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新中国的出版业有三个方面的源流, 一是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来自解放区的出版力量,一是国统区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等为代表的党领导的进步出版力量,一是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为代表的民营出版业。近代杰出的出版人物也大多出自这三个方面。这里说一下由党领导的出版事业的一个代表人物,这个人物有着很重要的代表性,既是我党出版事业的一个典型,也是我们过去较少关注的企业管理者的一个楷模。从《生活》周刊到生活书店时光回溯到1925年。这一年对于徐伯昕(1905—1984年)来说是重要的一  相似文献   

2.
《出版业》,[美]安德列·希夫林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它不受广告的影响,也不必针对大众。它可以逆潮流而动,可以宣扬新的观念,可以向现状发起挑战。它相信,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它的读者就会出现。它就是——出版业。”这是安德列·希夫林对自己一生钟爱的事业的赞美。他在美国出版业干了40年,经历了它有  相似文献   

3.
在出版业时间越久,薪金就越高。刚大学毕业进入出版业的只能从事一些低级工作,5年之内,薪金状况不会有太大好转。不同岗位决定了薪金水平的不同,因此,晋升职位也是许多被访者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调查显示,出版业的雇员缺少工作安全感。不是所有的雇员都安于现状,五分之一的被晋升者表示希望另谋出路。哈珀·科林斯出版公司 CEO 维多利亚·巴恩斯利建议,为吸引更多更好的青年来出版业就业,应该重新考虑起点薪金水平和平均薪金水平,不然会不利于出版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4.
最近10年来,中国图书出版事业飞速发展,已成不争的事实。然而,也正因为它发展得很快,也就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于是也就有了“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必要。可以说,目前图书出版中的丛书热正是这样一种发展中的问题。丛书热大约正是在这10年内蔚然成风的,无可否认,它标志着中国出版业主体意识的增强。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对于丛书··的组织出版,才更有利于中国出版业在时代精神、学术构建、文化普及、市场组织等诸层次、诸方面培育和长成自己的主体意识。当然了,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出版也遇到上述诸层次、诸…  相似文献   

5.
回首2000年,作为出版大国的美国出版业可圈可点之处很多,然而,其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网络出版带给业界的震撼…… 斯蒂芬·金:结束传统出版的先驱? 2000年3月,美国著名的恐怖小说家斯蒂芬·金与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合作,在网上出版了其短篇小说《骑着子弹》(Riding the bullet),读者纷纷上网下载,在最初的24小时内,甚至造成了网络的拥挤——共有50万人次下载了这部小说,创造了网络出版的新奇迹。 继成功推出电子图书《骑着子弹》之后,2000年7月24日,斯蒂芬·金在其网站www.stephenking.com上发表了他的新作《植物》(The plant)…  相似文献   

6.
美国作为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多元化国家,其政府如何为出版业提供多样化服务?版权贸易中如何开拓国际图书市场?这些话题都是为我国出版界所关注和感兴趣的。美国商务部出版主管威廉·罗弗克斯特先生和美国华森·歌特出版公司国际部主任王鸿远女士,应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邀请,于9月4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会议室举行报告会,受到了与会人士  相似文献   

7.
书讯     
书讯《图书出版指南》的作者是美国出版界和文化界颇负盛名的出版家达塔斯·史密斯。本书内容包括:图书出版业和国家的发展;图书的出版过程;图书出版业的种类;为未来的发展而建设等几个部分。全书自始至终贯穿着成本与效益的分析,对于出版业的投资和经济效益问题,有...  相似文献   

8.
在世纪之交谈论“21世纪出版”,我首先想到的一个问题是:在新的世纪,谁是我们的“上帝”? 这个问题的提出绝非故弄玄虚,更不是危言耸听。回顾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到,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是中国出版业快速发展的时期。这种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四个因素:一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广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出版业是一个大型、多元化的产业。从业人员多达60万,年销售额为500亿美元。为适应这个不断发展的产业的需要,纽约大学的加拉庭部为此开辟了出版研究硕士专业,并成为了美国出版教育的重要中心。该专业是1981年创立的,目的是培养出版业未来的编辑和推销员。该专业设有奥斯卡·迪斯特尔奖学金。该专业的创立很快得到了普遍的欢迎,到80年代中期,申请到加拉庭出版专业学习的人数剧增,完成学  相似文献   

