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步入毕业班的同学,大多十分重视课外阅读,却常常忽视学习质文兼美的课文,缺乏一种“写作文,想课文”的意识。这对于同学们的写作来说,无疑是在舍本逐末,缘木而求鱼。试想进入毕业班后,谁也不会有很多课外时间,还不如把“教材当作例子”学透,  相似文献   

2.
又到了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季节,正是毕业班师生留影纪念的最佳时期。毕业留影,一年一度,每每如此,对老师而言是老生常谈,对学生而言则机会有限。每次毕业留念,我从不满足于“咔嚓”一声留下美好的瞬间,总在拍摄之前和同学们做点“小文章”,感悟一番留影的意义,从而使这一活动更具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那天下午,各毕业班举行合影留念。我走进教室扫视一眼,同学们整装待发,心情很是激动。我和同学们寒暄片刻后,自然引入了预定的话题。“今天我们和谁(什么)留影,意义在哪里?”须叟间,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作答:“和同学、…  相似文献   

3.
作为初中毕业班的学生,大家对文学作品已有一定的阅读量。不过,据了解,除课文外,同学们的课外阅读大都集中在阅读小说、散文、诗歌几类上,而对剧本,阅读得很少。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从提高语文水平的角度看,我觉得阅读剧本是一种较为便利、快捷的方式。这是因为:1剧本篇幅一般都不长,便于我们充分利用时间的“边角余料”进行阅读。2从剧本本身看,它十分讲究故事情节的铺陈、衔接,矛盾冲突突出,人物语言个性化,且语言精炼,阅读它,对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尤其是记叙文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借鉴、帮助作用。因此,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要充分重视剧本的阅读。  相似文献   

4.
我们仅将这组文章献给正在拼搏的高中毕业班的同学。文章是全国各地的高考状元或尖子写的,他们的心得、体会对广大中学生都有启迪,他们的成功对毕业班的同学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欢迎同学们给我们撰稿,也希望各地的老师和教研员给我们推荐稿件,使“高考尖子谈学习”这个专栏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5.
毕业演讲是西方大学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它是学生步入社会前在大学接受的最后一课。毕业典礼既是毕业班同学们回顾在校学习、生活的聚会,也为毕业班同学们提供思考未来人生的机会,其中的重头戏是“毕业演讲”(CommencementSpeech)。Commencement一词来源于法语,意思是“开始”。用“开始”一词来做“毕业”用,确实很有意义,因为它向学生传递的信息是生活的开始或再开始。在西方大学,毕业演讲人通常是著名公众人物,他们的演讲大都充满人生哲理,鼓舞人心。以下是美国《时代周刊》选取的十篇经典毕业演讲的精华部分及其点评。  相似文献   

6.
拖堂的课间     
“丁零零!”下课铃响了,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同学们跟我一样顿时心花怒放。经过四十分钟的“煎熬”,我已经疲惫不堪了,真想出去活动活动,舒展一下筋骨,可老师还在滔滔不绝地讲着。看来,今天老师又打算拖堂了。“老师,下课了!”不知是哪个调皮的同学小声嘀咕了一声。然而,老师眉头一皱,冷冷地道“:下周就要举行毕业班第一轮模拟考试了,你们还整天想着玩,真是太不像话了。谁不想听,就请出去吧!”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了。老师扫视了大家一眼,又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我托着腮帮,强打起精神来。老师哪里知道,同学们的“灵魂”早已飞出去玩…  相似文献   

7.
编首语     
六月,是毕业班同学紧张而忙碌的日子。本期我们专门开辟了“中考高考作文专页”栏目,以期临考前能给同学们一点启发。我们衷心祝愿所有参加中考、  相似文献   

8.
太原三中计划打5万块煤糕,准备给师生冬天烤火用。同学们知道这个消息后,表示坚决要把这项任务承担起来。他们都有理由,应届毕业生说:“……虽然我们享受不到煤糕的温暖了,但是可以给弟妹们留个纪念,更重要的是能借此锻炼锻炼自己,为今后毕业出去参加劳动生产作个准备。”不是毕业班的同学说“:人家农民兄弟就提倡勤俭办社,我们又何尝不可以勤俭办校,为国家增产节约。”就这样,在5月6日这一天,同学们就自动找好家具轮班干开了。头先几个班,一下午每个人就打了40多块煤糕,基本上做到了又快又好。轮到初中毕业班,他们的劲头更足了。半个月后,…  相似文献   

9.
毕业班的课,通常都请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称之为“把关”。可是北京景山学校高中毕业班语文课的“把关”老师之一,却是只有二十三岁的刘占泉。学校的一位领导同志告诉我:“小刘是我校教师中最年青的一个,他学习很刻苦,深受同学们的敬佩。”一我和刘占泉老师面对面地坐在一起。他中等身材,农着俭仆,瘦弱,文静,透过他那双“心灵的窗口”可以看出,他的思维是专注的,  相似文献   

