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正确地进行民国档案分类标引,保证标引质量,实现民国档案检索体系管理现代化和资源共享,有关方面制订了《民国档案分类表》(下简称《分类表》),对相关概念、方法等从总体上进行了定义与规定。但由于《分类表》依据的分类标准是以档案的职能特性为主要分类标准,以档案的其它特性为辅助分类标准的,因此,即使一个著录单元的档案内容所包含的主题是单一的,但在分类归属上往往也可以不只一处,对此,《分类表》作了相关约定。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分类表》的定义和规定虽然总的来说是科学严谨的,但毕竟是概括性的,而且其间也并非绝无暇疵,…  相似文献   

2.
陈树年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册,共8章:1分类主题一体化检索语言及《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原理;2《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编制及使用,包括《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分类号—主题词对应表》、《主题词—分类号对应表》的体系结构和使用方法;3文献标引总论,概括了文献标引的步骤、方式、规则和质量控制;4各种主题形式与主题因素文献的标引,如单主题、多主题、单元主题、复合主题等;5各类型文献的标引,如普通书、丛书、多卷书、工具书、特种载体文献等;6各学科文献的标引,介绍了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时代档案的主题标引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档案信息存贮过程中 ,对档案文件进行主题分析后给予其反映主题概念的检索标识的过程 ,称为档案的标引。沟通档案标引与检索两过程的桥梁是档案检索语言。通常 ,档案的标引工作由手工完成 ,常见的档案检索语言即档案手工受控标引的工具有《中国档案分类表》《中国档案主题词表》等。对档案文件进行主题分析后 ,依据主题法给予其主题标识的过程称为档案的主题标引 ;依据《分类法》给予其分类标识的过程称为档案的分类标引。档案主题标识的选择过程及主题检索过程比较适宜于计算机自动完成 ,所以计算机时代分析研究较多的是档案的主题标引。…  相似文献   

4.
潘涛 《浙江档案》2004,(10):21-21,30
要实现全国民国档案检索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首先必须著录标引统一、规范.民国档案分类标引自动转换系统研究就是要解决<民国档案分类表>版本的差异给各档案馆民国档案分类标引带来的不一致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档案标引,就是把档案主题的自然语言,转换成规范化的检索语言的过程,检索语言主要有分类法语言和主题法语言两种,标引的实质就是赋予档案主题以分类号或主题词。本文就档案分类标引的有关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何平 《四川档案》2008,(1):41-42
民国档案著录应该立足于现有整理状况和利用需要,掌握全宗机构职能和文件材料的构成特点,力求比较准确揭示案卷重要主题内容,按照《民国档案分类大纲》进行规范标引。  相似文献   

7.
档案分类标引工作是对文件或案卷进行主题分析,将分析结果用分类号标识记录下来,作为存储和检索的依据.档案分类号的划分是否准确,决定了分类标引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档案主题法与分类法一体化若干问题的思考●成富周档案主题法与档案分类法,是档案检索的两个基本内容。在《档案著录规则》中,主题词和分类号是必要著录项目,标引难度大,任务重。档案主题法和分类法一体化,可以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标引的质量和效率。本文拟对档案主题...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关于印发&;lt;全国民国档案案卷目录采集方案&;gt;的通知》要求,全省民国档案报目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工作难度较大的环节是分类标引,分类标引是建立档案检索系统的重要步骤,其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检索系统的成败。因此,提高分类标引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修订方案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出版已有九年,急待修订。本文比较了两种修订《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方案。一种方案是侧重于利用计算机和现成的数据库标引数据编制分类号-主题词对照数据库,先修订第一表,再反向对照修订第二表。另一种方案利用现有数据库进行主题词的标引频率统计,先对第二表中的主题词进行增删改,然后再修订第一表的对应词串。最后重点介绍了编制分类号-主题词对照数据库、修订《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关键技术和步骤。  相似文献   

11.
一年多来,北京图书馆中文统一编目组不仅利用《中图法》对图书进行分类标引,而且利用《汉语主题词表》(以下简称《词表》)对图书进行主题标引。由于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都是在分析图书主题的基础上给以标识的过程,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分类标引是给分类号,而主题标引是给主题词(标题);所以在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两种标  相似文献   