10.
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年末发布了《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布局“十四五”时期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方向。文章基于对我国“出版大国”成就的总结,纵向比较新中国成立以来多期出版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分析《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为“出版强国”列出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举措,概括提出我国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转变所应关注的重点问题和所应坚持的路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半月要闻     
《出版参考》2010,(12):4-4
柳斌杰:中国出版业将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 5月31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会见美国圣智学习出版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纳德·邓恩一行。双方就当前出版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柳斌杰在介绍中国出版业发展情况时指出,中国出版业将继续坚持市场化、国际化、集团化的改革方向,与国际业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版权是怎样产生的?版权保护制度始于何时何地?各国的版权研究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1979年4月,美国出版代表团访华时,该团副团长、普兰蒂斯·霍尔国际图书出版公司董事长利奥·艾伯特先生发表了一篇题为《国际版权对世界出版业的影响》的讲话,讲话中引述了一个爱尔兰的传奇故事,大意是:大约在公元六世纪,学者圣哥伦巴去拜访他的老师、修道院院长芬宁。拜访期间,这位年轻的学者晚上偷偷地把自己关在教堂里,擅自抄写老院长的圣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博士依据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和规律,在他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理论。这不仅引发了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也为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他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将终身教育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个人和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将提高学习力作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正处于出版体制改革转折期的中国出版业,面对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有利时机,同样必须尽快创建学习型出版,快速提升出版业群体的学习力,造就大批各类出版人才,以增强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国出版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薇 《出版广角》2021,(16):31-33
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出版业转型升级逐渐加速,行业细分越来越深入,出版业向多元化、新媒体化、国际化等方向发展,对出版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十四五"期间,新闻出版业的新格局对出版人才提出新要求,分析出版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复合型出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可为出版行业的整体发展增添助力.  相似文献   

15.
美国本杰明出版奖于最近评选揭晓,麦克米兰儿童图书出版集团副总裁玛格丽特·K·麦克埃尔德里获此殊荣。她自1945年进入出版界以来编辑和出版了许多获奖图书,深受少儿读者的喜爱。该奖由美国出版商协会设立于1974年,以奖励在图书项目开发和出版方面对美国出版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为美国出版行业最重要的大奖。  相似文献   

16.
美国大型出版公司——普特南·伯克利集团公司已将威廉·莫罗公司和阿冯图书公司兼并,并宣布推出一个新的名为“大道”的出版商标。该集团公司将以这个商标出版供大众读者阅读的小说与非小说图书,其题材涉及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教育出版的融合发展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也是一个非常切合当下出版业发展方面的大问题.谈教育出版的融合必须先了解整个出版行业的融合发展,而认识出版行业的融合发展有两个维度或者说是两个角度.第一是出版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包含教育、文化、旅游、金融、信息、电影电视等;第二是出版业与技术的融合,这里技术包括数字网络、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从这两个维度来认识出版业包括教育出版的融合发展,有两个大的方向,本文主要从出版与技术融合的方向来说.  相似文献   

18.
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时代媒介融合日趋加强,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必然方向,这对传统的出版编辑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符合要求的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已成为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分析数字技术对出版业带来的新变化和数字出版人才的新要求,提出要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在职培训、深化教育改革、强化职业规划来加强对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李运红 《编辑之友》2011,(12):87-89
一数字出版时代的出版机构选择数字出版时代正在到来。数字出版不是未来完成时,它是一个渐进完成的过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数字出版是一个产业性革命,其难度远超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它带来的文化传播业的革命过程。数字出版时代,传播内容的整合,考验着出版业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可能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来  相似文献   

20.
刘蒙之 《出版参考》2012,(28):43-45
美国自费出版的历史1959年,两家美国公司在英国大打广告,宣布自己为个人提供出版诗集服务。乔纳森·克利福德(Johnathon Clifford)将这种现象命名为"虚荣出版"(vanity press),实际上就是汉语中的自费出版。自费出版指的是由作者承担图书出版费用的全部出版活动,可以简单地描述为由作者付钱给自费图书出版商出版作品的商业模式。詹姆斯.D.麦克唐纳德(James D.Macdonald)在论述出版业经营问题的时候提出的著名格言是"钱应该总是流往作者的口袋",但是自费出版却推翻了这一规律,在自费出版中,钱总是从作者流向出版商的口袋。自费出版在美国出版历史上并不是新现象。在美国出版业的发展初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