10.
每年都有一批毕业同学走出技校大门,不少同学已经在着手准备赠言写给即将分别的同窗好友。写好毕业赠言,并非轻而易举,须精心推敲。那么,如何写好毕业赠言呢? 在此,笔者归纳几种写法,供毕业班的同学们参考。 一、引用名句名言,寄予希望和祝福 名句名言都是较为精警的,最适合移花接木地作为毕业赠言。例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诗)又如:“天行健,君  相似文献   

11.
送走毕业班,学校又安排我担任六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事前,好心的同事告诉我说,这个班有一帮顽童特别难管理,尤其是张强,外号“破罐子”,对他们不能有丝毫手软。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我们喜欢把学业不良的学生称之为 “差生”。如今, 出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差生”一词被列为教师忌语,取而代之的是后进生。虽然大家尽可能地回避一些消极的字眼,但是却不能回避在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差生问题”。尤其毕业班面临着中考的选拔考试,不做好这些学生的转化工作,就无法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就无法使更多的同学( 包括这些“差生”)顺利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笔者试从心理学角度和教育学角度分析毕业班“差生”的病因,研究毕业班“差生”的转化方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寻找病因 毕业班“差生”,有别于其他年级的…  相似文献   

13.
人们习惯于把高中毕业班的教师称为“把关者”。但对于“把关”的含意,人们在认识和做法上不尽一致。长春市第五中学五年四班班主任、化学教师孙志国认为,作为毕业班教师,既要把好业务关,又要把好思想关。光抓学习而不管思想,不是一个合格的“把关者”。  相似文献   

14.
忆良师     
40年前,我们升入黄麓师范中师毕业年级。正式上课的头一天,大家最关心的事揭底了:课程表上墙。同学们都挤上去争看哪些老师教我们的课。在“语文”课旁,清清楚楚地注了一个“周”字。好事者得意地大声说“这位周老师是谁?告诉你们,是周良达。他教课,嘿,甩大拇指!”当时一个语文老师只教一班课,毕业班有两个班,周老师有可能教我们班,也有可能教另一个班,现在铁定了我们幸运。出乎意外,又在意中的喜悦从大家脸上掠过。说到这位周老师,我们都知道他是中学一级(当时是最高级别)教师,一直教毕业班,据说课教得很好。我们经常在校园见到他,只是无缘…  相似文献   

15.
怎样选择材料才能最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呢?这里向中学生推荐一法——以少胜多,同学们不妨一试。 “以少胜多”顾名思义,就是用较少的材料表现较丰富的内容,而且其效果远比用较多的材料表现同一个主题好得多。这是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的写作技巧,尤其在各种考试中,更具优越性。为了使同学们有具体可感的认识,下面我们先看汪曾祺先生的一篇短文。  相似文献   

16.
在编辑部收到的来稿中,以旅游为题材的一直数量可观,而其中又有不少写的是“农家乐”。这些来稿大多写得不错,同学们记叙了自己的游程经历,并对农家生活表示了赞美甚至向往。这让我们在捧读之余忧喜参半。喜的是,这再次证明了“生活是创作的不竭的源泉”,同学们能从生活中有所发觉、有所感悟从而写出优秀的习作,说明同学们有着不错的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忧的是,城市生活压力太大了,才会使同学们有如此鲜明甚至犀利的感受。这次刊发的两篇习作在内容上又有了一个特点,就是从“农家”转向了“渔家”。胡宙南同学的《渔家乐》还是游记的…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有一个叫Hill的语文老师给毕业班的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叫《今后的打算》。“当一名大公司的职员”“做一名科学家”“希望成为一名医生”……同学们的打算可谓五花八门。老师后来发现有两篇作文与众不同。一篇是学习成绩差而,性格开朗的Sue所写,另一篇是患过小儿麻痹症,体质弱的Sandy所写。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班现象”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毕业班现象”是指与高校毕业班学生相联系的一种特有现象,主要表现为:最后一学年学生的情绪比较焦虑,中心任务向寻找工作、签订就业协议转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大大下降,课堂教学出勤率低,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教师的授课计划和授课情绪受到影响,对于学生成绩的评价宽松并富有弹陛,其结果是降低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近几年,“毕业班现象”虽然已经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9.
叶奎林 《初中生》2002,(23):28-29
作为初中毕业班的学生,大家对文学作品已有一定的阅读量.不过,据了解,除课文外,同学们的课外阅读大都集中在阅读小说、散文、诗歌几类上,而对剧本,阅读得很少.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从提高语文水平的角度看,我觉得阅读剧本是一种较为便利、快捷的方式.这是因为:1.剧本篇幅一般都不长,便于我们充分利用时间的"边角余料"进行阅读.2.从剧本本身看,它十分讲究故事情节的铺陈、衔接,矛盾冲突突出,人物语言个性化,且语言精炼,阅读它,对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尤其是记叙文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借鉴、帮助作用.因此,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要充分重视剧本的阅读.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有一个叫Hill的语文老师给毕业班的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叫“今后的打算”。“当一名大公司的职员。”“做一名科学家!”“希望成为一名医生。”……同学们的打算可谓五花八门。老师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兴致勃勃地批阅着学生的作文。他发现其中的两篇作文与众不同。一篇是学习成绩差而性格开朗的Sue所写;另一篇是患过小儿麻痹症,体质弱的Sandy所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