12.
1986年我室开始应用电子计算机管理档案,自己编制计算机程序,与此同时开展了档案著录工作。根据我们开展这项工作的实践。对如何提高分类、主题标引和计算机检索质量问题,谈几点看法。一、多分类号标引分类号的主要作用是反映档案文件主题的类目隶属关系,是对档案文件进行系统性检索的依据。因此,分类号应能全面地反映档案文件内各主题的类目隶属关系。单分类号标引是每个文件只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基于自动标引的《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简称《中分表》)改造的模式、结构以及关键技术。在原《中分表》分类体系的框架之上,收集标引经验库中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的双重标引数据及其他相关数据,应用支持度、置信度和相关度等筛选处理方法,最终得出分类号与关键词(串)的最佳对应关系组合。本文从收词量、相符度、专指度、标引深度、主题标引能力和分类标引能力6个方面详细地对改造后的《中分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改造后的《中分表》在编制方式、类目设置、收词量、全面性和专指性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建议在《中分表》的更新改造中,尽量采用立体化的整体结构,保证完备的收词量,进行必要的分级化控制并扩大用户交互。  相似文献   

14.
一、分类标引的几个关键问题 分类标引是以分类号描述档案文件主题的过程,它与主题标引有许多不同。本文不谈分类标引的一般理论,只谈标引实践中认为是关键的几个问题。 (-)准确把握主题性质,才能赋予正确的类号。在分类标引中,一个条目一般只赋予一个检索标识。这就要在分类标引的主题分析时,必须对文件或案卷进行宏观的综合分析,准确地确定主题性质,用一个分类号从整体上描述主题。否则,主题性质把握不准,标引的类号也就错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5.
分类表-叙词表转换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雪英  侯汉清 《情报学报》2000,19(4):342-348
本文针对手工建立分类表-叙词表转换系统的缺点,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分类表-叙词表转换系统。系统以文献数据库标引数据(《中图法》及《汉语主题词表》)为实验对象,以金融银行学科为例建立了四种标引词(串)与分类号的对应模型,采用LogL统计方法实现分类号与主题词的自动对应和人工辅助筛选,并设置了模糊转换和精确转换两种分类号与主题词转换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文献的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都是对文献主题内容的揭示。这两种标引采用的方法不同,因而它们各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分类标引是从学科体系的角度揭示文献主题内容的;主题标引则是从字顺体系的角度,即表达主题概念的语词的字顺序列的角度揭示文献主题内容的。分类标引的特点是学科性和系统性;主题标引的特点是直观性。这两种不同的标引方法对于文献主题内容的揭示深度也是不同的。这种标引深度上的差异主要反映在计算机的标引与检索上。一篇文献输入计算机资料档的主题词标识可以是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而输入计算机资料档的分类号标识,加上补充标引的分类号标识,最多也不过三个左右,提供的  相似文献   

17.
一、标引的定义目前,国内外图书情报界对“标引”一词还没有一个一致公认的科学定义。但都认为标引是指文献处理工作中的一个过程,即:标引是指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找出主题并参照主题词表或分类表等标引工具,选出代表该主题的主题词或分类号的过程。笔者认为.这一过程应包括下列五个步骤及内容:  相似文献   

18.
关于《教育主题词表·中图法教育专业分类表》的几点修改补充建议陈南玉(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关键词主题标引分类标引教育文献1主题词表与《中图法》专业分类表应能互相转查。建议在字顺叙词表加上对应的专业分类表中的分类号索引;在专业分类表的附加主题词之后加上字...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使用说明》1981年版,对于我们搞分类标引工作很有帮助,在北京图书馆俄文书分类标引实践中,感觉到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求得分类标引工作的统一和一致。(一)使用说明》的原有规定是什么在《中图法使用说明》第28—29页,有一个标题:“5、几个主题的图书归类”,这标题下面有5个条文,头4条是关于两个主题图书的规定,第5条是:“凡论及两个以上主题的图书,均应归入其上位类”,条文之下所举3个实例,都是有三、四个主题的  相似文献   

20.
黄星亮 《图书馆学刊》2009,31(8):83-84,103
介绍了《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电子版的分类主题一体化标引功能、查类选词的实用技巧。指出《中分表》电子版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不足。以期对标引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