王昌龄高超的写景手法;通过“穿”“终不还”等关键字词感受将士们的爱国之情。3.通过适度拓展,感受磅礴雄壮的盛唐气象;通过链接,感受众志成城、势不可挡的当代中国力量。【教学重难点】1.体会古诗意境,感受将士们的豪情壮志与爱国之情。2.感受磅礴雄壮的盛唐气象和众志成城的当代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收录古诗近60首(平均每册5首),可见其在语文教材中的分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古诗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并在各学段目标中提出具体要求:1~2年级“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3~4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5~6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目标的提出给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指明了方向,应尊重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和感受,注重生活与语文的联系,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与表达。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在学习古诗时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因此,在教学四年级上册20课<古诗两首>时,我确定古诗教学的重点是:在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想象诗歌所描述的情景.  相似文献   

17.
【教例】  教学要求 :1 理解词语和诗句意思 ,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2 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在学习中提高自学能力 ,发展求异思维能力。3 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 ;感情朗读诗文 ;背诵全诗。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课前准备 :课件、电脑等。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解题。1 揭示课题 ;简介作者。2 解题。用组词法、字理识字法理解“静”、“思”。“静”字 ,左边是“青” ,右边是“争”。没有一点争吵的声音就十分的“静”。“思”字 ,上面是“田” ,下面是“心”。古代的农民一门心思…  相似文献   

18.
教材简介《回乡偶书》是人教版第八册中的一首古诗。全诗语言浅显易懂,描写了诗人告老还乡不被相认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无限的感慨。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古诗教学应注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中进行“合作读诗——合作解诗——合作演诗——合作写诗”,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2.了解古诗大意,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想象…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诗人的思乡之情;了解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养成积累、背诵古诗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古诗短小精悍,形象生动,音韵和谐,节奏分明,是美育的好教材。古诗美的领域是一个辉煌的殿堂。帮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和创造美,是古诗教学的目的所在。下面我们先对小学古诗作一番粗略的美的巡视。1.感情美。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是诗歌的生命。小语中的古诗,虽然只有短短几行,或爱,或恨,或喜,或忧,感情的表达总是淋漓尽致的。例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示儿》,就深刻地表达了诗人执著的爱国深情。王维的《杂诗》,用明白如话的语言,询问来自故乡的旧友,问他来的时候,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这里,诗人虽然没有直接写自己思念故乡,但是强烈的思乡之情却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